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10-09 发布于海南

(一)脑脊液  成人总容积约120- 150ml,在脊蛛网膜下隙内仅25 - 30ml 透明澄清,pH为7.35,比重1. 003-1.009侧卧位时压 力为70 ~ 170mmH2O,坐位时为200 ~ 300mmH2O脑脊液在腰麻时起稀释和扩散局麻药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部位  腰麻时.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而硬膜外阻滞时局麻药作用的途径可能有:①通过蛛网膜绒毛进入 根部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②药液渗出椎间孔,在椎旁阻滞脊神经。由于椎间孔内神经鞘膜很薄,局麻药可能在此处透入而作用于脊神经根;③直接透过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陳,同腰麻-样作用于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椎管内麻醉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根。由于蛛网膜下隙内有脑脊液.局麻药注入后被稀释,且脊神经根是裸露的.易于被局麻药所阻滞。因此,腰麻与硬膜外阻滞比较,腰麻用药的浓度较高,容积较小,剂量也小(约为后者的1/5-1/4).而稀释后的浓度远较硬膜外阻滞为低。


(三)麻醉平面与阻滞作用麻醉平面是指感觉神经被阻滞后.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交感神经被阻滞后能减轻内脏牵拉反应;感觉神经被阻断后.能阻断皮肤和肌肉的疼痛传导;运动神经被阻滞后.能产生肌松弛。由于神经纤维的粗细不同,交感神经最先被阻滞.且阻滞平面一-般要比感觉神经高2-4个节段;运动神经最迟被阻滞.其平面比感觉神经要低1~4个节段。各脊神经节段在人体体表的分布区见图6-15。参照体表解剖标志.不同部位的脊神经支配分别为:胸骨柄上缘为T2,两侧乳头连线为T4,,剑突下为T6。,季肋部肋缘为T8,平脐线为T10,耻骨联合上2~3cm为,12,大腿前面为L1-3,小腿前面和足背为L4_5,大腿和小腿后面以及肛门会阴区为S1-5,如痛觉消失范围上界平乳头连线,下界平脐线.则麻醉平面表示为T4-10。


(四)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

1.对呼吸的影响 取决于阻滞平面的高度.尤以运动神经被阻滞的范围更为重要。如胸脊神经被阻滞,肋间肌大部或全部麻痹,可使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但只要膈神经(C3-5)未被阻滞,仍能保持基本的肺通气量。如膈肌同时麻痹.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则将导致通气不足甚至呼吸停止。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时,为防止对呼吸的严重不良影响,应降低局麻药浓度。

2.对循环的影响①低血压: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导致小动脉舒张,周围阻力降低,静脉扩张使静脉系统内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下降,从而导致低血压。其发生率和血压下降幅度与麻醉平面及病人全身情况密切相关。如麻醉平面不高,范围不广,可借助于未被阻滞区域的血管收缩来代偿。对术前准备不充分、已有低血容量、动脉粥样硬化或心功能不全、或麻醉平面高、阻滞范围广者应特别注意血压下降。②心动过缓: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或者在高平面阻滞时,心脏加速神经(T4以上平面)也被阻滞,均可减慢心率。

3.对其他系统的影响椎管内麻醉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肠蠕动增加,容易诱发恶心、呕吐。对肝肾功能也有一定影响,可发生尿潴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