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在or存在者

 直尾昂述 2023-09-17

​是要追问“存在”

还是追问“存在者”

——

从海德格尔

的哲学视角

梳理西方哲学史

西方,随着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的发表

一种

从古希腊

到黑格尔

为止的

哲学史观

便形成了

于是

人们按黑格尔

所提供的线索

来认识

西方哲学的发展

海德格尔

对西方传统的哲学史观

和全部的理性主义哲学

发起了挑战

人们也就不得不通过海德格尔

来重新评价我们所熟悉的哲学家

进而重新认识西方哲学的发展了

我国哲学界

占主导的

观点认为:

整个西方哲学史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之间的斗争史

因此,即在

马克思完成

对黑格尔

唯心主义

辩证哲学的

批判与继承

之后

现代西方哲学

似乎就再也没有

什么价值可言了

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越来越多了解了

西方现当代哲学思潮

也就开始对这种看法

进行反思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是现代西方,也是有史以来

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存在,不是,存在者”:

——这个是海德格尔

著名的“存在论区分”

他认为:

“存在”(das Sein)与

“存在者”(Seienden)

完全不是一回事

世上任何

一种东西

也都可以

被称之为

“存在者”

而“存在”却是

最普遍的概念

但它

不是“种的普遍性”

而是一种“超越者”

超越于

所有的

存在者

宇宙

本身也只是一种

最大的“存在者”

它分有了“存在”

但也不能简单地

等同于“存在”

任何

可以定义的东西

都只是“存在者”

“存在”

既然非“存在者”

当然就无法定义

人是

一种特殊的“存在者”

海德格尔即用“此在”

(Dasein)

这个术语

来称呼之

“认识

是在世的

一种方式”

人之所以能认识万物

是因为人一向就已经

融合于世界万物之中

这是人区别于

其他存在者的

特殊之所在

海德格尔:

在西方思想

的历史当中

尽管人们,自始

就着眼于,存在

而思考了存在者

但存在

之真理

始终还是

未曾被思

它作为

可能的经验

不仅向思想

隐蔽起来了

而且,西方思想之本身

即以,形而上学的形态

特别地、但却一无所知地

掩盖了,这一个隐瞒事件

根据这种历史

即在存在者

之为存在者

整体的显现

并无发生

存在本身

及其真理

在他看来

自古以来

西方哲学

就有两个

追问方向:

一是追问“存在者”

一是追问“存在”

但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

形成的占据主流的西方的传统哲学

就其总体而言:

忘记了,“存在本身及其真理”

模糊了,“存在”与“存在者”的

区别

把“存在者”

当作“存在”

并以传统的

理性主义的

方法

孜孜以求之

而追问“存在”

的哲学思潮

虽然在古代

曾经,有过

可喜的开端

后来几乎

已被淹没

从柏拉图

到黑格尔

在这个长达

两千五百年

的时间里头

这种

迷误居然

得以延绵

因此

新哲学的使命应是:

重提“存在”的问题

揭示“存在”的真相

以恢复其

“超越者”

的地位

对存在

的研究

至少

可以包括

以下几点:

(1)两种追问的对象:

追问“存在”与

追问“存在者”

(2)两种追问的方法:

“客体化”取向与

“主体化”取向

(3)两种类型的智慧:

采取“客体化”取向、

来去追问“存在者”

而得到的

理性主义

的智慧

采取“主体化”取向、

来去追问“存在本身”

从而得到的

“非理性主义”

的智慧

而在研究

海德格尔

哲学思想的

相关著作中:

周民锋的

《走向大智慧:

与海德格尔对话》

该书以

海德格尔独特的

“面向事情本身”

的对话方式

对海德格尔哲学

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吸取其若干思路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

来去具体地考察一下:

若采用海德格尔的哲学视角

我们所看到的西方哲学思想

将会是一幅么样的演化图景

-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

自然哲学家

面对自然时

-

总想,寻找出来

它的,唯一本源

-

结果

却把自然化

约为众多的

“存在者”

-

正如

海德格尔所说

古希腊哲学在

它的奠基之初

-

就走上了

迷失“存在”、

模糊“存在”与

“存在者”差别的

形而上学之路了

-

米利都学派的

泰利士(始基是水)、

阿那克西米尼(空气)

-

原子论先驱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

恩培多克勒(四元素)和

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原子)

