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创作赛#中医传承几千年,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和总结,发现和总结出很多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穴位,后来被统称为腧穴。 ![]() 在这些穴位当中,经过历代医家的临证实践和总结,又发现并总结出从肘窝、腋窝、腘窝和腹股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腿根部位)可以诊断出一些疾病,并且也可以在这些部位进行这些疾病的治疗。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 这里“邪”个人的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邪气;一个是一个疾病。释义如下:肺脏和心脏当有疾病时,在肘窝处会有邪气的聚集或留滞,或是肺脏和心脏有病时,在两个肘窝处可以有相应的改变和相应的症状表现,同时当肺脏和心脏有病时,也可以在两个肘窝处进行治疗。肘窝处既可以协助诊断心肺疾病,又可以治疗心肺疾病。因为在肘窝处分别有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通过,所以,在这三条经络通过的肘窝处,可以诊断出这心肺两藏的疾病,并且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肘窝处也可以治疗肺藏和心藏所发生的疾病。 ![]() 同理,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也就是肝藏有病,会在腋窝处表现出来,也可以在腋窝处治疗肝藏疾病;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也就是说脾藏有病时,两个腹股沟部位会有相应的症状表现,也可以在腹股沟这个部位治疗脾藏疾病; 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肾藏有疾病可以在腘窝处有表现,会有相应的病理改变,最常见的去青筋或是血络、浮络等等。同理,也可以在腘窝处进行肾藏疾病的治疗。 ![]()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藏有疾会有腰痛等症状。而治疗肾藏疾病呢,四总穴歌有句歌诀说的好:“腰背委中求”。肾藏疾病引起的腰疼等腰部症状,可以在腘窝处的委中穴进行治疗。 此即是《灵枢》邪客篇讲的八虚,即“人有八虚,……以候五脏。八虚中之'八'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分别是两肘、两腋,两髀、两腘,也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虚是指薄弱,虚陷之意。 肝、心、脾、肺、肾五藏疾病,能在四肢关节处被发现和诊断,并能在各个关节窝处进行治疗五藏疾病。这就是中医神奇的地方,也是中医的魅力所在。更是中医治病疗效的保证。中医之所以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渊源流传下来,而至今仍被人们所应用和喜爱,就是因为有其确切可靠的疗效保证。 ![]() 让我们大家都学中医,知中医,用中医,让祖辈传承下来的中医,为我们和家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