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爱开启失亲未成年新人生 | 创伤性应激障碍危机介入

 社工实用知识 2023-10-18 发布于湖北

一、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凡凡(化名) ,女,15岁

(二)背景资料

1.接案经过

社会工作者在某小区开展心理测评活动中,突然听到某小区因夫妻之间沟通不畅引发一起杀妻事件,社会工作者第一时间向社区工作站领导了解事件情况后并报告机构,同一时间接到社区党委书记指示,由社会工作者直接介入到整个案件中。

2.引发事件

案发当天,服务对象父亲携两个女儿祈求服务对象母亲原谅不要离婚被拒,在情绪激动之下将母亲杀害,服务对象目睹父亲杀害母亲的全过程,且在阻止父母的争执中也被父亲划伤多处,受伤严重。

3.家庭情况(以下资料来自服务对象姐妹自述)

服务对象来自于重组家庭,在深圳有一个19岁的姐姐,还有同父异母的各个在老家。父母的多次争执甚至到离婚的地步起源于父亲在母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家里的积蓄转给同父异母的哥哥,由此引发多次争吵,其中两次父亲对母亲进行了家暴,母亲报警后警方协调处理,后母亲与父亲协商离婚,父亲尝试换回婚姻未果致本案发生。在其他家庭关系方面,父母来深二十余年,与老家亲戚感情淡薄,服务对象姐姐在深圳有一男朋友,与服务对象姐妹俩关系较好。


服务对象家庭结构图

4.认知行为表现
服务对象性格开朗、机灵,善于言谈,有个性,一直希望父母能重新和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因此服务对象姐妹俩与父亲一起劝母亲不要和父亲离婚,但没曾想母亲因拒绝和父亲和好而失去生命。在本事件发生后,服务对象两姐妹一时间无法接受事实,对于父亲深恶痛绝,扬言要报复他。

5.情绪心理状况
面对父亲杀害母亲的事实,两姐妹现场情绪非常崩溃,服务对象(服务对象)被送往医院包扎后情绪较为稳定,姐姐被送到水径派出所进行笔录,期间多次崩溃大哭,服务对象在医院等待手术期间。

6.人际关系及社会交往情况
据了解服务对象正在一所私立学校就读高中,日常因性格开朗在学校有较多好友,服务对象在学校学习努力,被班主任看重。

7.其他社会支持系统
学校班主任曾了解到服务对象家庭不和睦,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关心,父亲的两次家暴均报警在册,警方不定期联系服务对象家庭情况。

二、问题分析
根据创伤心理学可知,在本案中,服务对象本来是和姐姐、父亲一起争取母亲对父亲的原谅,劝阻母亲与父亲离婚,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年仅15岁的服务对象目睹了父亲杀害母亲,捅伤自己后自杀的悲惨遭遇,属于人生中的重大创伤事件。重大创伤事件通常会导致一系列的急性应急反应(ASR)、急性应急障碍(ASD)或创伤压力反应(PTSR)。如果创伤后的心理反应一般达到三周以上或者一个月,问题还没有消除,会演变成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如会出现哀伤、创伤再体验、选择性失忆、自责、警觉性增高,认知、情绪、行为方面出现负性改变等。PTSD相对来说反应较慢,但持续性较长,较严重的甚至会伴随一辈子或者转化为抑郁症。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现场资料收集综合分析可知,本案中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服务对象被父亲捅伤后的身体康复问题
在案发现场,服务对象在阻止父亲杀害母亲时,被父亲捅伤,胸部下面有刀伤,伤口较浅,右手腕下部掉了块肉,伤及一根桡神经,其他部位是否受伤有待医生验证检查,服务对象现场由民警陪同送往市人民医院救治,按照生命至上原则,社工介入的第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保障服务对象姐妹俩的安全。

(二)目睹父亲杀害母亲惨案后心理修复问题
服务对象是目睹父亲杀害母亲过程最直接最多的人,甚至在本次惨案过程中有尝试过阻止父亲且阻止失败,突发的变故、母亲的逝去和父亲的刑事惩罚,都将被这位15岁的服务对象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创伤,导致一系列影响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反应,如果处理适当,服务对象将顺利渡过危机,学会处理危机的方法与策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处理不恰当,轻者勉强渡过危机,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重者将承受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出现自我伤害及伤人、会务,或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社工需要与医生、心理咨询师合作共同修复或降低服务对象的心理创伤。