-

以及毕达哥拉(数)等

他们追问的都是“存在者”

-

只有

阿那克西曼德(始基是“无限”)、

巴门尼德(存在与非存在)

才直接解释了

或直接定义了

“存在”

-

若是就追问的方法而言

上述的组合就有了变化:

-

泰利士、阿那克西曼德

是从客体、物质方面出发

-

而毕达哥拉、巴门尼德

则从主体、观念方面出发

-

作为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

最高成就的德谟克利特的

“原子论”

-

则描述了由

无数原子(“存在者”)与

虚空(无)所共同组成的

客体化的世界模型

-

传统哲学之所以习惯

把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

混同于水、土之类的物质

-

是因为忽略了

追问“存在”与

追问“存在者”

的不同

-

事实上阿那克西曼德

在他的一段箴言当中

已描绘了万物的产生

及其毁灭过程的特性:

--

他强调的是:

“多样性

存在者

整体”

--

此外

赫拉克利特关于:

“火产生出一切

一切复归于火”

的说法

-

也和“把万物的始基

说成是某一自然物”

的看法不同

-

因为火是

有形与无形、

有限与无限、

再生与毁灭

的统一

-

赫拉克利特

以其朴素的

辩证法语言

把“存在”

描述而为

“多样性

存在者

组成的

整体”

-

因此

海德格尔把他和

阿那克西曼德、

巴门尼德一起

视为前苏格拉底时代

以“整体存在本身”

作为研究对象的

三位伟大

的哲学家

--

海德格尔认为,所谓

“多样性存在者整体”

-

不是指那种把

所有的存在者的共性

加以概括的“相同者”

而是指那种可涵盖各种

不同存在者的“同一者”

-

“同一者”,指的是

整体性的存在本身

-

它包括了

各种各样

的存在者

(物质的、精神的,

在场的、不在场的,

等等)

-

并不具体地指

某一种存在者

-

“相同者”

指的虽是

各种不同

的存在者

-

但每一种存在者

又也都是相同的

--

因此

-

“存在者”

对应于

“相同者”

-

“存在”

对应于

“同一者”

-

在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三位哲学家造就的古希腊哲学发展的

鼎盛时期中

-

苏格拉底即提出了一套

以“善”的概念为标志的、

追问“存在”的方法

-

并且他相信通过属于

主体的、内心的“善”

就可达到“存在”的本质

-

柏拉图即把

苏格拉底的

“善”的概念

作为最高的

“理念”

此外,还有

一个由无数代表着

实在对象的“理念”

所组成的理念世界

-

亚里士多德

批判地继承了

并且,发展了

柏拉图的

“理念论”

-

以“形式”

与“质料”

相统一

的世界

-

消除了

“理念论”

所描述的

“理念世界”与

“现象世界”的

二元对立

-

在他的由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目的因”

所组成的

形而上学

体系当中

-

“形式因”兼

具“动力因”

和“目的因”

-

至于不包含

丝毫质料的,“纯形式”

则是最高的,“第一推动者”

-

他们

三人虽然有师承关系

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有所不同

-

当苏格拉底

主张用“善”

来去通达万物

存在之根本时

-

有相当的追问

“存在”的倾向

-

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则是作为追问“存在者”

的主要代表

而载入史册

-

就追问的方法而言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虽然,也都是从

主体、思想出发

-

有“主体化”

与“客体化”

两种取向

之区别

-

苏格拉底把

原本不属于主体的外部世界

及其事物化入主体世界之内

-

使之“主体化”

得到的只能是

难以被精确化

的认识成果

-

(理想、信念等)

-

柏拉图的

“理念论”

则是把

原本属于主体

的理念与思维

置于客体

的位置上

再加研究

-

使之成为

先于、独立于

主体的存在者

-

这种“客体化”得到的

却是精确的认识成果

(概念、原理等)

-

“客体化”

是理性主义的

一个本质特征

-

柏拉图的,“理念论”

所表达的,客体化取向

-

及从“理念论”

走向“范畴论”

的方法

-

为亚里士多德

的“概念论”

做了充分准备

-

亚里士多德

的“纯形式”

所体现的

客体化的

取向

-

及他所制定的

形式逻辑规则

-

作为理性主义

的基本工具

则有力推动了

认识“存在者”

