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块墓志铭揭开了富平大樊村樊氏的源流

 富平人原创馆 2023-10-13 发布于陕西

一块墓志铭的发现

揭开了富平大樊村樊氏的源流

文/刘登锋

2023年初春的一天,我去宫里镇马建军石刻厂去看唐代《符璘碑》的复刻情况,无意中发现他办公室外墙靠着两块墓志,放平经过认真辨认,其中一块是富平明代名人孙丕扬写给他同学樊釭父母亲的合葬墓志,另一块是富平清初名人李因笃写给他中表兄田竖元的墓志。惊喜之余,我叫来耀州的朋友张亚军,顺带拓了两张拓片。直至今天才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因由。本文主要以孙丕扬写给他同学樊釭父母(樊釭是樊尚礼的儿子,后过继给寿官公,本文指樊釭过继后的父母樊尚武夫妻二人)的墓志为据、来探析大樊村樊氏的源流及历史。

此墓志《明寿官樊公堲贾配合葬墓志》赐进士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通家晚生立山孙丕扬撰,赐进士朝列大夫奉勅整道饬大同兵俻山西布政司参议耀州眷晚生鑑麓左熙书,赐进士资善大夫南京兵部尚书延安年家晚生晴川杨兆篆。本人通读铭文后认为:寿官樊公是樊釭的父亲樊尚武,字宗毅,别号槐林。以八十岁得皇家勅“寿官”,八十九岁终。此铭文显示:“寿官公远祖名贵者卜居浮山下簸箕掌,富平之有樊氏自贵始也,贵生顺,顺生瑞。大德年间再徙庄头。瑞生克俭。三徙涧头,克俭生好仁,始徙今齐罗堡家焉。好仁生仕能,实寿官公曾祖。仕能生子诚,子诚生盛,配于惠。为河南汝阳县丞。生寿官公兄弟四人。孟尚礼,仲尚文,直隶唐县丞;季尚质,邑庠生,公其叔也。”

从以上铭文可知:“樊氏来富平最早住于今簸箕掌村,元代大德年间迁徙今县北庄头樊家(南樊村)。三徙涧头(待考)。四徙今宫里镇大樊村(明代叫齐罗堡)。从樊氏到富平至明万历年间富平的樊氏族谱应为:贵、顺、瑞(克俭)(好仁)(仕能)(子诚)盛、尚(礼、文、质、武)樊釭、攀。”

据本人走访庄头樊家樊次山系族樊永胜(我高中同学)。据樊永胜听其祖父讲:“咱们樊氏从山东胶州来富平已780多年了。”(其祖父在世时家中有族谱,现其祖父已经去世40多年了)。据此可推论樊氏到富平至少已经820年以上了。具体到朝代就是金代,即泰和年间(1201——1208年间)左右樊氏已迁徙至富平。到元大德年间(1297——1307)迁移至庄头樊家(今南樊村)。大约明初已迁徙至今大樊村。

樊氏的始祖仲山甫,他是周文王的后代,中山甫与周武王姬发是四代内堂兄弟关系,故樊姓从产生开始就属于王族、望族,樊姓从受封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繁衍播迁中,樊姓逐渐人丁兴旺,形成昌盛的大郡望有两个,一个是南阳郡,一个是上党郡,上党郡的治所秦时在今山西壶关到西汉时移治长子(山西)。上党郡还有一支樊姓族人,他们迁徙北猗氏,以北齐樊进为代表,使北猗氏樊姓昌盛起来。樊釭在猗氏当过知县,想必也曾对樊姓有所探索过。我想他和他的莫逆之友孙丕扬对樊姓的源流考证是商确过的,又查富平明代《县志》樊盛:怀德里人,以监生为汝阳丞,持已清修,又任事勤,历官九载,犹如一日。其最著者,救灾荒耳。后以疾归,当路盖七旌焉。抵家日,首创先祠追孝养,人皆是之。记其事者御史杨伯修氏。孙釭,后登乡荐,又文名,非盛之食报哉!(樊釭为樊盛之孙)。依文革前考古学者安峥地老前辈实地抄写的大樊村:“樊氏五表双绝碑”(撰文及书法)补录于后,以示大樊村明代时期的昌盛。

