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据了解,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期提前,还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有儿科医生发文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如果孩子有发热、干咳等典型表现,要考虑这个问题。 ![]() 肺炎支原体感染每3-5年会呈周期性流行,目前全国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都有所上升,从9月份开始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基本上都处于高峰期状态。目前,病人数量持续增加,多地医院儿科爆满。 ![]() ![]() 肺炎支原体在人们近距离接触过程中通过具有感染性的呼吸道飞沫而实现人际传播。一到开学,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在学龄期儿童中,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增加。肺炎支原体是我国5岁以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有不少学龄前的孩子因为接触了感染了支原体的哥哥姐姐,导致了支原体肺炎。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支原体肺炎?专家提醒: 注意室内通风; 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戴好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及明显呼吸道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听诊肺部情况、胸片、血液及病原学等相关化验,确认是否为支原体感染。同时,本次支原体感染起病隐匿、传播迅速,部分孩子可能不出现明显发热、咳嗽等症状,仅有轻微咳嗽、咽部不适、精神差等表现,建议家长也要带孩子及早去医院诊治。 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帮助临床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治疗原则如下: 1、轻症不需住院,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完善相关检查 。 保证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2、正确服用退热药: 退热药物使用注意事项[2]: 2月以上儿童体温≥38.2℃,可使用退热药物。 2月以下的婴儿发热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 高热时推荐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不推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或者交替使用。 不推荐解热镇痛药和含有相同或相当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退热药不可长期服用,最多使用不超过3天 每次口服退热药间隔时间大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开封1个月后不推荐再使用。 干咳明显影响休息者,可酌情应用镇咳药物。 3、有痰的患儿要注意加强排痰,可口服和雾化治疗,或者机械辅助排痰、勤加翻身拍背吸痰等。 阿奇霉素为首选的抗肺炎支原体治疗。 1、轻症患儿阿奇霉素可予10 mg/kg,1/日,口服或者静脉输注。疗程3天,必要时可延长至5天;也有专家推荐第一日10 mg/kg,随后5 mg/kg,1/日,连用4天。 2、重症患儿需静脉输液治疗,10 mg/kg,1/日,疗程7天,必要时间隔3~4天,开始第二个疗程。一般为2~3个疗程。 3 、根据患儿的病情减轻情况、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体温恢复情况,及时将静脉转为口服。 但是近两年频繁出现对阿奇霉素无反应的肺炎支原体肺炎! 不少患儿在门诊经过阿奇霉素治疗3~5天后,仍持续发热,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疗。若确诊或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对阿奇霉素治疗无效,建议使用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或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 用药注意 四环素可能会导致孩子牙釉质发育不全,恒牙变黄,推荐8岁以上患儿使用。 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造成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增加成人肌腱断裂的风险,说明书中规定18岁以下儿童禁用,只有在无法选择其他安全有效的药物时超说明书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