的哲学和科学

工作

-

他们所确定的

理性主义路线

成为之后

西方哲学

发展的主流

-

希腊化的哲学

是以伦理学

和社会理论

为基本内容

主要派别是:

伊壁鸠鲁主义

(最高理想

是快乐、幸福

把个人原子化

-

从整体性退后到个别性

关注的是个别的存在者)

和斯多葛主义

(强调德性、职责

-

把大宇宙

微缩为人

的小宇宙

-

即以整体性

统辖个别性

-

关注的是

整体性的

存在)

-

罗马时期

最重要的

哲学派别

是新柏拉图主义

这个学派的代表

普罗提诺所提出的、

关于“太一”的思想

-

类似阿那克西曼德、

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

曾经追问过的整体性的

“存在”

-

存在本身

即“太一”

-

“太一”即神

-

因而

它成为中世纪

“上帝”的前身

-

欧洲中世纪的特点是:

通过神学—哲学

去追问存在本身

-

前期的

新柏拉图派、

奥古斯丁、

安瑟尔谟

是追问:

整体性

的存在

-

他们

把这一整体性

归于上帝(神)

并且从这个视角

俯瞰各类存在者

-

而在奥古斯丁所做的

对上帝的证明模式中

上帝虽然存在

-

但不过是,信仰的对象

不是作为,实体的存在者

-

而在安瑟尔谟

的证明模式中

上帝已经成为

实体的存在者

-

他们

崇尚信仰和神学

拒斥理性和哲学

与之相适应的是:

“唯实论”

占了优势

-

中期的托马斯

追问的也即是

整体性的存在

-

他即从具体的存在者

出发运用理智的手段

-

根据对于,自然中

种种事实,的归纳

-

以目的论来

解释由它们

组成的各种

系列

-

最终趋向

整体世界

之存在即:

最高的神

(上帝)

-

显然

-

奥古斯丁的整体性世界观

来自柏拉图由最高的理念“善”

及其所统率的理念世界模型

-

相当于(海德格尔

所说的)“同一者”

-

而托马斯的整体性世界观

则来源于亚里士多德

由“形式”与“质料”无穷系列、

趋向于“纯形式”的世界模型

-

实际上受

(海德格尔所说的)

“相同者”概念的支配

-

托马斯之所以能够把

神学—哲学推到顶峰

-

部分得益于

他已容纳了

哲学和理性

--

他把

认识能力

分为三等:

-

第一是感觉

(认识

有形物质)

-

第二是理智

(透过

有形物

而获得

抽象知识)

-

这两种都属于

人的认识能力

-

第三

是天使的

认识能力

-

能超越有形

的物质对象

而直接地在

抽象的层面

作认识活动

--

中世纪后期

在亚里士多德主义

占上风的情况之下

-

对“存在”的追问逐渐转向

亚里士多德主义支持的

对于“存在者”

的关心与追问

--

这样,哲学和理性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唯名论”

逐渐占据了优势

-

其主要代表约翰·邓·司各脱

反对以上帝为主要认识对象

-

认为人的理智

的首要对象是

“存在之为存在”

-

威廉·奥卡姆

则以“如无必要

不要增设实体”

的“奥卡姆剃刀”

直指教会的

烦琐哲学

--

海德格尔说:

“从

-

其认识的东西

和认识的方式

来看

-

基督教神学

乃形而上学”

--

因此对上帝

及其存在的

种种证明

-

并不完全是

宗教的问题

-

而是

中世纪哲学

形而上学的

基本问题

--

人们看到:

“存在”,最初被当作了神(奥古斯丁)

接着,上帝被证明为实体(托马斯)

-

再经过

“泛神论”(上帝等同于自然万物)

和“自然神论”(上帝被迫退出)

-

认识又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上帝不是实体的存在者)

-

从古代到中世纪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个

从追问“整体性存在”

而得到“存在者”

-

又然后借助上帝

而重新得以追问

“整体性存在”

的曲折过程

-

由此看来,被人们

如此尊崇的“上帝”

-

只不过为

“整体世界之存在”

当了一次替身而已

--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人的理智彻底苏醒

-

不再,用上帝的眼光,看世界

而是,用自然的眼光,看上帝

-

“唯名论”者

对理性

的重视

-

有助于导致

自然科学的

全面兴起

-

神的智慧

依然具有

深刻的

感召力

-

那么,如何做到

既否认神的存在

又得到神的智慧

-

这个问题

就摆到了

西方近代

的哲学家

的面前

-

近代西方哲学完全改变了

中世纪神学—哲学

的信仰主义的方向

-

代之而起的是

近代的理性主义哲学

-

(它包括

“经验论”和

“唯理论”

