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拉胡同与胶东历史名人王懿荣——京游随笔之二

 胶东故事会 2023-10-10 发布于山东

十一在京游览期间,笔者所参观的第二处小众景点为“锡拉胡同”。

锡拉胡同地处北京市东城区,大体位于东皇城根南街以东、东安门大街以北,为东西走向,毗邻王府井片区。

胡同,诚然为京中一大特色。不过,现今的锡拉胡同,两侧多为楼房小区(网上查询,每平方米价格大多在十万以上),四合院较少。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处“景点”。如果不是与胶东历史名人王懿荣有关,行程匆匆的笔者也不会专门抽出时间到这里参观。

王懿荣出身于福山望族古现王氏,明清两代该家族科甲绵绵。据《王文敏公懿荣年谱》记载,咸丰六年,其父王祖源以拔贡身份进京担任兵部主事。三年之后,虚龄十五的王懿荣与母亲谢太夫人、弟妹跟随进京。自此之后,他便长期在京寓居。

按照年谱所载,起初王懿荣的寓所在长巷上条胡同。后来,又迁至兵部洼中街。光绪三年,他的原配黄夫人即在此病逝。直到光绪九年十一月,他方移居锡拉胡同。当时,三十九岁的王懿荣已入职翰林院(光绪六年进士,选为翰林),而翰林为天子近臣,常要在宫廷值守,因此他便选择距离皇城较近的锡拉胡同作为居所。

就现在的字面而言,锡拉胡同的名称含义有些不太好理解。不过,它实际上是从“锡蜡胡同”演变而来的。“锡”和“蜡”旧时均为制作灯具的材料,该胡同据说最早就是加工锡灯和蜡台的场所,故而得名。清末编撰的《京师坊巷志稿》在提到这里时,便写作“锡蜡胡同”。

锡拉胡同是王懿荣在京期间的最后一处住所。从光绪九年(1883年)迁徙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殉国,这十七年当中除外出公干、省亲之外,他皆居住于此。也就是在此期间,他率先在“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被后人称赞为“甲骨文之父”。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身为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留下了“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绝命词,与次任妻子谢夫人、长媳张氏一同在锡拉胡同住处内投井殉国。

根据年谱记载,王懿荣殉国后,遗骸起初暂厝于锡拉胡同院内,后又移至宝应寺,再后来才经海路返葬福山古现。

经过历史的变迁,王懿荣在锡拉胡同的旧居(他一生在京城、福山城里和古现东村都有居所,目前只有古现东村的老宅尚存)已经不存。但他的爱国精神和学术贡献却永为后人铭记。因此,这番到访锡拉胡同,与其说是参观景点,倒不如说是凭吊先贤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