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的43名战犯(34)王叔铭

 兰州家长 2023-10-12 发布于甘肃

王叔铭(1905年10月16日—1998年10月28日)本名醺,号叔铭,山东诸城人。
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幼年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
1924年4月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11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进入广东军事航空学校第一期学习飞行,成为国民政府培养的第一批飞行员。
1925年2月参加了第一次东征,6月参加讨伐杨希闵、刘震寰作战;7月被广东革命政府派到苏联,进入第二航空学校飞行科继续深造。
1926年2月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旅莫支部领导。
1927年5月从第二航空学校毕业后,到苏联空军高级战斗轰炸学校驱逐科进修。
1928年又入苏联将校飞行视察专门学校学习,并曾到苏联空军部队中见习,掌握了当时空军的战斗、轰炸、侦察等飞行技能,成为具有全面飞行技术的第一流空军技术军官。
1931年秋毕业回国,曾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后得毛邦初力保才获释。
1933年2月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飞行科第一期深造,6月毕业后留校任上尉飞行教官;7月调任空军第二队代理队长;11月“福建事变”爆发,奉命组织轰炸队,以温州为基地,轰炸福州。
1934年1月福建事变平息,因功晋升少校;4月率空军参加第五次“围剿”,参加了建宁、广昌、瑞金诸“剿共”战役;7月航空委员会在南昌设飞行训练班,王以空军第二队队长兼任该班班主任。
1935年8月赴意大利考察空军及航空业。
1936年4月回国后,任中央航空学校洛阳分校主任,兼空军轰炸机第二队队长。
1937年年底国民政府在成都筹建空军军士学校,王任教育处长,培养空军预备飞行人员,对航校学生要求极为严格,训练一丝不苟,毫不松懈,作风规范,时间观念极强。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积极参战。
1938年5月任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馆空军武官,洽购各式战机及武器装备,为争取苏联空军的大量援助作出了很大贡献。
1940年8月回国任空军第三路司令。
1941年1月任空军军士学校教育长,培养空军预备飞行人员;4月任空军第五路司令官,兼云南省防空副司令、昆明城防副司令;8月任“中美混合航空联队(即飞虎队)”参谋长,参加多次空战,表现英勇。
1942年7月任国民党航空委员会美国空军志愿大队中国人员管理主任,与盟军协同作战。
1943年4月任空军第三路司令官兼空军参谋学校教育长,曾指挥空军参加过滇西、鄂西、豫西、鄂北、中原诸战役。
1945年5月任航空委员会副主任、代理主任,9月27日蒋秘派王叔铭带亲笔信给云南警备司令杜聿明,准备免除云南王龙云的职务,29日乘专机将命令送到昆明;10月3日又飞到河内,给卢汉带去蒋的亲笔信,让卢汉主持云南政务。
1946年5月31日国民党航空委员会改组为空军总司令部,6月29日王叔铭任空军副总司令兼空军参谋长、空军总部物资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并兼任北平行营副主任,多次指挥空军与解放军作战。
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王叔铭赴西安指挥空军,率领75架飞机支援胡宗南作战。解放战争期间参与战役四十多次,个人出机二百三十多次。
1949年初去台湾,先后任“空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参谋长、防空司令部司令、“空军总司令部”总司令,组织台湾空军特战部队多次远飞川藏边区,空投国民党特务人员及物资、传单。
1953年7月命令空军二十大队、运输机群支援掩护海军陆战队、伞兵、步兵,在东山岛与解放军作战,伞降部队遭到解放军炮兵猛烈打击,遭到惨败。
1957年6月25日升任参谋总长。
1998年10月28日在台北病逝,享年93岁。
长期担任周至柔的副手,对国民党空军建设贡献甚大,是中国抗战的空军英雄,战功非凡,因其勇猛,敢于犯险,在空军中有“王老虎”的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