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文文ap25 2023-10-07 发布于山东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2023年10月4日  晴  星期三 
      师父常讲“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阅读经典应如品茶,字斟句酌,反复咀嚼,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微言”所传递出来的“大义”,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周三上午本应在西安市中医院出诊,因假期停诊半天。下午一出诊,师父侃侃而谈今天上午他读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的感悟,真是“学思结合”,“学习结合”,更强调“学行结合”。在历代注解医圣著作中,尤在泾以“精”著称,柯韵波以“明”著称。这也许是吾师读此书之因。
      我们都知道“风邪入里成瘤说”是师父病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风邪入里是什么脉象呢?《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夹背行,苦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尤在泾云:“人年五六十,精气衰矣,而病脉反大者,是其人当有风气也”。明确指出脉大为风邪入里了。
      厚朴麻黄汤吾师常用来治疗肺结节,师父对本方用厚朴打头当初也久思不得其解,王好古“主肺气满,膨而咳喘”和朱丹溪“专泻凝滞之气”结合起来,再结合达原饮用厚朴开解痰毒凝结,半夏厚朴汤用厚朴化痰凝咽喉就可理解肺痿初期用厚朴的寓意了。当看到尤在泾对于厚朴麻黄汤的解释后,顿悟风邪入里成瘤说与古人不谋而合。尤在泾云:“厚朴麻黄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大同,则散邪蠲饮之力居多。而厚朴辛温,亦能助表,小麦甘平,则同五味敛安正气者也……仲景之意,盖以咳皆肺邪,而脉浮者气多居表,故驱之使从外出为易。”
      对于肺痿肺痈治疗方剂的应用层次,《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以及附方,尤在泾总结到:“肺痈诸方,其于治效,各有专长,如葶苈大枣用治痈之始萌而未成者,所谓乘其未集而击之也(未成脓);其苇茎汤,则因其乱而逐之者耳(成脓);桔梗汤剿抚兼行,而意在于抚,洵为王者之师(平和);桔梗白散,则捣坚之锐师也(严重),比而观之,审而行之,庶几各当而无误矣。”此论对于疾病发展过程不同阶段不同用方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对于“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和附方《外台》炙甘草汤;《千金》甘草汤;《千金》生姜甘草汤;《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外台》桔梗白散;《千金》苇茎汤。尤在泾:“按、以上诸方,俱用辛甘温药,以肺既枯痿,非湿剂可滋者,必生气行气以致其津,盖津生于气,气至则津亦至也,又方下俱云,吐涎沫多不止,则非无津液也,乃有津液而不能收摄分布也,故非辛甘温药不可,加皂荚者,兼有浊痰也。”当看到此注解后,师父拍案叫绝,顿悟为什么这么多的千金外台方附在后面?联想到曾诊过的一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口干厉害,流清鼻涕,当时用了麻黄,还是小青龙汤的思路,当看到尤在泾此注解,思考到当肺痿时针对病机并不是简单的润药就能治疗,此时加用桂枝生姜“通”阳化气之法,气通了,津液才通。用偏于温阳的药物来化气,而不能称之为温阳通气,相反相成,通因通用,此才是中医的奥妙之处。就好比白头翁汤,热痢只用寒药也不行,此时用白头翁热药可以诱敌深入直捣巢穴。不起眼的一句注解,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并上升到指导临床治疗大法的高度。            
      师父边讲边在纸上写下“邪气蕴畜不解”六个字,对其寓意感触颇深,此出自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言:“毒者,邪气蕴畜不解之谓。”何谓毒?查《说文》:“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中从毒”。引申意为聚集、偏盛,即邪气的聚集、偏亢可成毒邪,危害人体。《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上述即论是风、寒、暑、湿、燥、火,抑或瘀血、痰浊等邪蕴结难解或致病暴烈者皆可谓之“毒”。毒邪浸淫人体,造成诸多危害,导致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之间关系失常,引起人体阴阳失衡,诸病蜂起,毒邪致病具有暴烈、迁延、复杂多变、内伤脏腑等特点。毒是由邪气偏盛急剧或蕴积日久变化而成。现代国医大师李佃贵的浊毒论,是否也参考了尤氏之说,未可知也!想不到尤在泾,在几百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病机鲜明的词汇。
      怎样理解“和法”呢?尤在泾在小建中汤条下云:“ 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惟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医之所以贵识其大要也,岂徒云寒可治热,热可治寒而已哉”,以“大要”之称呼让人快感大增,畅快淋漓,拍案叫绝,顿悟到师父提出的寒热胶结,燥湿相混的病机,指出了临床病情复杂性,哪个单纯的寒可治热,热可治寒,就能解决问题呢?
      在读《金匮要略心典》时,师父对于几个方剂煎法,服法,带着问题与思考看书,也体悟较深。
      如:治疗胸痹的栝蒌薤白白酒汤用白酒七升,栝蒌薤白半夏汤用白酒 一斗,因为后者“心痛彻背”症状严重所以用一斗白酒,两方用酒行药势。而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胁下逆抢心”,逆气上冲,桂枝降逆气,所以不用酒上行药势了。
      病 “在上者频而少,在下者顿而多”,病在上者一点点喝,有助于邪气解散。思考到几个方子日三夜一服,如:茯苓杏仁甘草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不差,更服)”;再如麦门冬汤治疗大逆上气,咽喉不利,“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剩二升还可频饮;再如半夏厚朴汤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在下者顿而多”如下瘀血汤“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在“中焦”如:橘枳姜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属常规服法。
      师傅深情地说,你们跟诊,我们是共同成长,我教的是思路方法 ,理论的来龙去脉和治学方法。师父对经典的熟稔于心,大量的临床实践,勤于思考,才练就了这一双慧眼,读书读到与古人对话的会心自乐的惟妙层次这才是最好的状态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