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因VS后果,话里有话

 赵数理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1.想象一个生活场景:
一个孩子要买玩具,妈妈很生气,语气很重得说,“上星期刚买的那个玩具玩了两天就不玩了,又想买新的?没门!”
孩子一看妈妈不给买,大哭起来。
妈妈说,哭也不给买,不惯你这毛病。
孩子哭声更大了。但妈妈还是坚持不给买。
回到家到了晚饭时间了,孩子早就不哭了,但坐在自己卧室里假装看童话书(其实看不进去),不肯出来吃饭。
姥爷问,孩子咋不吃饭啊?
妈妈说,闹着要买玩具,赌气了呗,先别理他。
姥爷不忍心,去和孩子说,明天姥爷给你买,快吃饭去吧。

2.分析这个场景
第一,孩子提出买玩具后,妈妈为什么生气?
A 因为上周刚没了一个,玩了没两天又想买,令人生气
B 生气就是让孩子知道“妈妈不高兴”,孩子一害怕或者心疼妈妈就不再要买了
第二,妈妈说不给买之后,孩子为什么大哭?
A 因为妈妈不答应给买玩具,得不到玩具令人沮丧
B 大哭的潜意识是为了引发妈妈心疼,让妈妈改变主意
第三,晚饭时孩子为什么不出来吃饭?
A 妈妈没给买玩具,而且哪怕自己大哭也没给买,妈妈不爱自己了
B 姥爷心肠软,他看到自己不吃饭一定问原因,一定会给自己买玩具,也一定会批评妈妈,妈妈也会认识到她的错误

3.我们的行为究竟是“前因”造成的,还是为了造成某种“后果”?
上面三个问题的A选项都是前因,B都是后果
就我本人而言,过去往往关注前因很多,关注后果很少
一个人哭了,我就认为他是因为很伤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和小丸子一起吃饭时,如果她说菜淡了,我就会认为,“哦,那是因为盐放少了”,然后接着吃。她应该会一脸无奈地说,“笨蛋猪猪,我说淡了,你应该去拿盐或酱油啊”。然后我恍然大悟。
每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我就不断意识到我自己在沟通中存在问题,倾向于思考“前因”,而习惯性忽略“后果”。

当然,这也造成了我有话直说,想要的会直说,不想要也直说,我也自动认为别人也是这样的,但这样就经常被别人认为很幼稚。
去丈母娘家,走的时候给行李包里装了好多吃的,有麻花有鸭蛋有苹果,我就说别装这么多了,拿着挺重的。我说的是实话,丈母娘就觉得我是客气。
反过来,我去丈母娘家之前,她说千万别买什么东西。我就会认为她和我一样,真的不想我花钱,毕竟得省钱买房啊(所以很可能她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和我爸妈说了之后,他们说,人家那是客气,要是真啥也不带,也不是个事。

4.有话直说可能是一种奢望
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太多了。
一个大龄青年还没谈对象,老妈很着急很生气,甚至扬言:过年带不回女朋友回家就别回来了。宣称急的高血压。
显然这也是前因后果的结合,但更多是为了后果。
这位老妈知道自己的孩子孝顺,知道自己为此身体生病的话,一定会对找对象的事更加上心。
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基本不在乎父母,知道自己的生病孩子不会为此着急,她可能就不会生气生病了。

朋友喊我周末去打球,我懒得动,没啥别的事就是不想去。但我又必须有个“正当理由”,我可能会“周一有个报告要赶”,“最近肚子一直不舒服”。
可见,并非我又报告要赶所以不能去打球,而是我不想去打球所以本来不急的报告变得紧急了。因果颠倒了。

这可能就是我们文化中的特质的,含蓄。
看国外视频,他们往往说得更直接一些。
日常生活中这样也还行,慢慢也习惯了,特别是家庭生活中,不直接说可能更体现默契、更有利于制造浪漫吧。
只是职场中好多话里有话不是表面,而是九曲十八弯的,什么领导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语气,就表达了什么什么,那种实在太令人头大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