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淅川文化散记之三十六 杰出的先楚君王政治家鬻熊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鬻熊思想,被五百多年后的孔子继续和发展,成为儒家学派核心思想仁政的基石。《汉书·艺文志》就将他列为“道家”,并载有《鬻子》二十二篇。道家源于楚国,鬻熊应该是其先驱和开拓者。



淅川文化散记之三十六

杰出的先楚君王政治家鬻熊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鬻熊,姓芈,名熊,又称熊蚤、鬻子。鬻熊是祝融氏之后代、陆终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其子孙都以熊为姓。
  殷商时期,鬻熊是丹淅之地熊方国的领袖。当时的周国领袖姬昌是一位英明的国君,《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
  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于是,鬻熊自愿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
   当时,鬻熊的岁数大约已经90岁了,见面时文王说:“噫,老矣。”鬻熊说:“使臣捕兽逐鹿已老矣,若使坐策国事,臣年尚少。”文王听了,改容相待,尊为老师。贾谊《新书》说,周文、武、成王三代都以鬻熊为师,问以国事。
  《史记·楚世家》说鬻熊“子事文王”,又记楚武王语:“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文王去世后,武王即位,鬻熊仍然是国师。因此,鬻熊被后人誉为文武先师。
   成王即位后大封诸侯的时候,鬻熊已经去世,他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也都已经去世。成王就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楚君,以子男的爵位赐给土地。鬻熊当国师的时候,经常与王谈论政道,后传《鬻子》一书。
  鬻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鬻熊要求执政者委任贤吏、改恶从善、赏罚严明的政治主张。他的的政治主张,首先是要遵行,在行的前提下,君臣遇合,互相信赖,共同完成大业。

鬻熊说:君子不与人谋之则已矣,若与人谋之,则非道无由也。君子遵道而行,能不能被君主接受,这要看君主是贤明还是昏庸。所以,他又说:故君子之谋,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见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见信。
   这说明,只有君明臣贤,二者相遇合,才能得到推行应用。因此,贤臣的作用能否发挥,要视君主是否贤明而定。什么是呢?鬻熊说: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政令,就是。这在商末周初的奴隶制社会,提出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政治思想,无疑是进步的。
   他又说:“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生随死。”
  鬻熊观察商王朝从盛转衰、周人从弱转强悟出的富有辩证法色彩的思想,应该对后来的道家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这一思想,被五百多年后的孔子继续和发展,成为儒家学派核心思想仁政的基石。《汉书·艺文志》就将他列为“道家”,并载有《鬻子》二十二篇。道家源于楚国,鬻熊应该是其先驱和开拓者。
本文摘编自《大楚始都》等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