两个基本派别)

-

它是

西方古代主流哲学

理性主义发展的

一个新的阶段

-

前康德时期的哲学家

按学理可分为前期经验论者

(弗·培根、霍布斯、洛克)

-

唯理论者

(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以及

后期经验论者

(贝克莱、休谟)

-

从培根开始的

经验论者继承了

后期唯名论的主张

-

转向

可感觉的

可经验的

具体存在者

-

从而修正了

追问整体世界

及其存在的取向

-

虽然,霍布斯发现了

单纯经验的不确定性

-

洛克又

更加深入地从经验的层面

探讨了认识论的有关问题

-

但是,由于他们

不能越出经验的界限

故对“存在者”的本质

未能得出确实的判定

-

更无法去关注

每一个存在者

均处于其中的

“整体世界

及其存在”

-

唯理论者看到

经验论的局限

-

力图从

经验之外

而去寻找

-

保证知识具有

普遍必然性的

途径

-

笛卡儿提出

“我思故我在”

的著名命题

-

将“思维”

与“存在”

当作

两种实体

以之表示

两大类

存在者

-

斯宾诺莎

把“思维”

与“存在”

-

从两种

“实体”

下降而为

都从属于

神的两种

“属性”

-

使“神”的概念

具有了最大的

普遍必然性

-

至于莱布尼茨

则是以他的

无数“单子”

来去对应

“存在者”

的无数性

-

后期经验论者贝克莱

和休谟的哲学

是洛克经验论

的发展

--

贝克莱说到了:

个别存在者

以及

存在者的世界

-

休谟进一步谈论的是:

存在者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因果关系)

-

事实证明:

极端的

经验论

只能走向

“唯我论”

--

总之近代的

哲学世界观

-

与中世纪

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

神学—哲学的世界观

不同

-

它回归于古代

理性主义原则

-

且在知性认识的层次上

重建了自己的新世界观

-

虽然黑格尔

给予笛卡儿

以高度评价:

“笛卡儿

事实上是

近代哲学

真正的

创始人”

-

但是在海德格尔看来

从笛卡儿到黑格尔的

整一个近代西方哲学

同样是

“思考了存在者

而遗忘了存在”

--

西方近代哲学

发展的主流即是与

中世纪的信仰主义

相对立的理性主义

-

从近代

的经验论

与唯理论

关于知识的

起源问题的

分歧来去看:

-

它们

所推崇的

认识能力

-

大体上是分别对应着

中世纪托马斯所说的

感觉和理智

--

笛卡儿

明确树立

“我思”为

认识之

第一原理

-

界定存在的

根本特性是

广袤性

-

并把

主体、

客体

的划分

作为科学

认识论的

必要前提

-

甚至

把“我思”及思维体

也作为认识的对象

--

这样一来

他把古代理性主义的客体化特征

以知性的方式确切地表现出来了

-

于是

近代理性主义的

智慧即就表现为:

-

只认识具有广袤性的存在者

而知性概念的抽象概括至多表现了

同类存在者的存在(本质、共性)

--

至于

思维与存在

共同构成的

整体世界的

存在(本质)

-

即非感性和知性能力所能及的

只能简单地按照中世纪之惯例

被归之于“上帝”了

-

只有

斯宾诺莎

赋予神以

“泛神论”

统一性

的做法

-

试图在知性的层次上重建

对于整体世界存在的追问

--

如果说

笛卡儿奠定了发展

近代理性主义智慧

的知性地基

-

那么

斯宾诺莎

则提出了

挖掘“非理性主义”

智慧课题的任务

-

并加以

近代的

表述

--

他们把在

理性主义

认识论中

-

如何实现感性认识与知性认识的整合

如何实现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

整合的任务,留给了德国古典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即从康德开始

经费希特、谢林

到集大成者

的黑格尔

-

把西方

传统中

占主流的

理性主义哲学

推到了顶峰

--

与此同时

-

西方非主流的

“非理性主义”哲学

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并酝酿着总的突破

-

康德哲学的

基本特征

及其成果

都具有

双重性

--

既有“经验论”的原则

又有“唯理论”的原则

--

既在整合两者的基础上

重点建构了认识论体系

且又追问了本体论问题

--

既完善了认识

“存在者”的

“第一知性”