(三)服务对象在录口供、整理遗物和告别母亲遗体过程中的再创伤问题
服务对象亲身经历的是一期最亲密的人被杀害的刑事案件,从案件处理程序可知,服务对象接受完医院治疗之后将面临配合警方录口供、处理母亲的后事,包括整理母亲遗物,告别母亲遗体,根据创伤心理学可知, 这些经历都是创伤重现的画面,将进一步加剧对服务对象姐妹的创伤性刺激。因此社工可以发挥的角色和作用是陪伴服务对象参与后续的事项,时刻观察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情绪变化,适时提供情绪辅导,在严重的情况下让服务对象暂时脱离创伤重现的处境,如暂停录口供等。

(四)服务对象的生活照料、就学、监护权变更等照顾抚养问题
在本次案件中,一是服务对象已经永远失去母亲;二是父亲自杀未遂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且因命案将长期面临牢狱之灾或者更严重的刑事处罚;三是服务对象自身多处受伤,且需做手术;四是服务对象刚成年的姐姐也是事件目击者、受害者,精神状态不稳定;五是服务对象的亲属均在老家,需要有人前来照顾服务对象两姐妹和协助服务对象处理家庭事务。综上,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照顾、后期就学以及监护权的变更都需要处理,社工一方面可提供短暂的陪伴和照顾服务,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当前危机,另一方面可链接学校、政策等资源,帮助服务对象申请生活救助、就学救助、商讨监护权变更等问题。

(五)服务对象与弑母父亲的关系处理的问题
服务对象姐妹俩亲眼目睹父亲残忍杀害母亲的过程,两姐妹一时间无法接受事实,对于父亲深恶痛绝,扬言要报复他。父亲的刑事处罚、父女之间的隔阂将会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服务对象姐妹俩的生活、学习、社交甚至是工作,帮助服务对象恰当处理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分析总结:采用个案管理的手法解决前四个问题。
综上分析,本案案情复杂,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维度较多,需要跨专业的部门和团队联合开展才能解决,考虑到服务对象与父亲关系处理的问题为非紧急目标,且耗时较长,因此本案决定采用个案管理的手法从服务对象生理层面-身体、生活照料、心理层面-创伤心理修复、法理层面-协助其配合警察办案、哀伤辅导层面-协助处理母亲后事四个方面重点解决前四个问题。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本案为创伤性危机事件,处理整体定位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帮助服务对象降低创伤影响,走出危机,根据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处理先后秩序分析,本服务对象要服务目标如下:

1.协助服务对象配合医院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2.联动心理咨询师和医院,陪伴服务对象修复创伤心理;
3.通过陪伴、持续情绪辅导等服务防止服务对象姐妹受到二次心理创伤;
4.妥善处理服务对象姐妹临时生活照顾问题;
5.链接资源协助服务对象处理就学和监护权变更问题。

(二)服务策略
由于本案事件复杂,问题和需求多样化复杂化,需要跨专业组成助人网络,因此社工在本案中主要扮演使能者和服务经纪人的角色,运用个案管理的手法,联动医院、警察局、心理咨询、社区党委、街道妇联、学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具体服务策略如下图所示:


四、介入过程
生活救助层面:联动资源解决服务对象身体康复、短期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后期监护等问题。

危机事件发生后,服务对象在生理生活方面面临如下问题,一是身体受伤严重需住院手术治疗;二是服务对象失去母亲,父亲杀害母亲后自杀未遂处于昏迷状态且被拘留,姐姐也在创伤情绪中无法照顾自己,住院期间缺乏亲属照顾照料;三是服务对象失去母亲,父亲面临牢狱之灾、姐姐未就业,需要解决近一年的教育救助、生活救助等问题;四是失去双亲后无监护人需确定后期监护人。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社工联动了社区党委、民政资源、学校、义工联、基金会等资源共同解决。一是社工在协助办理住院手续时向党委申请垫付5000元住院押金;二是住院期间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安全,社工及督导轮流24小时陪伴照料服务对象生活起居;三是对接社区民政,为服务对象申请救助基金1.3万元帮助服务对象度过暂时难关;四是协助服务对象获得学校支持,学校表示最大范围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包括减免住宿生活费、学杂费等;五是在服务后期引导服务对象姐妹俩为以后生活做规划,确定后期监护人,最终在临近服务结束时姐姐表示在明年将带妹妹一起回老家上学,姐姐将在老家就业照顾好妹妹。

