分享

中国古代收税

 云泥望悬 2023-10-05 发布于湖北

中国古代收税

管仲税收思想指的是他认为国家的强盛、社会的教化,其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他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了发展生产,稳定税源,管仲要求“定四民之居”,使“士之子恒为士”,“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农之子恒为农”。这样做“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可以“成民之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之《史记》,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天下人,没有谁能离得开“利”。人要吃饭、穿衣、住宿、出行、日用,没有这样的“利”,人就无法存活,会饿死、冻死、困死、难死…民以食为天。有吃的,生命就能延续,然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就能发展,社会就能进步;再然后,就能“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2000多年过去了依然是有极现实的社会意义的。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但不是所有的财富,都归了劳动者。马克思说过:现今财富的基础是盗窃他人的劳动时间。当然,他说的主要是资本家对无产者剩余价值的盗窃,名也好,利也好,这都是生活与生存的必要条件。让我们用世俗的眼光,来解读充满铜臭的利益关系,因为我们没有人能跳这个框框。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把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赤裸裸地摆上了台面。

【译文】桓公说:“我想要征收房屋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毁坏房屋。”又说:“我想征人口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让人们抑制情欲。”又说:“我想要征收牲畜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叫人们宰杀幼畜。”又说:“我想征收树木税。”管仲回答说:“不行,这等于叫人们砍伐幼树。”“那么,我征收什么税才行呢。”管仲回答说:“请您向鬼神征税。”桓公很不高兴地说:“人口、房屋、牲畜、树木尚且不能征税,还能向鬼神征税么?”管仲回答说:“行事合宜而乘势,就可以得到好处;谋事利用权术,就可以得到大助。王者善于运用时势,圣人善于运用神秘,使万事各得其宜。”桓公说:“做法如何?”管仲回答说:“从前尧有五个功臣,现在无人祭袍,君上您建立五个死者的祭祀制度,让人们来祭祀尧的五个功臣。春天敬献兰花,秋天收新谷为祭;用生鱼做成色干祭品,用小鱼做成菜肴祭品。这样,国家的鱼税收入可以比从前增加百倍,那就无需敛取罚款和征收人口税了。这就叫作举行了鬼神祭袍,又推行了礼义教化。既然自己满足了财政需要,何必再向百姓求索呢?”                                                                                                                                                                                什么意思啊?更直白说:齐桓公问管仲:“我们能不能收房产税、树木税、畜生税、人头税?”管仲回答:“不能,如果收房产税,百姓就会把房屋拆掉;如果收树木税,百姓就不会去种树;如果收畜生税,百姓就会降低牲畜的饲养;如果收人头税,百姓就不愿意多生孩子”。 这是一条铁律,统治者征收什么东西的税收,就会遏制什么东西的生产。管仲给齐桓公算了一笔账:“盐是生活必需品,大概上来说成年男子一个月吃5升盐,女子吃3升盐,小孩吃2升。一个万乘之国人口大约1000万。盐的价格只要提高半钱,每个月就增收6000万钱”。 管仲彻底抓住了盐的特性:再贵也不会有人不吃,再便宜也不会有人多吃;而且盐的生产需要一套复杂的技术很难做到小农经济一般的自给自足,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办法,结果一个月就收取了曾经2年的税收,齐国因此而变得强大。当然统治者征收什么东西的税收,就会遏制什么东西的生产。私盐贩子于是就产生了。朝廷对这些盐贩子的打击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巨大利益面前,私盐贩子不得不组织起自己的武装力量,跟国家机器对抗。私盐贩子往往上百人集体行动,甚至有些地区,上千人武装押运私盐也不在少数。

