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干什么但总是很累,试试这7个小方法

 zhb学习阅览室 2023-10-11 发布于上海
作者:光华同学

01 接纳你的疲倦

《倦怠社会》这本书里把现代人的心理机制比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只鹰鹫鹰每日啄食他的肝脏,肝脏又不断重新生长,这只恶鹰即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不断同自身作战——对自身施加暴力,同自身发动战争。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做些什么,而是接纳你的疲倦。

觉察一下是否存在以下状况:

1)身体已经发出信号了,你却无视它。

2)当身体太累,无法完成计划的时候,攻击自己,认为自己懒或无能。

3)用头脑思考否认,我没干多少事啊,我不应该这么累啊等等,而事实是,你现在就是很累了。


02 少做一些决定

早上穿哪件衣服,早餐是自己做还是外面吃,午饭点哪一家……现代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选择。而这些表面自由的背后,又陷入了选择的牢笼。

无数研究表明,过多的选择会损害我们的精神能量和自控力,我们更有可能做出不健康的决定,倾向做一些感觉最简单的事情。

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给固定化,虽然不用像一些牛人一样,每天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东西,但至少可以尽量把这些选择减少。

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精神能量来处理剩下的事务。


03 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永远是最好的“充电器”。

找你喜欢并信任的朋友面对面聊聊天,一起吃东西,一起交流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拥有这样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试试心理咨询。

有位朋友在一段时间里特别艰难,打官司离婚、家人生病住院、工作一团乱麻,每周一次的咨询,是她唯一给自己喘息的时间,也给她提供了很多能量,撑过了那段日子。


04 躲进你的“恢复壁龛”

“恢复壁龛”是人格心理学家利特尔教授提出的,指那些当你想回归真实的自我时要去的地方。

它可能是空间上的,比如家旁边的小河;也可能是时间上的,比如两通工作电话之间为自己留出的休息空隙;或者一部你喜欢的剧、陪伴你多年的小毛毯……

利特尔教授本人也是内向型性格的人,他有个小习惯,每次演讲结束都会飞快跑进卫生间,找一个空位躲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创建尽可能多地“恢复壁龛”,让你的真实自我在这里得以喘息,能量得到恢复。


05 安排一天无所事事地度过吧

有句话说,如果睡眠是身体放松的最高形式,那么深度无聊则是精神放松的终极状态。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注意力缺失”的时代,各种新鲜事物源源不断,都想办法抓住你的三秒注意力,这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忍受无聊。

我们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间切换,不能容忍一丝的无聊,看个剧,听个课都想着可不可以倍速。

而导致我们疲倦的,恰恰是缺少深度无聊。我们的时间也需要有留白,需要呼吸。


06 停止那些“其实并不想做”的事

我们有多少其实自己并不那么想做,但经常逼迫自己,劝自己应该要做的事。

随波逐流考证考研考公的大学生;不喜欢出境的文字博主,逼着自己拍短视频;一闲下来就会不安,要把所有时间都安排来工作学习的工作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过度驱使强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经历认知资源的巨大损耗,反而让人更加不愿意采取行动,这就是现代社会中种种拖延症背后疲倦感的来源。


07 试试做一件简单,但需要身体参与的事

我们常常说的“很累”,往往是大脑在一刻不停地转。想要让它停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身体动起来。

当我们在劳作的时候,血液要供给给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脑会自动慢慢“停机”。

我惯用的方式就是打扫、整理房间。我经常跟朋友们说,当你们发现我房间很整洁的时候,可能是我刚经历了不好的状态;当你们看到我房间有点乱的时候,说明我这段时间状态不错。

特别是当我蹲下来用抹布擦地板的时候,用抹布把一寸一寸的地板擦干净,这个时候什么都不想,能体验到极致的安静。

你们也可以去发现、探索属于自己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