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与逻各斯

 置身于宁静 2023-10-11 发布于浙江

  1

  东方文化,尤其是哲学文化博大精深,这点并非是夸大其词,西方学者贝克写过《东方哲学的故事》,其中对东方哲学的见解是独到的。在对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东方哲学远远高于西方哲学,因为他的研究是认真并且深刻的,所以值得每个研究东西方哲学的人阅读。

  西方哲学发展到后现代,出现了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流派,其实这些哲学思想在中国的《老子》,《庄子》中早就存在,而且西方哲学往往执着于二元对立,包括解构逻各斯的德里达。那么,为什么近代出现了东方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的现象呢?因为近代西方哲学大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渐进的努力而习得,容易推广。而东方哲学超越理性的范畴,极其不容易把握,正如西方人学习汉字,非常困难一样。(庞德和德里达极其推崇汉字,但却没学会如何运用)东方哲学是贵族的哲学,只有少数人才能通过“悟”来领会,现代能学到东方哲学精髓的人几乎凤毛麟角,因此,要想真正地使东方赶上西方,只有刻苦专研自己的文化(不是光靠学习书本,还要到自然和生活中去领悟)。

道与逻各斯

  文学与哲学之争持续了几千年之久,但是作为作“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突然崩塌了,继“解构主义”之后,出现了“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和“文化研究”等理论。这说明西方理论界已经无力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而只能将哲学原理应用到其他领域。而文学也同样出现了与之相应的情况,从近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家来看,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倾向性,而艺术本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西方哲学在解构哲学之后,无可避免地衰落了。其实,这是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整个形而上学文化衰落的必然体现,西方哲学彻底耗尽了其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西方20世纪在六、七十年代以后,就没有新哲学思想出现了。或许,“哲学”真的在西方终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的终结。一种新的思想方式,或许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思”,会取代传统西方的形而上学哲学。

  我们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个哲学与文学真正地结合在一起的时代。当“思”取代形而上学,哲学逐渐地美学化的同时,“思”与“诗”在诗歌、小说和其他艺术形式中遭际,将碰撞出一个新的艺术时代。哲学从抽象的形而上世界,融入表现存在的艺术世界,与文学共同推动人向本真存在接近的自由境界。

  柏拉图的“理念”思想与印度吠陀教的一些思想相近,包括他的理想国的等级划分,也与印度的种姓制度颇为相似。但是“理念”却与印度哲学中的“梵”和中国哲学中的“道”不同。

  柏拉图的“至善”与印度哲学中的“摩耶”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一种创造世界的力量。但是“摩耶”被认为是一种幻力,其本质并不是真。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真,其实是幻觉,因此,物质世界在印度哲学中是不真实的世界。而“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摹本和分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间万物是真实的理念世界的模仿物,在真实的程度上是低于理念世界之原型的。同样是物质世界的创造之源,“摩耶”被认为是“幻”,而“理念”则被认为是“真”。

道与逻各斯

  逻各斯作为理性和语言,在西方思想中以不同的面貌几乎统治了两千年。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是“理念”,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是“实体”,在基督教哲学中是“上帝”,在笛卡尔的理性中是“我思”,在康德的哲学中,逻各斯作为形而上学的中心从超感性的理念和上帝变成了“自在之物”,这表明逻各斯已经不再是自明的真理。但康德仍然以道德形而上学的形式保留了逻各斯的中心位置。在叔本华的哲学中,逻各斯自行贬抑为非理性的意志,这可以说是逻各斯的一个巨大的转变,说明逻各斯已经不再具有超验的终极价值。

  尼采将传统的形而上学倒置,并称传统的形而上学是虚无主义。他将逻各斯设置为“强力意志”,但是尼采与传统的形而上学不同,他不再宣称“强力意志”是超验的存在,而是主观的创造,从存在论转向了生存论。可以说,在尼采的哲学里逻各斯所造成的二元对立已经不能成立,超验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已经不存在,而价值是从“强力意志”的一元论出发的。德里达对逻各斯这个西方思想史上的“虚无之物”进行了摧枯拉朽的解构。但是解构主义试图安置传统哲学中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实质上是以反逻各斯的形式,再一次重复了逻各斯。解构要求反中心和无中心,无休止地“延异和散播”,意义成了无底棋盘上的自由嬉戏。有解构,就必有逻各斯中心主义,其反向强调了逻各斯的存在。

道与逻各斯

  “道”与“逻各斯”不同,真正的道根本是不可界说的,只能用否定来界定。因为任何的理性和非理性都无法认识到“道”,即“道”是“非常道”的。但是道却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存的,一切在道当中,而道却不在一切中。“道”并不神秘,而是存在于最平常的事物当中,大道存在于本真的语言之中,在存在中敞开。

  人们对老庄的认识,通常都是和“无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老庄倡导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只有真正领悟了“无为”,才可达到“无不为”。那么“无为”的真实涵义是什么呢?这要从“无”来入手。在老庄思想中,“无”是先于有的存在形态,就是“自在”,宇宙万物最初的存在形态之前的“在”,类似宇宙大爆炸前的“质点”,此时没有“在”。而“无”生“有”,这时有了“在”。世界万物诞生,时间和空间也开始出现,所以“无”并不是没有,而是超过“在”的认识范畴。因为人的基本认识就是对“在”的认识,所以人们对无法认知的“自在”,只能以“无”来表达。

  “无”的状态就是“混沌”,是“道”的一种显现或者说“非显现”的状态。因此,要认识“道”是相当困难的。但是正因为这样,人类才永远有不断探索的目标和动力,终极的真理是否存在很难界说。但是追求真理的努力,却存在于人类的文明史中。只有不断地向“无”接近,才能更好地认识万物的存在。“道”并不神秘,“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道”存在于生活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