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养生】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一人一心一念 2023-10-16 发布于云南

湿与寒结合,乃湿寒;湿与热结合,乃湿热;不论男女,都无法避免湿寒的攻击;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症状会非常的明显,女性本身的抵抗力就比较弱,防御系统极易被攻破,从而极易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以及月经不调等情况。

湿气盛?舌先知!

舌先知:

图片

中医中所讲究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其望诊就等于让患者伸出舌头,从而窥视健康;其舌头被誉为是健康的窥视镜,可以说能够直观的反应出身心的健康与否。

图片

通常情况下,健康的舌头所表现的应该是舌质淡红、润泽,且感觉到鲜亮,舌头呈现于薄白色,说明身体超级的健康;反之 ,一旦被湿气所侵身,就会影响到舌头的健康,从而造成齿痕舌、舌苔厚腻以及舌苔偏全等情况,多半是湿邪所引发。

湿气重,请牢记6大穴位

1、三阴交:健脾化湿

2、丰隆穴:化痰祛湿

3、阴陵泉:化湿通阳

4、曲池穴:清热活络

5、胃俞穴:养脾助运

6、脾俞穴:养脾利湿

万病皆始于湿气!(教您5大穴位袪湿法)

图片

  佛医堂将于“五一”的3天假期(4月30-5月1日)举办第8期“禅观与内功”佛医实修课,由弘南老师亲自主持。如您有健康问题希望通过佛医养生调理,或者您希望快速功夫上路,都建议您来参加本次共修,点此了解详细信息>>>

  师兄们好!春天的到来,雨水也渐多起来,湿气也随之而重。

  加之,吃的食物里又有污染,运动量也少,身体阴盛阳虚,导致湿邪内郁。

  春季阴雨绵绵,到处湿漉漉的,身体也感觉总是重重的。

  可以说,人体的万病皆始于湿,所以除湿是保持五脏六腑高效运行、远离疾病的根本。

图片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一般来说,体湿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的病症都不尽相同,一般归结如下:

  口臭、食欲不振、肥胖、水肿、脸与头部爱出油、面部易生痘、大便稀黏不净、食后胃胀、大便稀黏、四肢冰凉等皆与体湿相关。

  其实祛除湿气要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做起,除了平时要吃一些祛湿的食物,还可以用中医保健的方法来祛除,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效祛湿。

按摩五大穴位祛湿

  通过穴位按摩与艾灸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图片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

  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图片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图片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

  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

  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图片

4.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

  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图片

5.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

  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责任编辑/宝妹)

  ☞ 不和“空性”相应的知识都是方便说,而要使生命得到究竟圆满的“健康”。仅靠一般的医疗保健是不足的。必须以“戒定慧”实修方法为舟,方能到达生命圆满的彼岸。佛医堂微信所分享的医疗健康知识仅为方便教育,而非“佛医”精神之核心。


【按摩六大穴位祛湿】

通过穴位按摩与艾灸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丰隆穴、涌泉穴。

图片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图片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图片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图片

4、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图片

5、丰隆穴

位置: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它既是胃经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要穴。按摩此穴位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图片

6、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教你3招,逼出体内湿气

1、找准身体的排湿口

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十二经络养生精选(九篇)  最全十二经络穴位养生(值得收藏)

【经络养生】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艾灸祛痰祛湿】

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祛痰祛湿穴(一)

● 关元穴

此穴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

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使用艾灸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如果是用火罐进行艾灸,那么时间可以稍微的进行延长,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中脘穴

● 中脘穴

此穴位于腹部的正中线,也就是肚脐上面大约四寸左右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食用艾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用艾罐则是需要20~30分钟。

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拉肚子以及胃溃疡等等。

● 丰隆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的穴位,每天食用艾灸条进行艾灸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祛痰祛湿穴(二)

● 解溪穴

位置在祖辈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

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艾灸十五分钟左右。

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足三里

● 足三里穴

在外膝盖下面三寸,也就是在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

将艾条使用10~15分钟;艾罐则是进行艾灸20~30分钟左右,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 合谷穴

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一些体质比较差或者是怀有身孕的女性,那么在进行这个穴位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最好能够禁止使用。

此穴的取穴方法主要就是将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然后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十天为一个疗程,每天进行大约10~15分钟左右,直到穴道微微发红就可以停止了,每天进行一次。

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祛痰祛湿穴(三)

● 曲池穴

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

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八个穴位,祛除身上湿气

隐白穴

● 隐白穴

位置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

此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在隐白穴中进行艾灸,用艾条大约5~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惟妙惟肖的古人养生十二经络图

经脉病症:心痛咽干、口渴、目光、手心发热

经脉病症:小便不通、遗尿,项背腰臀部疼痛

经脉病症:气喘舌干、耳聋耳鸣、水肿、腰背痛、男妇科问题

经脉肺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部胀满、缺盆手臂内侧疼痛。

经脉病症:黄疸、胸肋胀痛、头痛目眩、妇科炎症疼痛

经脉病症:肠鸣腹胀、胃痛呕吐、便秘腹泻、消化不良

经脉病症:腹痛肠鸣、便秘痢疾、咽喉肿痛、神志昏迷

经脉病症:心胸疼痛、心烦胸闷、掌心发热

经脉病症: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吸收差

胆经:口苦目眩、腋下胀痛、黄疸少偏头痛

经脉病痛:头年五官病症、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

经脉病症:腹痛、耳聋、咽喉肿痛、神志昏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