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江口之战:史上第一次中倭交战,唐军如何大败三倍于己的倭军

 炫叶楓雪 2023-10-12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龙朔年(663年),唐军与倭军在白江口大战,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战,也是史上第一次中倭战争。那唐军是如何英勇作战击败三倍还多的倭军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战前局势

7世纪前期,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互相割据混战的时代,其中以高句丽最为强大,甚至敢同强大的隋朝和唐朝对抗;而新罗和百济则实力较弱,便各自左右逢源,以求生存。另外倭奴为了向朝鲜半岛扩张,便一直与距离较远的百济交好,协助其对抗距离自己最近的新罗。

7世纪中叶,高句丽在唐朝的征讨下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长期以来向西扩张对抗中原皇朝的政策,转而与百济结盟来南扩对付新罗。然后新罗就在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而新罗为了自保便选择向唐朝称臣并请求援助。

唐朝鉴于新罗、高句丽、百济都是自己的藩属国,不愿其中任何一个被另一个兼并,便主动出面调停,要求高句丽与百济撤军,停止入侵新罗。然而高句丽与百济倚仗自身偏远而不服诏命,唐高宗便派陆军走陆路出兵征讨高句丽,派海军走海路支援新罗讨伐百济。

二,倭奴入侵

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渡海攻打百济。而新罗王金春秋被唐高宗任命为嵎夷道行军总管,协助唐军夹击百济。最后唐将苏定方在新罗军的协助下一战攻克百济都城泗沘,俘获百济王扶余义慈而灭亡百济。

不久苏定方率军回朝,向唐高宗献上扶余义慈等百济王室俘虏,而留部将刘仁源留守百济故地。唐高宗大喜,便将百济故地划分为熊津、马韩、东明、德安、金涟等五个都督府进行治理。后来唐朝为了便于统治,便将五个都督府合并为熊津都督府。

虽然百济已经灭亡,不过百济遗民并不满唐朝及新罗的统治,便割据城池抗拒唐军。而鬼室福信是百济王室旁支,一心想复兴百济,便一面占留周留城,一面向倭奴求援。此前百济王子扶余丰被其父扶余义慈送往倭奴为人质,这时便被鬼室福信迎回并拥立为百济王。随后百济残军声势稍振,一度围困唐将刘仁源。

倭奴认为这时将势力范围深入朝鲜半岛的大好良机,便一面给鬼室福信送去大量物资进行支援,一面练兵备战以对抗唐朝。不过倭奴却畏惧强大无比的唐朝,担心直接出兵参战会召来唐军讨伐而导致灭顶之灾,所以十分犹豫而一直保持观望态度。

唐高宗见唐军在百济受困,便派大将刘仁轨前往支援。随后刘仁轨抵达熊津,不仅救出刘仁源,还在新罗军队的配合下屡败百济残军,使得形势对唐军大为好转。后来唐高宗见倭军入侵,便又派右威卫将军孙仁师带军支援熊津。

龙朔年(662年),高句丽见形势对自身愈加不利,担心唐军一旦消灭百济残部,就会和新罗南北夹击灭亡自己,便立即向倭奴求援,要求倭军赶紧前来支援。而高句丽知道倭奴畏惧唐朝,于是谎称唐军在战场上连连惨败。倭奴对此信以为真,于是决定立即出兵。

不久倭将上毛野稚子就带领二万七千人渡海远征,一举攻占新罗的沙鼻歧、奴江二城。而百济却在此时产生内讧,扶余丰见唐军屡战屡胜,战局对自己越发不利,加之鬼室福信杀了同其一起反唐的道琛,担心功高震主的鬼室福信会杀掉自己投降唐军,便对他心生嫌隙。

三,倭奴惨败

龙朔年(663年),扶余丰先下手为强,除掉了鬼室福信,导致百济人心不稳,军队士气低落。随后倭奴派兵北上支援百济,而扶余丰留部分兵力守周留,自己亲自前往白江口迎接倭军。

于是仁师、仁愿及新罗王金法敏帅陆军以进。仁轨乃别率杜爽、扶馀隆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旧唐书·刘仁轨传

刘仁轨与刘仁源、孙仁师等人商议,认为只有攻克周留,才能狠狠打击百济残军。然后刘仁轨派刘仁源、孙仁师新罗王金春秋等人走陆路攻打周留,自己率领水师走白江夹击周留并迎击倭军。

九月戊午10月14日),刘仁轨率领的唐军在白江口与倭军相遇。虽然唐军的兵力不足倭军的三分之一,可占据白江口上游的地利优势。而倭军倚仗人多轻敌冒进,又占据不利地势,所以唐军四战四捷,大败倭军,焚毁倭船四百搜,取得白江口大捷。

然后唐军乘胜追击,一举平定百济残军。倭军则退回倭奴,担心唐军入侵而沿海修筑防线。此后倭奴认识到自身实力不足,近一千年不敢窥视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