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大事者,一次做对

 blackhappy 2023-10-08 发布于陕西
成大事者,一次做对

⚪ 来源:杨钢《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 编辑:小克老师


导读

在企业中,有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差不多就好”,也有人秉承“零缺陷”的工作准则,坚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尽管最后都能完成工作任务,可前者的工作流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返工与修改环节,造成企业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企业想要降低成本,就要引导员工遵循“7步走”流程,让每个人都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成大事者,一次做对

1

为什么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在职场中,把同一个任务交给不同的人,任务推进的速度、方案的设计、达成的目标等等都会有所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方式的差异,由此大致可以划分出3类人。

A:做正确事的人

毋庸置疑,这类人只要接受了任务,就会不顾一切地完成它,但仅限于做正确的事,而不知道怎么做事。只是解决了“头脑”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工具和方法的问题。

B:正确做事的人

这类人不仅做正确的事,还正确地做事,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显现出方法论。讲求章法,但不注重效率,因此总会出现效率低,重复返工的情况,甚至还会拖累整个团队。

C: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人

有智慧的人,他们不仅讲究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且还讲究效能,总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到位,而且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方式决定了他能在职场中走多远。

一家企业中会有很多“做正确事的人”和“正确做事的人”,当这些人埋头做事时,并没有意识到必须要把事情全部做对,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在他们看来,返工与修改是正常的,是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但并不知道这会带来多大的代价和浪费。

成大事者,一次做对

反观身边的领导、同事,甚至是你的同学,会发现那些升职快的,涨薪快的,归根结底都是能够并坚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人。

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如果对每项工作,都能抱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工作准则,按照要求完成每一件事,输出让人满意的工作结果,就能节省很多时间,继而养成高效工作的习惯。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每位员工都能一次做对,就可以避免由于失误而带来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

全球企业的统计表明,因为第一次没做对而产生的浪费(即“不符合要求的代价”)高达税前利润的3-5倍。具体到制造业,这种代价高达销售额的20%-25%,而服务业则高达运营成本的30%-40%!

2

如何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即“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我们把这句话拆解开来看:

“正确的事”是战略和方向

“正确做事”保证运作与执行

“一次做对”是效率与结果

“次次做对”则是管理效能与竞争力

——这就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完整真义。

7步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1.确定目标

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然后去做满足结果要求的事情,只有使用与要求相契合的方法,才有可能完成目标。

2.分析过程

在确定目标后,要对全部过程中需要的活动与资源进行规划,做出优化选择,努力控制过程的输入。只管目标不管过程,任务很难顺利完成。

3.控制输入

控制过程并不能保证错误不会发生,预防才是正确行动的开始,所以要对可能出错的几个关键要素事先防范,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控制错误的成因,毕竟错误发生前的预防比错误发生后的评估和更正要高效的多。

预防是一个思考、计划和分析过程、行动的验证过程。因此,要准确地预测错误可能出现在哪里,然后采取行动避免其产生。

预防还是个“归零”的过程。面对问题,无论新旧,都不能拖泥带水、藏着掖着,而是要坚决地把他们彻底根除。

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的错误进行分类,并找出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及时将隐患消除,让火无从烧起,自然就无火可救了。

所以,预防的核心是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以及调整心态。

成大事者,一次做对

4.建立标准

进行了系统预防和过程控制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有的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工作”,总是像骡子那样一圈一圈、漫无目的地低头拉磨。

“如何去工作”就是要建立我们的工作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可衡量和可评估的,而且是一个人工作哲学的一部分。

A的工作标准是“差不多”,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走一步,看一步”“回头再说”;

B的工作标准是“95%的通过率”,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尽量追求完美”,如果出现错误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

C的工作标准是“零缺陷”,所以他的工作哲学就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旦出现错误,则坚持“不害怕、不接受、不放过”。

5.团队协同

很多人很难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仅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事事做对、次次做对,所以我们需要合作,需要协同。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帮助你的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事业上的领路人、人生导师、工作上的伙伴、上级领导,甚至素昧平生的人。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智慧中去寻找帮助。

6.随需应变

任何组织都具有相同的目的——提供需要的解决之道,因此“把握需要”就是组织成功的关键。谁能第一时间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领跑。

但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变化,努力适应并满足其价值诉求,在变化中总结经验,随时应变。

7.一次做对

及时准确地到达预期的目标。

所有这一切实际上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获得预期的结果。

当你达到想要的结果时,你不妨运用“目标倒推法”。对目标确定、过程控制、错误预防、标准建立等树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然后就要赶快行动,马上去做!

只有知道去做什么、为何去做、如何去做以及怎样叫“做好”,你才有可能品尝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美酒!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念,并设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的准备,把错误消灭在过程开始之前,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习惯,就可以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并大大提升组织的效率与效能。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