张士诚是贩私盐起家,是一个不怕死的盐贩子,要知道在古代,盐是被官府垄断的行业,非经允许不能贩卖。隋唐时期贩卖一石私盐就要处死刑,凡是干这一行的都是不怕死的。与朱元璋领导的贫苦农民为主的红巾军不同,跟着他起义的兄弟多数都是干贩私盐这一行的,所以这些人手里是有钱的。他们的头号敌人自然就是元朝统治者,因为这个政府不让他贩私盐,还处死了他很多朋友,所以他对元政府有着刻骨的仇恨。元朝派出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攻击高邮,所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此时私盐贩子张士诚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考虑良久,说出了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里呢?”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赢了还有条活路。张士诚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拼死坚守在城楼上,就这样顽强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终于以元朝内部出现分歧,皇帝要求撤军回朝结束了这次战争。张士诚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坚强意志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就连《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两位顶级文豪,都曾做过张士诚的幕僚。朱元璋帐下的军师刘基,也曾经在张士诚的麾下担任谋士,可见张士诚当时的人气之高。                                                                
                                            但是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安于现状,只想守着这两片富饶之地过日子,注定被别人踩在脚下。巴金先生曾说:“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唯有前进。在那个群雄割据,弱肉强食的年代你不前进,便是灭亡。管仲的办法?管仲的思路在当时确实已经足够先进,但是也有弊端,这是时代的局限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古人,汉昭帝的时候还专门召开过著名的盐铁会议《盐铁论》就因此诞生,但矛盾并没有因此结束。统治者征收什么东西的税收,就会遏制什么东西的生产。王朝历史后期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随后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随之带来就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最后总结一句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可以说,但凡历史上的地主,肯放下天子与士大夫共下,并与百姓共天下的架子,也不至于沦落到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的下场,可历史又证明,历朝历代的即得利益集团者似乎从来没有进步过。黄巢席卷东南时侯,唐朝皇也没想到打击私盐,到底错到哪?李自成都攻破京师了,崇祯还认为诸臣误朕,丝毫没想过明军究竟有多久没发过军饷了。近代北方开始土改了,四大家族还在研究怎么把金条运到老美去?所以不是说明地主藩王是这个样子,而是两极分化从来没停止过。对于明䎐地主蕃王来说,我支持你这个场景,就是指望着你给我分钱,你要是还要让我往里面搭钱,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封建王朝是农业社会,但是农业社会也是有阶级分层的。哪怕会有几个地主拿出钱来进行所谓的帮扶农民,但是那只是个人的行为,你自己可以选择做出阶级内部其他人不同的选择。但是阶级整体是不可能放弃自身利益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两千年前曹刿论战的时候就提到过肉食者也未能远谋。

当然【人】就是一个矛盾混合体比如:形容人纠结,不果断,做事犹豫。人生永远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我们一边鼓励自己要努力向上,一边又告诉自己知足常乐。我们一边扣扣索索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边又无比豪爽地想要“千金散尽还复来”。无论我们选择做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同时存在正确和错误的两种选择。一个人一直在一个地方上班,往坏了说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往好了解释是忍辱负重,砥砺前行。我们喜欢享受美餐,又讨厌拉屎,美食与拉屎似乎毫无相关,饮食跟便秘有没有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飞速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精细膳食大大增加,导致肠道蠕动消化能力下降,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平时应该多吃一些五谷等粗纤维膳食,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这是典形的矛盾混合体,由吃美食与拉屎形成了矛盾转换,当务之急不是吃,而是怎样拉得痛快。贪图享乐,惰于付出,人之常性。思维清晰,逻辑合理,擅长自省,耽于改进,计划多多,实施就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去会某段时间对一个事物或个人百般喜欢,又会莫名其妙间毫不稀罕。但我们矛盾在哪儿呢,我们还是喜欢一切美好,喜好可爱的动物和小东西,欣赏美人风景,喜欢世间万物自身赋有的生命力和灵气。自评自己有90%的不足,也还是会良心发现似的,把10%的上进心发挥到十成十。所以啊,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综合体。我们不够好,我们在变好。

