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立意,灵活选材——2023年金太阳高三10月联考写作训练导学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16 发布于甘肃

(说明:导学案相比课件增加了部分素材和两个片段写作示例)

学习目标:

1.掌握组合式材料作文综合立意的基本方法。

2.学习根据立意灵活选用课本素材。

3.培养思辨性写作能力。

学习过程:

一、作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国演义》中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梁启超《新罗马》:“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综合以上文本,作为时代青年的你有何感想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课堂思考

1.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答案示例:

材料一:成事在天。(诸葛亮将司马懿诱入上方谷内,以干柴火把截断谷口。司马懿面临火焚灭顶之灾。忽然狂风骤雨,司马懿趁机逃脱,诸葛亮遂有此叹)

材料二:人定胜天。(怯大敌造时势对比,突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说明为何人定胜天

材料三:自胜者强。(两个对比句,意在强调自胜者强行者

2.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示例: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涉及”“对成功的影响,观点相对,材料一认为天胜人,材料二认为人胜天。材料三认为人当自胜,与材料二观点相近,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战胜的对象不同,一为胜天,一为胜己

3.如何理解材料中共有的核心关键词”“

答案示例:

”“是一组对立概念客观主观先天后天自然规律人类活动,外在于人“天”,“内在于己”为人,“不受控制可受控制”……

4.材料一中不可强也与材料三中的强行者有志,两个字意思相同吗?

答案示例:

不同。材料一中针对而言,指违背。材料一中针对而言,指奋力而为。

5.下列三个作文题,你认为那个立意最好?为什么?

1)扼住命运的咽喉    

2)命里无时莫强求

3)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答案示例:

标题三最好,既有高度(积极向上,又有深度(辩证思维;标题一和标题二角度单一;标题二不如标题一积极。

三、合作交流

1)课本是我们写作的一大素材来源,《游褒禅山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归去来兮辞》《赤壁赋》中都有适合作为本次写作训练的语段素材,请找出来,并说说该怎样进行合理运用?

答案示例一:《游褒禅山记》

素材: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运用:志、力、物三者都是成功的条件。志、力、属于“人”的因素,“物”属于“天”的因素。因“天”的客观原因而失败,可以接受;未尽全力由于主观原因而失败,则不可取;竭尽全力才能尽志,不是由于主观原因而失败,也不后悔。

答案示例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素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运用:可从“后天努力”重于“先天条件”的角度分析。“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均出身低微,但最后都大有作为。可与出身高贵却在历史上湮没无闻的王公贵族对比,分析苦难的磨炼作用,先天的劣势反而转化成了后天的优势。

答案示例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

素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运用:乐天知命。知命,就是明白人生有些东西如富贵、成仙等单凭人力不可强求,那就接受命运的安排,顺其自然,坚守本心也是一种快乐。

答案示例四:《赤壁赋》

素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运用:人不能改变外物,但可以改变对外物的态度。天地万物于我,有不可取者,不能强求;有可取者,学会珍惜。

(2)你还能想到其他合适的课外素材吗?

答案示例一: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王安石

答案示例二: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四、小试牛刀

结合本次作文训练题目要求,从上述语段素材中任选一例,写一个中心论点+素材+论证分析的议论语段,200字左右。

示例一:

素材运用:《游褒禅山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上天并未许诺每一段梦想的旅程,都能遇见“奇伟、瑰怪、非常”的风景,但忘我追逐的人,至少不留遗憾。反之,若总是避险畏远,患得患失,当尘埃落定,结局无可更改,一切有所保留的精力,实际上都成为浪费。王安石游褒禅山,随“怠而欲出者”中途折返,出洞之后徒然感叹。盖“幽暗昏惑”“无物相之”而不至,此天意也;“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名”而不至,此人意也。限于“天”,无可非议;限于“人”,遗“悔”无穷。

示例二:

素材运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与其怨天尤人,莫如自强不息。先天优势并不代表能够“躺赢”,而后天努力可以弥补先天之不足。“舜发于畎亩之中”,以农夫而称帝;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若论出身,低者为奴隶、刑徒,高者不过一介之士,然皆立下盖世功业。与六人同时之王公贵族,或数以万计,名垂青史者却寥寥无几。倘使六人因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而埋怨上天不公,甚至自暴自弃,结果肯定是庸碌无为,自然也不会有后世明君之典范,贤臣之楷模。弱者视不幸为命运之诅咒,而在强者眼中,一切磨难,实为磨炼,身处绝境,从不绝望。就像梅花不会畏惧严寒,宝剑不会畏惧砺石,大丈夫亦不应拒绝“天降大任”之考验。

五、实战演练

完成本次作文训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