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析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鸮

 积祥轩 2023-10-11 发布于山东

玉鸮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玉鸮站立状,尾与足之间有槽,足下两侧各有一个未钻穿的小孔,头顶后有一上下对穿的小孔,可插嵌亦可佩戴。

《古代玉器通论》:“玉鸮形象与红山文化玉鸮不同,特点是:圆雕,突出大勾咮,背有脊齿,身饰勾云纹。”

透射光通过沁斑呈现斑驳状,这是由于沁色在几千年的漫长过程中通过细微裂隙不断的侵入玉质内部,改变原有玉质对光线的折射角度而形成的。最近几年国际拍卖市场所拍卖的高古玉,在著录时也会加入高古玉透光拍摄的图片。而通过对光线的折射来区别天然沁色与老提油、新提油或是现代染色的主要条件是:当透射光穿过天然沁斑时,一定会出现斑驳之状,而如何确定是否为斑驳状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阳光明媚时,走在林荫路上,看阳光透过树冠照在路上的星星点点状。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天然沁斑,哪怕是所谓的“重沁”、“满沁”玉器,也一定会有透光的之处,只要光线够强,选择相对薄弱的位置,一定会看到斑驳之光。而透射光穿过老提油、新提油及现代染色的玉器时,绝对不会出现斑驳状。

如清人刘大同所著《古玉辨》:“用硇提为最妙,色入玉理,灰煮亦不能退,颇能乱真,但天晴时,混浊不灵,即易辨矣。”

首先古人没有强光手电,透光观察只能在正午时分对着太阳进行观察(卞和献玉被砍双脚可证)。老提油对着正午时分的太阳进行透光观察会出现混浊不灵的现象。那么何为混浊不灵?所谓混浊不灵就是以片状覆盖与玉器之上,无深浅之分、轻重之分。这也是我之前一再强调过,天然沁色一定会有层次、过渡的。层次即为沁色侵入玉质的深浅程度,而过渡则为沁色在玉质上呈现的轻重或浓淡之状。简而言之,无论是老提油、新提油或现代染色的玉器,通过透光观察会发现颜色如薄纱甚至厚被子般覆盖在玉器之上,光线无法穿透,从而不会出现星星点点之斑驳之状。即使偶有穿透之光,也会如舞台彩色灯光一般,呈现与玉质表面颜色相近的色光。

商代肖生类玉雕,无论片雕、圆雕,都习惯夸张表现头部的刻划。如大多数商代动物类玉雕,头部占据身体三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二分之一。而头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眼睛的琢刻,无论是圆眼、口字眼、曰字眼或“臣”字眼等。

商代玉器表面阴线特征:阴线宽而浅,且一头略深,阴线起始位置通常比较宽、深,这是青铜砣轮在玉器接触瞬间,摩擦力突然增大,琢玉人手劲不稳造成的;而阴线结尾处则多呈现毛糙状,这是青铜砣轮与玉器接触面减少,部位颗粒略大的解玉砂摩擦玉器表面所遗留下的痕迹。

标记处是未打穿的钻孔,此类现象在商代及西周早期玉器上多有见到,有人称之为“盲孔”或“假孔”。其作用我个人认为应作为装饰而钻。另外此类未打穿钻孔多为桯钻孔,管钻孔少见。由于光线和角度问题,未能拍摄到孔道内部特征,故无法判断是管钻或是桯钻所钻。

标记处特征我个人称为“沁在工上”,原因如下:沁色覆盖玉器表面及阴线底部,其色并未在阴线底部出现堆积。阴线也没有出现切断沁色的现象。这是因为玉料经过碾琢成为玉器是在沁色形成之前,由此可证此件玉器的沁色形成在随葬后。而“工在沁上”则正好与之相反,此类现象多出现在宋元乃至明清时期改制新石器时代、商周乃至战汉时期入土又出土玉器,俗称“老玉改”。“工在沁上”主要特征为,沁色为天然形成,但工痕却在沁色之上,如阴线底部沁色与表面沁色差异明显,甚至阴线底部无沁色,宛如整片沁色被一条阴线拦腰切断一般。

如下图:

'’

除“工在沁上”、“沁在工上”还有“工在色上”、“色在工上”。此四种区别简单来讲,工及是工痕,工艺特征。而沁与色的区别较大,沁为天然,色则人为。“工在沁上”及“沁在工上”可以用来辅助鉴别古玉的年代,如果是成器在先,沁色在后,则多为到代古玉;而沁色在先,成器在后,则多为后世改制。此类改制最早在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龙金钩可证,至清乾隆时期鼎盛,上图清宫旧藏玉琮可证。民国时期古玉造假泛滥,不乏使用古代残玉改制冒充到代古玉以获高利,虽然工痕皆为砣机痕迹,但纹饰与器形不可与到代古玉一模一样,也是有迹可循以鉴真伪的。

“工在色上”、“色在工上”起于宋元,兴于民国,至现代鼎盛。本篇先不叙述,以后会详细为大家讲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