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记忆】中秋月饼

 客从丁桥来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八月十五是小时候非常盼望的节日,特别想吃那些能够硌掉大牙的月饼。青红丝、花生仁、葵花仁、冰糖块、芝麻等包裹在坚硬的月饼中,时至今日,依然令人垂涎欲滴。

    月饼虽好,但当时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每年中秋节仅能吃到为数不多的月饼,五毛钱一斤的月饼,也最多舍得买二斤。中秋节当天,邻里之间互送月饼,条件好的家庭能送整块月饼,一般的家庭都是用菜刀切半块送给邻居品尝。亲戚之间送来送去,邻居之间互送品尝,到最后基本上还是就那二斤月饼。中秋之夜,明月升起的时候,还要在院子里摆上供桌,放上月饼,请月亮老人品尝,祈祷神灵保佑五谷丰登。

    那时候,每逢中秋,我就有一个愿望:能让我敞开肚皮吃一次月饼多好啊!我们胡同有一家代销月饼的,我非常羡慕他家,一进院子就能闻到扑鼻的月饼气味。有天晚上,还没到八月十五,我亲眼见他家小孩要求掰一块月饼吃,他娘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我就认为他家太幸福了,想啥时候吃月饼就啥时候吃,套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有月饼就是任性。

    小时候,最幸福的一个中秋是吃了很多月饼。那年,我父亲带回家好多豆沙月饼,我们姊妹几个就我爱吃甜食,那些豆沙馅的月饼基本被我吃完。中秋节过后,既不需要串亲戚,也不需要送邻里,剩余的月饼就是吃。每天早晨随父母下地干活的时候,我就把一小块月饼装在兜里,累了、饿了的时候,不洗手也能从兜里掰出一小块吃。吃一口香甜的月饼,身体有劲了,干活不累了,也不再饥饿。

   自从进城务工以后,生活水平逐年上升,月饼再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五仁、莲蓉、蛋黄、豆沙等都不如记忆中的青红丝、花生仁、冰糖块、芝麻,各式各样的月饼都比不上老式的硌牙的中秋月饼。前几天,几位同事在小餐馆吃饭,我专门买了两块郑州有名的月饼,以示提前共度八月十五。结果,当我提着月饼到饭店时,几位同事竟然异口同声地说:“拿月饼干啥”。两块月饼切成八小棱,我一个人吃的比他们几个吃的都多,剩下几棱不舍得扔,打包带走。也许,他们理解不了我小时想吃月饼的望穿秋水,他们也无法体会我小时候盼望吃顿好饭的朝思暮想。只有经过贫困与饥饿的人,才能体会温饱之后幸福。
月饼也在与时俱进

    按照目前流行的富二代与穷二代的标准,根据收入状况,我应该属于穷二代序列。尽管收入不高,生活压力巨大,但是闲暇之余,回忆往事,童年是快乐的,记忆是美好的。

有人说:人有记忆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变老,有时间和心情品味往事也是一种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