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最后为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白衣钱子 2023-10-09 发布于辽宁

北宋 交子

交子流通的黄金80年

公元1023年,也就是宋仁宗天圣元年,宋朝政府设立四川交子务,于当年发行第一界官交子。《宋朝事实》和《蜀中广记》详细记载了当时的这段历史。这样的官方交子,已经具有了现代纸币的一些特点:

'合用印过,上簿、封押'——法定货币

'自一贯至十贯文'、'逐道交子上书出钱数'——说明交子的面额是固定的

'备本钱'——有准备金,在准备金360000贯的前提下,发行1256349贯

'据合同字号给付人户,取便行使'——交子上有编号,可以防止伪造

'两年一界'——有回赎和新旧币兑换制度

宋仁宗 赵祯

总结一下,交子是官方发行的纸币,面额固定,有准备金保障,只要不发生挤兑风潮,可以说30%的准备金率足以应对正常的兑现,建立信用体系,而且还有回赎和新旧币兑换制度,而且宋朝政府为了保证交子的顺利流通,宣布交子在交易和纳税中的行用都不受限制。

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大凡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贯,新旧相因。 《宋史·食货志》

租税之输,茶、盐、酒酤之输,关市津梁之输,皆许折纳。《客亭类稿》卷九《重楮币说》

宋政府为了稳定交子的购买力,规定了需储备本钱才能发行的原则。

交子之法,以方寸之纸,飞钱致远,然不积本钱,亦不得以空文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为了保证纸币的耐用,印制交子的纸全部都使用楮树(构树)皮制造,因此交子也被叫做'楮币'或'楮券'。为了防止过分磨损,也为了防止假币,交子实行分期制,每两年或三年为一界,回收旧交子,发行新交子。这个实际上就是上文中的'两年一界',其中包括了新旧币兑换和回赎的制度。

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纸币的新旧交替中,有一个小小的bug,而这个小bug必然会造成交子的超发,从而导致交子实际购买价值的下降。

因为政府赎回市场上流通的旧纸币的方式主要有两个:税收和兑界。税收就不用说了,民众可以用交子交税,所以政府通过税收就能够回收一部分的交子。还有一部分交子,等到二年或三年一度的以旧换新的时候,民众用旧交子来兑换新交子。但是,政府在使用新币的时候,可能为边军购买一次粮草就使得10万贯的新交子流入市场,而赎回旧币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市场上最后一张前界的交子回收完毕之前,进入流通的交子一定会多于1256340贯。所以,交子的实际购买力有浮动是无法避免的事。

在熙宁十年以后,交子稍为贬值,彭州'第二十七界交子卖九百六十,'第二十六界交子卖九百四十',贬值4%~6%。哲宗时贬值达到10%。但是这样轻微的贬值并没有给交子的流通带来阻碍,而且政府的反应也比较及时,每当交子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官府就加价赎回交子;当交子的购买力上涨,变得紧俏,官府就增加交子在市场上的流通量,所以在公元1023年以后的近80年中,交子的流通比较顺利,价值也比较稳定。

贱则官出金以收之,而不使常贱;贵则官散之,而示其称提,使之势常平,而无比重彼轻之弊。《客亭类稿》

但是事情在宋徽宗崇宁年间发生了变化。

通货膨胀,信用崩盘

许多事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其根源或者说苗头,早早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时间未到而已。

公元1046年,宋仁宗庆历六年,宋朝国库紧缺,恰逢与西夏关系不好,就令秦、延、环、庆各州及镇戎客商向朝廷缴纳粮草,朝廷用交子来支付。

到了公元1075年,当时在位的是神宗赵顼,《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了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吕惠卿的一段对话:

神宗:交子兑钱,盐钞兑盐,不会互相影响的。

王安石:(盐钞兑盐是足额取货的),我们发行那么多交子,哪里有那么多本钱(准备金)呢?(这里有个老实人,大家快来欺负他~)

神宗: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来兑钱,就按面额兑给他们,他们相信了交子的价值,然后就不用那么多本钱(准备金)了。

吕惠卿:一开始还是要本钱(准备金)的,信用建立以后,就能顺利流通了。

上曰:交子自以钱对,盐钞自以盐对,两者不想妨。

王安石:怎得许多作本?

上曰:但出纳尽使民间信之,自不消本。

吕曰:始初须要本魄信后然后带得行。

《资治通鉴长编》卷272

在神宗赵顼的时候,熙宁年间,统治阶级其实已经知道纸币的发行可以不需要本钱(准备金),只要一开始让老百姓相信了就行。但是北宋初期,交子的贬值幅度并不大,不遵守准备金制度增发纸币的隐患尚未凸显。

宋神宗 赵顼 (造型都差不多哎)

到了徽宗崇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103年,宋朝对西北用兵。当年收复了湟州(今青海乐都)。次年三月,为了经制西夏,巩固边防,征讨吐蕃,收复青童(今青海西宁地区)。此后与西夏、吐蕃、辽连年战争。到了宣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125年,宋金战争又起。大多数年份军费开支占总财政支出的70%以上,因为军费开支巨大,国库开始告急。怎么办呢?

增发交子来扶持财政,成为了当时宋政府的选择。

宋徽宗 赵佶(造型一样,胡子略少)

交子在徽宗崇宁、大观年后发行量激增,和战争有很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交子大量超发,同时期内铁钱的数量却未出现显著增长,超出了准备金的允许范围,也超过商品交换所需数量,使得物价猛增,交子也落入了大幅度贬值的深渊。

交子大幅贬值

公元1109年,宋徽宗大观三年改交子为钱引,交子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就是'钱引'没有准备金,不许兑换,是一种完完全全的信用货币,政府可以随意增发。其实这个时候,纸币已经从流通工具变成了政府从民间获取财富,来弥补财政缺口的工具。

不止交子,南宋的会子也是一样的命运。宋金元时期,每个朝代初期由于进行有效的信用建设和制度管理,纸币都运行良好,但到了中后期,统治阶级往往因为财政压力而超发纸币,使全国性的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压垮帝国的经济。基于这些历史,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发行纸币,由白银充当主要的货币职能,并且也没有铸造银元,使得经济的交易成本上升,这与世界货币史演变的主流是全然相悖的。

可惜,虽然纸币率先出现在中国,但是无奈古人却没能利用好它。

参考文献:

《宋朝纸币浅析——以交子为例》by薛彦文

《宋代货币管理制度研究》 by 常铭洋

《宋代纸币的运行机制:本位、回赎、战争与通胀》 by管汉晖、钱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