-

又发展出追问

整体性“存在”

的“第二知性”

--

既为主流的传统理性主义哲学

熔铸了认识工具(“先天综合判断”)

-

又为非主流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提供了认识武器(“原型理智”)

--

他所提出的关于整体世界

两套互相对立的理念

(“二律背反”)

-

深刻地

证明了:

由部分的

(存在者)

累积推论

而得出的

整体世界

-

和直接

从整体

着眼的

世界之

整体存在

两者根本

-

不是一回事

-

他由此得出

“不可知论”

当然错误

-

但是他引进了

目的论的思想

-

并且

开始为目的论

寻找新的出路

-

试图实现

人类理性

跨越界限

之愿望

-

倒是值得

人们重视

-

黑格尔哲学

同样呈现出

双重性

-

而且要比

康德哲学

更为复杂

--

一方面

他试图

以自己

独创的

辩证逻辑

取代古代

亚里士多德

的形式逻辑

-

以彻底客体化的绝对理念

呼应柏拉图的客体化理念

-

而把他

起初追问的,“存在”

最终转变为,“存在者”

-

从而回归主流的

传统理性主义的

哲学传统

--

另一方面

他的辩证逻辑确实又以追问

“绝对”

(整体性之存在)

为出发点

-

并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

以过程的整体性来表现

存在本身在历史中的

整体性

-

从而为,存在哲学的,发展

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料

-

因此,“我们

可以大致地

把黑格尔的

两重性称为

逻辑学方向和

现象学方向”

-

他“既是

理性主义哲学

之集大成者

-

又是

现代现象学

和存在哲学

之重要来源”

-

自古以来

-

希腊人

就把哲学

称作一种

“爱智”的

活动

-

西方哲学的

演化在人们

面前彰显了

两种类型的

人类智慧

-

在从“存在”(先验)

到“存在者”(经验)

的追问的过程中

-

哲学所收获到的即是

认识“存在者”的智慧

-

这是

传统西方的

哲学和科学

-

不断形成

并且已臻完善的、

理性主义的智慧

-

它的最大作用是

促进科学的发展

-

在从追问“存在者”(经验)

返回追问“存在”(先验)

的过程中

-

哲学应该收获的是

认识整体性“存在”

的智慧

-

这是与

理性主义智慧有别的、

另一种类型的智慧

-

它是

一种能超越

一切存在者

却又能映照

存在者整体之

演化机制的智慧

-

如果说

-

亚里士多德的

以“同一律”

为根据的

形式逻辑

-

为追问

“存在者”的

知性认识论

奠定了深厚

的基础

-

那么,黑格尔的

以对立面的统一

为根据的

辩证逻辑

-

本来是可以为

追问整体性的

“存在本身”

提供方法论基础的

--

遗憾的是:

-

他用客体化的

“绝对观念”来去作为

表现这类智慧的外壳

-

并且把体系本身转变为

一种最终的“绝对真理”

-

就等于

又取消了对于

整体性存在的

追问

-

这是由人们常说的

僵硬的体系

辩证的方法

之间的矛盾

造成的

黑格尔哲学的

传统哲学之后

随之而来的是:

现代现象学

和存在哲学

-

这是和

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

等人的名字连在了一起的

-

他们继承传统哲学

又有根本性的超越

--

海德格尔:

新哲学的主

要特征在于

它是主体性

的哲学

-

只要在现代形而上学的范围内

存在者之存在被规定而为意志

-

并且因而

被规定为

自我意愿

-

自我意愿

本身即是

自我认识

-

那么存在者即根据、一般主体

就以自我认识的方式成其本质

-

存在者自行显现出来

而且是以'我思’方式

向其自身呈现出来

-

这一种的

自行呈现

即表现

即表象

即就是作为

一般主体的

存在者

之存在

-

自我认识

便即成了

绝对主体

-

在自我认识

当中聚集着一切认识

及其可以认识的东西

-

它是

认识的聚集

犹如山脉是

群山的聚集

-

作为主体性

的形而上学

-

现代形而上学

在意志意义上

思考

存在者之存在

--

总之,新的形而上学

要以主体自身为对象

-

“在自我认识

当中聚集着一切认识

及其可以认识的东西”