一、樊尚礼墓表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立,杨爵撰文,李宗枢书丹,碑文大意:尚礼汝阳丞,读书好礼,父死不作佛事。乡人化之,邑人知孝敬自君家始。邹兰谷应龙书其事。人多其友爱焉。

二、樊松林墓表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立,峄山赵侗撰文,邑人孙丕扬书丹,阴刻寸楷。

三、樊尚武墓表

明万历年(1581)立,邑人孙丕扬撰文,咸宁邹应龙书丹,并篆额。

四、樊釭墓表

明万历年(1581)立,流曲孙丕扬撰文,耀县左熙书丹、篆额,书法精湛,可做范帖。

五、樊尚文墓表

明万历年已末(1619)五月立,樊问美书丹,书法隽秀挺拔,可为学楷者范本。

查富平明清《志书》,有樊氏者:

樊盛:汝阳县丞。

樊建:永乐十八年庚子科举人,知县。

樊尚礼:汝阳丞,樊盛长子,读书好礼。

樊尚文:监生,官唐县丞,摄邑篆。

樊尚武:寿官公,初无子,以尚礼次子釭为子,及釭贵。或以阴德推礼,礼曰:“此吾弟善教使然也。”人多其友爱焉。

樊釭:号对峰,与孙立山恭介公为莫逆友。嘉靖乙卯举人,任岳阳及安定教,讲学课文,号斛山后一人。后令猗氏,著有循声。孙恭介记其绩,深为推服焉。

樊攀:贡生

樊登选:崇祯武举。

樊宗甫:岁贡

樊宗会:武举

樊定泰:乾隆六十年武举

樊冼:齐东县丞

樊颜:安阳县丞

樊元助:乾隆举人,拔贡

樊振龙:道光举人

樊建邦:巡检

樊永年:恩贡

樊有爵:字补臣,原名廷一,任奎文阁典籍,齐罗堡人,植品端方,以孝友处家庭,至老弥笃,好施济,精岐黄。

樊化龙:守备(将官)

樊化风:守备

樊化虎:把总

还有近现代的:

樊平:(1911.12——2002.2)曾任热河省委监察委员会主任,天津市纪检委筹备组副组长。

樊亮:国民党中将。

樊益三:(1874——1961)名尔谦,字益三,民国27年任富平县教育局局长,民国28年任民国二军冯子明师部政治部主任,创办庄里镇女子学校。

樊德馨:抗大学员

樊廉馨:(1933——?)中国石油高级记者

樊太和:浙江理工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于1963年1月,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备注:

1、符璘碑,唐太和七年(833)立,李宗闵撰,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镌字。

2、孙丕扬: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字叔孝,号立山,追增“恭介”谥号,明富平县人,与张紞、李宗枢、杨爵合称为“频阳四先生”,历任行人、御史、大理丞等。先生学宗程、朱。一生著述颇丰。

3、左熙:明代耀县人,字夏伯,左恩忠之子,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汲县令,迁户部主事,榷税河西,调兵部员外,升郎中,后补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南,以老致仕。

4、赵侗:号峄山,绛州人,进士嘉靖三十二年任,弘阁不羁,然聪明过人,制作倚马立办,人共推之,爱才礼士,尤极诚切。

5、杨爵:字伯修,号斛山,富平人,由进士授行人,山东道御史,河南道御史。隆庆元年,赠光禄少卿,万历初谥“忠介”。

6、邹应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云卿,授行人,擢御史,以刻严嵩得名,累官兵部侍郎,巡抚云南,发黔国公朝弼罪,又平番寇,为忌者所排,削籍归。

7、李宗枢:字子西,号石叠,李恕第三子,正德癸未进士,授诸城令。政尚严饬境内肃然。拜御史,历官河南臬,藩皆有声,晋巡抚。宗枢性慧才敏,有干济略,又工诗善章草,所著有《石叠集》。

8、杨兆:字梦镜,号晴川,明朝陕西肤施(今延安市)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二甲第八十名,曾出任青州知府,绍兴知府,密云参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重视家乡兴学,曾个人赞助设立“杨公书院”,并亲书“云山一揽”题刻。杨兆为人“风度凝峻”、“才兼文武”。

2023年10月13日写于古欢斋

作者简介:刘登锋,富平宫里人,喜好鉴赏收藏,自由工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