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崔峦关于新课标的讲座

 欣欣语文 2023-10-09 发布于四川

  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一直在前进,但是存在着一些长期积累和最近出现的问题。老师的投入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不达成比例,学生的学业成绩不甚理想,语文的核心素养总体不高。具体来看:
一、课内外书读得少。全国大面积的还是学12本统编教科书,加在一起不过几十万字。这个量太少了。课标规定小学最低达到145万字,全国很多地区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二、语文课上教师的活动太多。提问多、讲解多、刷题练习习多。
三、学生学比较被动。学生读写这样的关键能力不强。
四、语文教学读归读,写规写。读写结合不够。
概括起来:书读少,教师活动多,学不够主动,读写分离。
如何改现在的困境
教学内容说:基于统编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建设。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今后要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做到既能用教科书教学生,学好语文,又能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可以这样做:
1.扩容。如教学三上第一单元学校生活时候,把泰戈尔《花的学校》移动到最后,扩展两三首他的诗歌,当学生有了对他语言的理解后,仿写。如:教学5下童年生活单元时,学了《祖父的院子》再读若干篇她童年生活的文章,顺势推荐读《呼兰河传》。教读一篇,阅读多篇,再引导读整本书,三位一体。
2.增设作家单元。教材只有高年级的“鲁迅”单元。我们可以仿照这样的方法扩大容量。如“老舍”教材对他的文章分散的,教学一篇他的课文后,利用课堂、晨读时间读更多他写的文章《小麻雀养花》《兔儿爷》《茶馆片段》等。如果学生读了比较多的老舍的作品,就会他的认识更加深刻、立体,喜欢上他的语言风格,在他的心中梳理文学的理想。
3.补教材之确。统编教科书中体现“思辨”“实用”“跨学科”内容比较欠缺。如二上儿童文学单元,如把《妈妈睡了》拿掉,提上《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有《曹冲称象》是打破思维的思考方式。《玲玲的画》是开动脑筋会把坏事变好事。《一封信》是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做事情。《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联系起来看问题,否则会把事情变坏。这样就把儿童单元变成“思维”单元了。
教学实施上改造语文教学。我们要用课标精神指导语文教学,走好教学的最后一公里。我怎么改,我怎么办?不要被一些争论和讨论左右。专家常常讲大情境、大单元教学。他们的理念有一定的道理,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不要被这个左右。要聚精会神讨论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中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认识

任务群的三个要素:学习任务,这是学习目标的问题。学习情境,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作为语文教学来说,最基本的是文本提供的语言情境。其次是儿童生活的情景和真实问题的情景。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无论做哪一个任务群都要做好这些。语文的课要做语文的事。只要语文课程存在,必须要这样做。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运用”以一带三。
明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与优势:素养为刚,高站位。任务统领,目标明。内容整合,结构化。活动贯穿,教学中。(用逻辑关联的学习活动贯穿教学,推动教与学。)情境真实,如其境。教学转为素养型。
学习任务群的追求:要用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改变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僵化。要用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撬动语文教学的改革,改观念,做到以学生学习为本,改教学的结构,设计有逻辑关联的学生学习活动。(关注薛发根的教学理念,用组块的方法来一换一环的改教学方法,使教学最简化、最优化,越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的法子就是学生学的法子。
进行学习任务群并不是每个单元都做大单元,要不拘一格,不贪大求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