社工角色作用发挥:在此服务版块,社工主要扮演了资源链接者和服务经纪人的角色,撬动各个部门的服务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渡过暂时困难,并在服务后期帮助服务对象回顾资源链接的过程,引导服务对象将经历变成经验。

心理辅导层面: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合作,评估应急心理发展,持续情绪辅导和哀伤辅导,减少服务对象姐妹创伤心理创伤,避免产生PTSD。

服务对象及其姐姐作为母亲被害的目睹者和亲身经历者,心理上受到了重大创伤,其心理情绪随着事件的发展经历着一系列活动,主要表现为案件发生时的震惊慌张不相信——确认母亲死亡的愤怒,滋生杀害父亲为母报仇的想法——录口供时被问母亲信息时的大哭——警察要求核对案发现场照片时的压抑情绪,强作镇定——整理母亲遗物时的多次痛苦——亲属速来速回时的失望和情绪低落——法医验伤二次录口供时的再度情绪失控——告别母亲后遗体后的严重失眠等阶段。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分工合作,一是社工运用同理、倾听、情绪宣泄等手法全程陪伴,对服务对象的情绪、心理状态适时观察评估,持续开展情绪辅导服务,并将观察的情况反馈给心理咨询师;二是辅助心理咨询师阶段性进行应急心理评估,尽量避免服务对象产生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三是在服务对象的同意下帮助服务对象争取同伴支持,邀请好友陪伴,回顾有趣的经历,转移服务对象的床上心理;四是帮助服务对象预约心理咨询服务,跟进心理咨询进度及咨询结果反馈。五是在服务对象姐妹俩两次录口供、整理母亲遗物、告别母亲遗体时观察服务对象情绪,在情绪较大的状态下申请暂停录口供,提供情绪辅导服务;六是在服务对象告别母亲遗体后严重失眠的情况下引导服务对象到康宁医院等专业医院治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在临近服务结束时,服务对象表示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母亲的离去,认为母亲的离去对于母亲来说也是一种解脱,服务对象在学校已经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社工角色作用发挥:在此版块服务中,社工主要扮演了同行者、支持者、鼓励者、心理辅导辅助者的角色,陪伴服务对象走过每一段最难的路程,鼓励服务对象克服每一个困难,与心理咨询师相互配合直至服务对象走出创伤心理恢复正常生活。

法律层面:担任“合适成年人”,辅助服务对象配合警方调查,保护服务对象尽量不受二次伤害。

根据司法相关条例规定,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讯问未成年人须有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在场。在本案中,15岁的服务对象失去双亲,姐姐本身也是案件的亲历者,在录口供等程序中无法定代理人出席。出于对未成年服务对象的保护,社工受派出所警官邀请,扮演服务对象的合适成年人,两次陪同服务对象录口供。录口供是事件再现的过程,服务对象几次情绪波动大,社工握住她的手安抚她,帮她擦眼泪,较为严重时,社工在警察许可下暂停询问程序,引导服务对象释缓情绪,让其情绪较稳定后再继续录口供,尽量降低服务对象二次心理伤害。

社工作用角色发挥:在此版块服务中,社工扮演了“合适成年人”的角色,缓解了未成年服务对象的情绪,推动了刑事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维护了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后续服务:持续服务助服务对象回归正常,转介居住地社工提供后续服务。

在各部门共同服务下,服务对象所有紧急事件处理初步完成,通过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师前期辅导和陪伴,服务对象情绪逐步恢复稳定,社会工作者评估在此阶段服务对象可以坦然讨论事件,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尊自信。通过辅导面谈,服务对象很直白的表示母亲的死亡对于母亲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虽然自己很舍不得母亲,但是可以坦然面对她的离去,自己希望可以很好地处理母亲身后事。服务对象陆续开始参与学校的网课、与朋友、同学正常沟通交流。服务对象姐妹俩也定居到新的居住地,社工在服务对象的同意下将后续服务转介到新居住地所在社工持续跟进。

