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全面动员,把后勤捅出大窟窿,30万大军,每人只剩10发子弹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10-17 发布于北京

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这场冲突的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不仅仅是21多。以2017年巴以冲突的水平来看,以色列军队立即动员了超过30万预备役部队,打破了以色列国防军自1982年以来的动员记录。

【巴以冲突最新局势图】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加紧努力,向以色列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五角大楼不仅在冲突爆发后第一时间派出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前往以色列。由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刚刚完成近两年的维护工作,华盛顿领导层甚至计划在两周内让这艘航母驶入地中海,与福特号航母组成双航母战斗群,给以色列看一看力量。 。

要知道,自2016年南海对峙期间美国组织双航母演习以来,美国海军就因长期拖延部署而遭遇严重的航母短缺问题。如此一来,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海军大部分只能维持3艘航母的部署和运行,剩下的航母要么在船坞进行短期维护,要么在船坞长期维护。

【海上福特号航母战斗群】

可以说,在地中海部署两艘航母显然已经达到了现阶段美国海军能力的极限。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色列对美国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乌克兰。

同时,也意味着这场巴以冲突的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不太可能像2021年或2014年那样预示着相对稳定的结局,但将是改变巴以局势乃至中东局势的历史性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外界难免会猜测和干预事态的发展。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以色列可能无法像内塔尼亚胡所说的那样在短期内结束这场冲突。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作为冲突的实际参与者之一,以色列国防军在冲突中的表现极其糟糕。大量部队在与哈马斯士兵的战斗中暴露出训练不足的问题,士气低落。

【以色列警察支援以色列装甲车队】

在一些战地视频中,以色列士兵甚至显示,车队遭到哈马斯轻步兵伏击后,所有成员都留在装甲车内,等待附近警察部队的支援。更不用说这种应对方式在面对火箭弹时还有人员和车辆被补偿的风险。以色列国防军作为一支军队,在受到袭击时其实是需要警察来救援的。这也是相当抽象的。

更抽象地说,内塔尼亚胡最初计划依靠调动超过30万预备役部队从地面入侵加沙来彻底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但当以色列国防军认真出动超过30万人的时候,却发现后勤仓库里的子弹最多只有300万发。平均一个人拥有10个墨盒。军服、头盔、防弹板等配套装备很小,四个人需要一个头盔,八个人每人一套衣服,一百个人需要一个防弹板。

【以色列军队的物资准备】

如此捉襟见肘的后勤系统显然不足以让以色列国防军组织数十万人的地面进攻。在后勤系统之外,周边势力的反应也将极大动摇内塔尼亚胡的战争决心。

简单来说,哈马斯武装部队通过大规模突袭揭穿了以色列国防军的军事神话之后。北部的黎巴嫩真主党,南部的埃及、叙利亚、伊朗等国家也进入了战争戒备状态。

其中,真主党的举动和态度最令以色列恐惧。原因之一是2006年黎以冲突期间,以色列国防军遭受真主党武装伤亡惨重。以至于17年后的今天,以色列军方高层的许多人仍然认为真主党比巴勒斯坦抵抗组织构成更大的威胁。

【黎巴嫩真主党特种部队】

第二个原因是,随着伊朗对真主党的持续支持,如今的真主党虽然没有坦克、飞机或防空导弹,但确实拥有数十枚弹道导弹和反舰导弹。这足以对以色列境内的重要设施和海军力量构成威胁。一旦真主党参战,缺乏反制措施的以色列国防军可能无法稳定北部边境局势。最新消息是,真主党武装已通知黎巴嫩军队和联合国维和部队立即从以黎边境所有地点撤军。他们不排除下一步行动。

更何况,真主党和哈马斯背后都有伊朗的影子。尽管伊朗一再声称此事与自己无关,但即使这是真的,以色列也会认为这是假的,并花费大量的战略精力来防止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

所以尽管内塔尼亚胡领导的以色列领导层有意与哈马斯乃至整个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发起全面的军事对抗。但他们目前的战略资源和战略形势不允许内塔尼亚胡实施这样的计划。

【以色列装甲部队集结】

这意味着,除非哈马斯和圣城部队等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主动结束,否则冲突将持续下去。直到动员的三十万大军真正完成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才能扭转以色列目前面临的战略局面。

但一切都准备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以色列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做准备的国家。真主党、伊朗甚至哈马斯和圣战组织也在寻找让局势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法。可以说,整个巴以局势已经进入了英雄群雄争夺战略主导权的状态。而如果以色列或者内塔尼亚胡仍然固执地认为以色列国防军依然所向披靡,认为其拥有依托美国航母战斗群的优势,我也会这么说。傲慢的士兵被击败的概率很小,所以这并不奇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