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44许晓:打压式家庭教育为何普遍

 高教课堂研讨 2023-10-12 发布于江苏

      打压式教育并不局限于中国,在国外也有,但是在国内这种方式的家庭教育比例已经占了一大半。中青报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0多名18-35周岁的青年中,高达90.6%的受访者坦言被父母进行语言打击过。下文从“传统”“现实”和“认知”三方面,探讨打压式家庭教育为何普遍。

传统亲子观念:

父为子纲的思维惯性

      为什么父母多会采取这种教育方式呢?我觉得和他们自身受教育的方式有关。传统思想的“三纲五常”就是打压式教育的源头。现在的古装电视剧也经常提到“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臣子就应该听皇上的话,子女就应该听从父亲的话,妻子就应当服从丈夫,这样的传统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中国每一代人。站在父母角度,我们作为父母,你们作为我们的孩子,就应该服从我们,打你也是为了你们好,为了你们能够更听我们的话,更好服从我们。当年他们也是这样被教育过来的,所以会形成思维惯性,觉得这就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并没有去思考这样的方式会不会伤害到孩子,觉得一切都是合理而且正常。

当前竞争压力:

成绩攀比有多种需要

      我们父母那一辈人处于教育还没有全面普及的时代,接受教育的水平和层次不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他们身上没有实现,便寄希望于他们的孩子身上。这种急迫的心理让他们不得不对子女更加严苛以此来弥补当初自己的遗憾。当然,现在孩子的成绩也似乎默契的变成父母之间攀比的一项,孩子的成绩好,更显得自己教育有方,更有面子,更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严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拿自家孩子与其他同龄人对比也是必然的。如果父母工作生活顺意,那么孩子的好成绩便是锦上添花;如果不顺意,那么好成绩便是他们的慰藉;如若职场不顺,孩子的成绩也不算很好,即便孩子努力学习,也会被父母发泄指责为什么没有某某成绩好之类的,就算想努力,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也只能逐渐丧失学习动力。

教育无知无畏:

对负面影响缺乏认知

      按照“严师出高徒”的原理,打压式教育方式下确实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子女,但是对孩子而言,这种以爱之名进行的教育却经常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并且这种伤害不是短暂的,而是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像一根针深扎在他们的心头。

      打压式教育虽没有肢体上的暴力,却是以贬低、挖苦和否认孩子,把孩子和别人比较等方式,对孩子造成伤害。父母对孩子进行打压式教育,希望能让孩子心态谦虚,在“语言刺激”下变得上进,却没想到,过度打击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适得其反。而生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大多会变得自卑,做事畏手畏脚,在交流中不太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常常在与人相处时吃亏。

      也许父母是心怀好意,但是过度打压可能会让孩子的心性天性也受到压制。没有压力也是不可以的,有压力才有进步,适应了一定压力,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轻松应对。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对孩子的细心关注,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身心都健康发育。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