管仲说:如果收人头税,百姓就不愿意多生孩子”。 这个在后世验证了这个道理!拍脑门!靠经验做决策,拍脑袋定项目!1724到1731年,雍正批准“摊丁入亩”的政策,即把丁税(就是人头税)摊在田亩中,全部以土地税的名义征收。这个政策在直隶、浙江等地试行,然后逐渐推行全国。主抓经济的布政使跟李维钧说,这是因为土地税按土地面积收,有地的人有收入,自然交得起税。但人头税是按人丁收的,穷人没地没收入,所以经常交不起,就出现了收不齐的现象。李维钧觉得这太影响收入了,就想把丁税摊入田亩。他按照这个想法,给雍正上了个奏折。谁知雍正看了奏折,直接给驳了回来。然而李维钧却不放弃,他再上一折,强调了摊丁入亩的迫切性。他说丁税银不止影响国家收入,老百姓的日子因此也很难过。因为人口核查不及时,有的家庭人都去世了,却没有核销,甚至孙子还在给去世的爷爷交人头税,很多人交不上只好逃到外乡。长此以往,对国家稳定也不好。此后两年内,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成功实现了摊丁入亩。原来由大部分贫民承担的丁银,现在转到有财力的地主头上,拖欠的现象大大消除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得以保证,仅淮阴一地,一年就多收了两万两银子。顺治末年,全国人口不到两千万,而乾隆末年,竟达三亿多。人口激增,没地可种,产生了饥荒,杀鸡取卵解释: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中国历代均为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防患于未然:现代科技是非常发达的,对于很多事情都是能预测及时做好准备的。而在古时候,人们也有经验之谈。古时候农业文明时代,他们所守着的是一片土地,一年四季的流程就是春天耕地,夏天种植,秋天收割,冬天储藏。古人对于这一流程是看得清楚明白,将这一流程简化点来讲,就是古人都是靠天吃饭的,如果老天爷不给面子,那么就没饭吃。而种植户们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累积也知道了,不可能每一年都是好年。所以在粮食丰收的时候,能够获取足够粮食的情况之下,他们会储备粮食来对抗未来的灾年。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之下,收成会有一部分盈余,然后储备起来就是为了度过灾年。当然在那个年代,囤粮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粮食囤的越多就会有人惦记。一旦遇上了一些灾年,有很多的人都会抢劫。自然资源的禀赋的也会影响农业的发展。举个例子在中国的苏锡常、太湖地区,由于土地肥沃不到一亩地便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在较贫瘠的山地,如川西羌族地区,约要6至10余亩地才能养活这样的家庭。而在内蒙古牧区一些贫瘠的草地,20亩地才能养一只羊,至少要300—400头羊才能供养一个五口之家;因此一个牧民家庭至少需要6000—8000亩地。而这直接决定了人口密度,最终决定了农业社会的形态。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水稻种植的记载,但始终没有找到高产的稻种。当然葡萄只是其中引进的作物之一。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同西亚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西域的石榴、胡桃(核桃)、胡蒜(大蒜)、胡麻(芝麻)、胡豆(蚕豆)和胡瓜(黄瓜)陆续引进中原地区,有人推测西瓜也由丝绸之路传入,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西瓜在五代时普及命名。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这是越南占城当地人培养出的一种优良稻种,具有高产、早熟、耐旱三大优点,从种到收只需要两个月,但是水稻的生长又取决于降水量和温度,所以北方一年一熟,而南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越南占城稻的引进可以说改变了当时的农业结构,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而粮食产量又决定了人口数量,高产作物直接激发了宋代中国人口的大爆炸,中国人口突破了一个亿,中国大地自古以来人口北多南少的局面被水稻给彻底扭转了,因为人口分布又引起税收南多北少的局面,经济发展中心也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现在的中国,在当时是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建立的中国。但就是中国由于工业化才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甚至人口红利,用大白话来解释人口红利,换言之就是廉价劳动力过剩,也就是说人多薪资少。解决了温饱。中国从中国外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活动,引发了农业活动的变革。同时期的明代也是我国引入外来农作物品种最重要的一个时代,今天常见的大部分作物在明代几乎都已出现。明代引进的农作物大多数为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经东南亚再传入我国,主要有烟草、花生、辣椒、玉米、土豆、番薯、番茄和木瓜等。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作药用。