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文献,学病理——涎腺病理免疫组化概述(一)

 remember草木 2023-10-17 发布于陕西

涎腺肿瘤并不常见,但其类型多种多样: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头颈部肿瘤分类中列出了20多种恶性肿瘤、15种良性肿瘤!毫无疑问,免疫组化在该组肿瘤的病理诊断中会提供重要帮助!

美国盖辛格医学中心(Geisinger Medical Center)病理专家Swid等人曾在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官方期刊《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杂志发表综述,详尽介绍了免疫组化在涎腺病理诊断中的重要意义!随着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显著进展,也有诸多用于相关诊断的免疫组化替代指标,该文也重点介绍了相关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问题。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信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涎腺病理免疫组化常规注意事项

涎腺肿瘤并不常见,但却包括了一组形态学表现和生物学行为非常宽泛的病种:如前所述,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头颈部肿瘤分类中列出了20多种恶性肿瘤、15种良性肿瘤!涎腺肿瘤分布广泛、类型复杂,导致其病理诊断难度较大。因此免疫组化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与其他病种病理诊断中的免疫组化一样,相关标记的选择及解读必须充分结合临床病史和组织学特征。

以往认为,“任何类型的涎腺肿瘤都可能看上去类似其他类型的涎腺肿瘤”(Any salivary gland tumor can look like any other salivary gland tumor)。一定程度上这话是对的,但至少可以通过形态学将其归为不同的分组。还有人认为“免疫组化没什么用,更别说分子检测了”(Immunohistochemistry is useless, let alone molecular testing)!其实这体现的是他们对正常涎腺超微结构认识不足。

实际上涎腺肿瘤源自不同的组织学结构、且可通过免疫组化体现出来。涎腺肿瘤来源判断方面的某些困难,源自我们对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不了解,但通过包括免疫组化、分子标记及其替代指标在内的综合方案,我们可以做的更多、走的更远。

涎腺肿瘤可发生自三对大涎腺,也可发生于从口腔至鼻部、喉部、食管等处的数千个小涎腺。就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这三对大涎腺来说,为不同比例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的组合:腮腺100%为浆液性腺泡,下颌下腺中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比例分别约50%,舌下腺则浆液性腺泡仅约10%。涎腺肿瘤80%发生于腮腺,其中约四分之一为恶性;这与下颌下腺、舌下腺、小涎腺相应肿瘤不同,这些部位涎腺肿瘤的恶性几率更高,具体三者恶性几率分别约为35%、85%、75%。

图片

涎腺HE切片,示浆液性腺泡、闰管、纹状管。

根据肿瘤表型对涎腺肿瘤进行分类是个很好的办法。源于远端导管-腺泡单位的肿瘤可以是单型性肿瘤;其来源既可以是腺泡上皮,也可以是导管上皮,如腺泡细胞癌源于腺泡细胞,涎腺导管癌源于导管细胞,肌上皮肿瘤源于涎腺单位的最末端部分。腺泡细胞癌、涎腺导管癌、基底细胞肿瘤、肌上皮来源的肿瘤、双相型肿瘤等都一定程度上复现正常涎腺结构,表现为有上皮成分、基底细胞/肌上皮成分。近端分泌导管的肿瘤也会有皮肤附属器表型。

双相型肿瘤是指管腔上皮(导管上皮或腺泡上皮)及管腔周围上皮(基底细胞和/或肌上皮细胞)呈双层排列。HE切片中这两种成分都可查见,且部分肿瘤中可能非常显著并有序排列;而免疫组化可以明确显示其中的双相型成分从而提供重要帮助。典型的双相型肿瘤既有良性、又有恶性,前者如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Warthin瘤,后者如上皮-肌上皮癌、腺样囊性癌等。典型双相型肿瘤的来源认为是闰管和纹状管。

图片

涎腺正常组织免疫组化:(左)SMA,在腺泡和闰管表现为管腔周围肌上皮着色;(中)CK5/6(低分子量CK),在导管细胞表现为管腔和管腔周围强阳性着色,在腺泡细胞表现为较弱、程度不等的着色,在腺泡周围的基底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表现为弱阳性至阴性;(右)CAM5.2(高分子量CK),在基底细胞和肌上皮细胞表现为强阳性,在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表现为阴性。

图片

涎腺正常组织免疫组化:(左上)p63,基底细胞和肌上皮细胞阳性,导管上皮和腺泡上皮阴性;(右上)DOG1在腺泡细胞呈顶端胞质着色;(左下)S100,导管周围的基底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弱阳性;(右下)SOX10,腺泡细胞阳性,导管成分显著阴性。

免疫组化有助于区分病变中的不同组分,但不要仅凭一项明确的阳性或阴性来做出诊断。比如说,具有导管表型的肿瘤中,p63阳性主要见于“闰管”型肿瘤,如多形性低级别腺瘤、涎腺筛状腺癌、管状腺瘤、分泌性癌;该组肿瘤中p40虽然均为阴性,但可有助于和真正双相型肿瘤的鉴别。记住:免疫组化应具体标记到某些细胞、并显示肿瘤成分,而不仅仅是根据“某指标阳性或阴性”而做出明确诊断。

图片

免疫组化p40,左侧为嗜酸细胞性黏液表皮样癌,右侧为嗜酸细胞癌,由于前者为双相型肿瘤,因此其着色范围和强度均强于后者,后者为完全阴性、或仅周围散在阳性着色。

图片

(A)免疫组化CAM5.2,显示上皮-肌上皮癌中的上皮成分;(B)免疫组化p63,显示上皮-肌上皮癌中肌上皮成分的过度生长。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Swid MA, Li L, Drahnak EM, Idom H, Quinones W. Updated Salivary Gl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 Review. Arch Pathol Lab Med. 2023;10.5858/arpa.2022-0461-RA.

doi:10.5858/arpa.2022-0461-RA

欢迎个人形式转发,媒体、网站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本公众号,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云病理科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