五、评估总结

(一)目标达成情况
服务对象从最初的24小时陪伴,12小时陪伴、每天1次面谈、2-3天1次面谈、一周1次面谈到线上服务,历时1个半月的时间。从过程性评估来看,社会工作者本着生命至上原则、危机介入原则、未成年人保护原则,按照服务计划顺利帮助服务对象回归生活和学校,度过危机。

从介入的成效结果来看,基本目标已全面完成:
一是完成及时处理,将事态控制到最小范围,防止社会舆论给服务对象带来的影响,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二是在服务对象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成功引导和陪伴服务对象积极配合治疗,完成身体康复;三是链接专业心理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性心理辅导,并陪伴服务对象度过创伤期,帮助服务对象回归生活和学业正常轨道;四是引导服务对象坦然正视事件的发生,恢复未来生活的自信和自尊;目前服务对象情绪稳定,已经回归学校正常上学,待满16周岁后将自己选择监护人,姐姐也回归正常生活,开始寻找工作。

(二)服务评价
用人单位:对社工在危机介入中的专业手法给予高度评价,由于社工的及时介入,让本次公共事件缩小扩大范围、减少负面影响,在服务过程中,对社工多方联动能力、及时沟通与汇报能力给予肯定,疫情期间坚守在医院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主动承担起警方、街道、社区、服务对象的沟通桥梁。

服务对象评价:服务对象反馈,在事件发生后社工的第一时间介入,社会工作者们通过专业心理辅导、及联接各方资源帮助我。在不知道如何是好,连录口供都无法正常进行时,是社工给予我支持和力量,在社工的帮忙下联系到家里亲戚,让我在悲伤中有勇气处理母亲后事等事务。其次社会工作者还协助我向民政申请了紧急求助,解决我与姐姐短时间内经济困境,还协助我向学校申请各种豁免及福利政策,非常感谢社会工作者的各种帮忙和支持,我们会更努力的生活。

六、结案
服务对象的学习生活渐入正轨,为了强化服务对象处理危机事件经验,提升服务对象结案后的自主能力。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回顾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总结处理经验,肯定服务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坚强、努力和成长。服务对象表示非常感恩所有人对她们姐妹俩的帮助,以后的生活可以勇敢面对。经过服务目标梳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致认为危机介入的目标已达成,现阶段的服务可以结案。社会工作者表示会持续关注,有新的需要时可以再次开启个案服务。

七、专业反思

(一)关于个案管理手法在危机事件中的反思。
一般情况下危机介入具有问题复杂多样、事件发展不确定、介入需快而准、动用资源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特点。社工大多数情况都会使用到个案管理的手法。在个案管理中,社工主要扮演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服务经纪人。作为多方服务主体连接桥梁的服务经纪人必须要有清晰地合作分工、合作机制、各合作方的反馈机制。如在本案中,社工合作的最多的为心理咨询师,但心理咨询师的每一次反馈都仅限于口头对接,无专业报告,让服务管理存在风险。因此梳理好合作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对于个案管理非常重要。

(二)关于社工参与创伤服务的反思。
在本案中,社工从接案到结案几乎都在开展服务对象的创伤情绪疏导或哀伤情绪疏导。在此过程中,社工大多数都是同理、陪伴、鼓励、同行或者做简单的情绪释放,如运用空椅子、信件等释放情绪,但是无法做较深层次的情绪辅导,因此社工学习心理辅导技巧对创伤服务非常有必要。

(三)关于司法程序中扮演“合适成年人”的反思。
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其法定代理人不能或不愿意到场的情况下,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挑选符合一定条件的人,作为其合适成年人行使刑事诉讼中的相关权利。在本案中,社工在未了解“合适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参与程序的状态下被邀请参与,其实能够发挥的作用仅限于舒缓服务对象的情绪,推动录口供工作顺利进行,但在其他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有限。青少年服务不免经常会遇到类似情况,因此社工学习合适成年人的范围、参与程序、权利和义务对保护未成年人非常重要。

八、参考文献
灾变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