花生为植物油生产提供了重要原料,为我国除传统豆油、菜籽油之外增加了另一种油源,改变了油脂生产的面貌。辣椒又称番椒,它的出现撼动了胡椒的地位,同时价格低廉易种植,进一步丰富了本土烹饪料理。玉米、土豆和番薯富含淀粉,可作为主食,而且都是耐旱、耐贫瘠的作物,可在贫瘠的土壤中种植,产量也非常可观,尤其是番薯,它的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较强,在南方地区几乎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由此进一步开拓了南方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带的无主荒地,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粮食来源,对抗灾救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番薯作物能早个几十年在万历年间就推广开,养活那些底层无地的流民,那么明末李自成等饥民就不会造反了,吃饱肚子的明朝官兵也不会允许满清入关的,明代也不会那么快就衰亡,崇祯帝也许会倍感无奈吧,而且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就是“番薯盛世”,这个时期的人口快速增长很大一部分就是番薯的功劳。今天所见的一些作物,其实有些是舶来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我们要感谢先人们的不断付出,让今天的食物餐饮体系得到了质的提升。不论怎么样收税,首当其冲的是民以食为天,天下之民吃饭是个大事吧?直到解决了温饱,历史才会进步,才会发展科技,而科技发展,使迷信谎言大白于天下。例如月亮中有玉兔、嫦娥…结果现代登月,发现月亮是个不毛之地,即无水也无空气。玉兔、嫦娥岂不成为天大谎言系统吗?当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400多年前首次透过望远镜看到月球的那一刹那,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耸的山峰、巨大的环形山组成了一幅美丽得令人窒息的月球景象。但可惜的是月球荒无人烟,既没有空气更别谈液态水。嫦娥和玉兔在此种环境更是无法生存。以科技之名跨越“数字鸿沟”科技不是冰冷的词汇,从社会发展、家居生活到文化振兴,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高科技就像沟通现实与未来的使者,引导人们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走向的具有活力的新世界。当然高科技也是一把两刃剑。科技在进步,世界也越来越发达,但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它会使我们忘却现实,转而投身虚幻。科技发展从多方位、多层次地丰富着,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却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科学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核触,如果用来发电,可以让地球遭受灭顶之灾,甚至让人类步向史前恐龙的后生。这些软件的开发,在极大程度上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不必像古人一般,跨越千山万水去与友人会面,我们打开视频通话,便可以见到自己想见的人;我们也不必浪费时间去五花八门的店铺里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网络购物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收到自己购买的商品……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为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科技带来的风险。但是,发展现代科技不仅有好处也有坏处。首先是环境愈加恶化,大片的森林消失,大量的树木被砍倒,被运往城市做成了各种商品。各种动物被杀害,在地球上存活比人类还久的古老动物相继灭绝,大气层也被破坏,各种对人体有害的辐射穿过大气层,给人们带来各种疾病……各种网络犯罪不时发生。人们所吃的食品被打上了各种添加剂,加上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东西。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字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基石。”但科技却让人类不再重视自己的传统文明,“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绝技几乎已经成为了“传说”。自从人们习惯使用如此方便的科技之后,便不再像从前一样通过书信交流思想,也不再习惯性的深层思考。于是,微博过亿的评论,交流中,有80%以上的毫无内涵。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科技的利弊问题呢?其实,科技的利大于弊是每个人内心都明白的事情,我们该做的只是如何趋利避害的事情。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我们对科技都应该有选择的加以利用,使之利益发挥到最大化,弊端减小到最少化。

段春林写于二〇二三年十月五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