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门联故事(钟鼎勋庸大 弓裘世泽长)

 寂寞中快乐 2023-10-11 发布于北京

钟鼎勋庸大 弓裘世泽长

20170130_110205    2017年春节假期(1月30日),领着爱人、带头孩子,饶有兴趣去参观首都博物馆(主要是完成春节“五个一”工程),在六层的北京民俗展厅,发现摆放在一角的一对大门,大门上的门联在已有的收集中还真没有,可以说还真是意外收获。

基本释义

上联:“钟鼎勋庸大”。钟、鼎单字指物件,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如明唐顺之《题王世新一枝窝》诗之一:“钟鼎相传精古文,户庭不出玩初爻。”钟鼎,喻富贵荣华或高官重任,如宋黄庭坚《次韵答王眘中》:“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中喻富贵荣华。王勃《滕王阁序》有句云:“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说的也是富贵之家。

勋庸,意即功勋,如《后汉书·荀彧传》:“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 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旧唐书·李嗣业传》:“总骁果之众,亲当矢石,频立勋庸。” 清周亮工的《书影》卷七:“副元帅 梁王 勋庸冠世,请 凌烟阁 侧别创一阁,以表殊勋。”等,皆指此意。

下联:“弓裘世泽长”,意思是说:锻冶能手的后代,一定能学会做皮衣;制弓能手的后代,一定会编箕。形容事业父子相传。无论制裘制箕,抑或为冶为弓,都是手艺人,依靠本事吃饭,一技在身,终身受用。世泽就是祖先的遗泽,遗泽可以是地位、权势,也可以是财产,甚或是传统家风、习俗等。弓裘箕裘一词便延伸为子孙继承祖业之意。如,明吴承恩《挽陈拙翁(诗)》:“龙楼动褒表,世泽正丕丕。”,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余既识其前后岁月,而慨夫能守世泽之难也。”,其中世泽都是这个意思。

由此,这副老门联的意义便非常明确了。求取功名,进而朝堂揖拜,自可荣身耀祖;即便不然,熟稔技艺,亦可赡养亲族,泽留後世;再者,代代相传良好家风,也可泽润后人。鉴此,此联达官显贵常用,书香门第可用,寻常百姓亦然。

◎ 门联源头

《吕氏春秋·纪·孟冬纪》:“含珠鳞施,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可见在战国时期,“钟鼎”已从单纯食器尤以贵族豪门食器转接为富贵荣华和高官重任的代表词。这可能是见到了最早关于“钟鼎”代称的记录。后世的作品中,以“钟鼎”用作代称的比比皆是。至唐朝,杨巨源在《上刘侍中》诗中有云:“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一句。对此,似可是“钟鼎”“勋庸”成熟运用的代表了。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讲的不管是君子或小人,其遗风都不会超出五代。想必此联是反之而道。

◎ 评释浅见

“钟鼎勋庸大,弓裘世泽长。”是今人的殷殷期盼,更是先人的谆谆教诲。先辈们为官重任建立的不朽功勋,是在积德、积福和积善,作为后人,希望能够按照福祸轮回的期许,在今人此辈得到回报。同时,作为后人之今人前辈,也是对家族的勉励,激发家族成员努力奋斗,创造今世之新功勋,成为当今的“钟鼎”之家,为后世带来福祉荣耀。一语双关。“世泽长”,正如秦始皇为自己取“始皇帝”之名用意一样,希望皇帝二代、三代以至无穷一样,就小的家族来说也希望代代相传,永远赓续。看此,无论庙堂、山野,还是为官、为匠,各有福泽,皆是欣然此法。

其实,就门联实质而言,每幅门联都有上述三个方面之意:一方面希冀,另一方面勉励,再就是长久。懂此,无他。

◎ 门联小知识

门联的别称很多,流传下来的传统称呼有: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等。民间如今仍有俗称对子、门对的叫法。

现在能找到最早的对联是出自三国时期,是在明朝在江西出土的铁十字架上发现的,内容是:

上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

下联: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这算是发现古代对联最早的实物了。桃符出现在秦汉时期,桃符本来是人们把神荼和郁垒刻在门板上用以辟邪厌胜,后来逐渐把雕刻改为书写绘画。宋代初年的后蜀末帝孟昶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学者认为是第一副春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