-

它将使用

从“意志”到“自我意愿”

再到“自我认识”的方法

-

这是一种

与传统的

理性主义

有别的、

另一种

方法

-

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它就是

“非理性主义”的

--

海德格尔:

黑格尔只是

把传统哲学

推到了顶峰

-

只有到了确立从主体意志出发、

把握存在的方法论原则的尼采

那里

-

才迈上了

结束传统形而上学、

开辟新哲学的道路

-

海德格尔

即跟随胡塞尔

又超越胡塞尔

-

他开辟了

现象学运动的

一个新的方向

-

开创了存在主义哲学

并成为它的主要代表

--

“存在”的无限性

实际上

取决于对它的

追问的无限性

-

现当代的

西方哲学

-

既然

以无限的“存在”

作为追问的对象

-

就必须以

自身发展

的无限性

-

来示范它追问的

“存在”的无限性

-

因此

海德格尔哲学

并不能穷尽

哲学的发展

-

我们相信

未来哲学的发展将会在

整合两类智慧的基础上

走向更大的大智慧

--

西方现当代

(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一些哲学家

不仅主张把上述的两类智慧加以整合

-

而且

特别关注,中国古代哲学

尤其赞赏,老庄哲学

-

处于

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在文化、哲学方面实现

-

东西交流

中外贯通

不仅非常必要

且也更有可能

--

“用海德格尔的哲学看

中国哲学可能更倾向于

就是一种,关于存在,的哲学

而不会是,关于存在者的哲学

-

更可能倾向于强调整体性的哲学

而并不会是,关注局部性的哲学”

--

西方智慧和

东方智慧的

整合

-

必将实现西方哲学

的大突破、大超越

这个是毫无疑义的

从以上的对西方哲学

发展历史的梳理当中

-

有着两个问题

似乎可以提出

加以重新探讨

--

我国哲学界

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

在相当长的时期之内

一直也都存在着误区

--

这就是:

(1)关于

哲学的性质和

研究的对象的

问题

--

(2)

关于哲学

基本问题

的问题

--

我国

在20世纪下半叶

广为宣传的观点

-

是把哲学

作为追求

普遍规律

的学问

-

是关于

自然知识和

社会知识的

概括与总结

-

根据这种观点

哲学与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

等具体科学的

不同处仅在于:

后者是关于某个

具体领域当中的

普遍规律的学问

-

而前者是关于一切

自然、社会、精神领域

中的最普遍规律的学问

-

虽两者的

普遍性的

程度有别

-

但是其为

“普遍规律的学问”

则是相同的

--

从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看: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与追问

“存在者”的思路相吻合的

-

如果从

追问“存在”

的视角来看

-

哲学应当是关于:

人对世界的态度

或人生境界之学

-

既不能把哲学

等同于具体的

实证科学

-

也不能将哲学

仅仅归结而为

认识论

-

哲学是

真、善、美

三者的统一

-

现在

持这一种

观点的人

越来越多

-

关于哲学

基本问题

-

众所周知

恩格斯在

《费尔巴哈与

德国古典哲学

的终结》当中

-

对于哲学

基本的问题

明确的论述

-

并得到了

普遍认同

-

但是,这种观点难以

覆盖西方哲学发展的

整个过程和全部内容

--

近年以来

有些学者

有感于此

所以提出

不同看法

--

张世英:

思维对存在

主体对客体

的关系问题

-

就其充分明确的形式而言

只是西方近代哲学的问题

-

如果

“硬用唯心论与唯物论

来套中国传统哲学和

希腊哲学

以及西方

现当代哲学的

一切思想流派

也显然不合适”

-

他说:

哲学的基本问题应是

人对世界的关系问题

人对世界的态度问题

-

是人生在世的

'在世结构’问题

--

“在世结构”

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或者人对世界的态度

--

在这个问题

有两种看法:

一是把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

看成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

内在关系

--

二是认为:

世界万物

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中

认识则是,由此及彼的,“桥梁”

-

第二种看法所认为的

人与世界的关系

用西方哲学现成的术语

就是“主体—客体”的关系

--

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的西方哲学发展中

-

这种观点占主导地位

-

当我们

对整个西方

哲学发展史

做了如上的考察之后

也许人们,就会感到:

-

张先生的说法,值得重视

并且应当加以,认真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