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言别录(三)

 gudian386 2023-10-10 发布于山东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翻译:推崇《诗经》《尚书》,崇尚正义节操,谨慎的对待取得与施舍,这些都是珍惜名节的行为;相互竞争攀比,迎合权贵,致力于急功近利的事,只知道一些模棱两可的事,这些就是在买名声。珍惜名节的人心态平静而道德美善;买卖名声的人急躁而且拙劣。辱身丧名,就是从市名开始的。求名之心太急切就容易败坏名声,名声怎么能买卖呢?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翻译:处理难处理的事更应该宽心从容(这样就不会急迫,思考就能够周全),对待难相处的人就应该更加忠厚(对这种人越谦卑,她就越容易接受你),处理非常急的事更要放缓心态。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翻译: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态,这样德行才会慢慢变得广大。一定要有非常的忍耐之心,事情才能够成功。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翻译:吕新吾说:“就算做天下的好事,也要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还有考虑形势,选择合适的人选,才能够成功。'专欲难成,众怒难犯’这八个字不单单是那些容易轻率行动,易动邪念的人应该慎重的,就算是那些具有至公无私之心,做正大光明的事情的人,也要调解人情,挑明事理,使大家信服,这样之后在采取行动才能成功,事情才会长久。大概是大众的情感才是远识的基础,这样小人就不利于满足自己的私利,如果群起而破坏之,就算有非常好的法律,这怎么能够成功?怎么能够长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翻译:不懂装懂,这是最大的愚昧;无中生有,这众人就是没福气。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翻译:闲暇的时候切忌得过且过(闲暇时应该多学一些东西,居安思危。如果得过且过,那么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足无措),繁忙的时候,一定不能使自己产生混乱。(以混乱就容易着急,一着急就易出错)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翻译:刘念台说:“一个有学问的人遇到事情却不能够应对,这就是心不能平静下来思考。世上只有炼心的方法(即使心平静,从容的方法),而没有炼事的方法。炼心的方法大概是要炼到心中无一事的境界吧(即心态平和,从容,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自己恐慌)。心不恐慌,那样才能处理任何事。这是修炼静心的最高境界。”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翻译:处理事情特别忌讳急躁,以及早就会使自己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自己都手足无措了,又怎么能够处理好事情呢??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翻译:评价一个人应该多从他的长处说,不能老是盯着人家的短处缺点。而做事的时候应该先考虑到这件事的弊端,然后才考虑它的好处。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翻译:没有私心的人很公平,很少考虑自己的人很光明正大。


●接物类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翻译:严格的守护自己的心以拒绝外面的诱惑,就要使心像一团烈火遇到什么都能够把它烧掉。以宽厚包容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就好像春天的阳光一样,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你的温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音同“志”,阴鸷:阴德),皆由于此。


翻译:如果一件事关乎某个人的一生,纵然是你亲眼所见,也不要轻易的发表议论。如果有一句话会伤到我的长辈,虽然是闲谈、开玩笑,也要谨慎不乱说。结怨仇,招祸害,伤阴德,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翻译:要求自己应该从没有过失的地方找过失,这不但能够增进德行,而且能够避免忧虑、忧患;对待别人就应该从别人的过失中找到没有过失的地方,这不但能够保存自己忠厚的印象,也能够解除怨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翻译:遇到事情只要能够保持镇定从容,就算遇到想乱丝一样繁复的事情,最后都能够找到头绪,处理好。对待别人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情虚伪、欺诈,就算遇到想山鬼一样狡猾的人,最后他都会佩服你,向你表达他的真诚之心。


○公生明(光明的心态),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翻译:穷究天下的善辩的人,他们的共同点,也是关键点不在于多么能辨,而在于讷。推究天下的勇者,他们勇敢的原因不在于多么有勇气,而在于他们有一颗害怕的心。(讷:语言迟钝的样子。老子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种人看起来语言迟钝的样子,这却成就了他们的辩才,真因为讷,所以能够静心而不急躁,就能够细心观察,找出对方的漏洞,进而驳倒之。不在勇而在怯:心中有怯,故能静心思考全局,不会视士兵的生命为草芥,以智谋取胜,这才是大勇,而不是匹夫之勇。)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翻译:怎么样才能止息诽谤?答:“不去理它,不去辩护它。不辩护,诽谤自然消解。”怎么样才能制止怨恨?答:“不要去争辩,你不争辩,他自己就会去反省,就算他反省,事实摆在那,傍观者自然清楚谁是谁非。”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翻译:别人诽谤我,与其和他争辩,还不如包容这些留言(无辩)。别人侮辱我,与其提防别人,还不如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侮辱我的人。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湾早耳。”


翻译:张梦复又说:“凡事最不要想着去占便宜。便宜是天下人都想占的,如果我一个人占了,天下的人都会怨恨与我。我没占,那这些怨恨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一生没占便宜,其实是占尽了便宜(因为没有人会因为占便宜的事而对我产生怨恨,人人都对我好,这就是最大的便宜)这是我几十年的心得,希望大家都能够理解,不要忽视它。我一生不曾多受什么侮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转弯转得早。(即不占便宜)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翻译:容忍与退让,足以消除无穷的灾难。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翻译:心中要时刻保有仁义,交际要时刻记住忍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翻译:林退斋临终的时候,子孙跪成一个圈请求遗训。林退斋说:“没有别的话,只有一句,就是你们要学习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翻译:负责难以担任的事,要有认真负责,但不能够有怨恨之气。和难以相处的人相处,要有智慧,但不能多嘴,啰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