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知?什么是行?

 新用户38922816 2023-10-18 发布于海南

传统文化中倡导知行合一,有不少热衷于阳明心学的,常常将知行合一挂在口头。据我观察,他们并没有理解,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大多数人未必清楚。

一个人,一般来讲,有两个世界需要应付。以自己的身体为界限,身体之外的世界,称为外部世界;身体之内的世界,称为内心世界。理论上讲,这两个世界,都是可以无限大的。但是,对某个自然人来讲,哪个大,哪个小,却是因人而异。比如孔子的两个杰出的弟子,颜回专注于内心世界,而子路一贯敢做敢为。

一般来说,知,是属于内心世界的;行,显然面向外部世界的。这两者不属于一个范畴。但是,对于具体的一个人来讲,由于他需要同时面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不论这两个世界在他看来有多大的分歧,事实上都是要随时随处统一于他自身的,要么是委屈内心以迁就外部世界,要么是封闭自我以维护内心的想法。人只要活下去,就需要将他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统一在他自己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讲,事实上知和行又必须是一致的。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统一于一个人自身的知和行的关系。

外部世界是先天就有的,不论有没有你这个人,这个世界它都存在,少了谁地球照样转。而人的内心世界是后天形成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证据是,每个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均无法通过基因遗传,传递给下一代。所以说,知,如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有个人专属性的。

所以说,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完善自我的着重点,在于知。

《论语》提供的线索也是这样的。孔子的学说是以人的心理情感作为出发点、作为依据的,孔子大略已经体认到道德的根源在于人的生命之中,人生的价值在心上生根。这个心(不是哲学上唯物与唯心之心,与唯心论没有丝毫关系),便是人的一切。

一个人要学会关注、关照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精神世界。人一旦有了心,便会开创出一个内心世界,这是一片无限深广的世界,可以将我们在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的所有,都抽象进这一无限深广的世界之中,形成我们的知,并籍由知,真正领略到生命的意味和价值。这是我们可以经验到的。

我们的知,会自动地、主动地驱使我们自己成长,追求知行合一。由于知,可以唤醒生命中的自省自觉,继之以切实的内在省察、外在实践的工夫,将知与行融合一起前行。具体讲,可以把对外在物质世界、客观世界的认知,作为开辟内在精神世界的手段;同时,自觉地将内心精神世界的价值和意味,作为应对、改进外在客观世界的动力和原理。做到知与行齐头并进。

知是处于第一位的,行是处于第二位的。自觉的行,是由知生发的、驱动的。行是为了满足知的要求而存在的。这就是我认识到的知与行的关系。

然而,具有个人专属性的知,从何而来?

一般来说,知的来源,有两个步骤。

一是人的感官与外界相接,就会有关于物的直接的感性之知。只有看到、听到、接触到,物与人发生了切实的关系,才有可能产生知。包括读书、学习、实践等。二是人脑的思考,经由概念分析判断,从一般的道理上把握事物,从而形成个人的知。

不过,与物相接未必能得物之真,推理判断未必能得物之理,人自以为确定性的知,不少时候未必是正确的。好在还有实践验证的机会。如何验证?

一是要看,知与所知的对象,是否切合。打个比喻,关于马的知识只能用在马身上,肯定不能用在汽车上,这是人人皆知但人人都有可能犯的错误。往深处讲,知是确定的,不确定无以为知。但是,知的对象却是变化不定的。就拿汽车来讲,从汽油车到新能源车,也有很大的变化,很大的不同。天地万物之中,没有任何一物,是长久确定不变的。如此以来,所知的对象已经发生变化之后,原先那个确定性的知,就是不正确的了。既然确定性的知,无法切中不断变化中的事物,那么,人将如何面对,这样的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庄子》提供的答案,大意是不持既有之见,不与变化之中的天地、万物、人事相龃龉。天地、万物、人事不断地自相否定,知也要不断地自相否定,以与物相因应。在确定性的事实面前,不要顽固地坚持己见。

知,必有不可知,这是知的根本规定性。但是,人往往会去试图克服知的有限性,这是徒劳的。因为知的有限性,来源于人的有限性。

知不离物,物的范围就是知的范围。首先,人不可知物外之境域。其次,即便是在物的境域内,也是物量无限而知识有限。人贵在知所不知,“知止于其所不知”。具体讲,人生所能体验的地理环境限制了知的范围,如《庄子》中狭隘自大的河伯。人的生命限度也限制了其所知的限度,如“夏虫不可语冰。”于是,天地万物终有人所不可知者,万物包括人的性与命亦不可知。既然这些不可知,在这些上面劳心费力,就是没有必要的了。正确的态度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明白了人生中的种种无可奈何,也是一种知。

人都有成心。所谓成心,是人在经验世界中获得的知,会凝结为固定的经验习性和思考方式。往好处说成心,它是人们低成本、高效率因应世界的方式。人人都有成心,并习惯性地遵从自己的成心。结果是不可避免地溺于成心,不可避免地陷入是非纷争(孰是孰非)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如何破除成心?《庄子》也有答案,即以道观物,兼怀万有,不遣是非以应对无穷之是非。见识和格局,是破除成心的利器。

人们追求知,无时无刻不在求知。但是,知对于人生,并不一定是积极的、有益的。知,也有它的反面。特别是一些多智之人,聪明智慧之士,总以思虑外物为乐,较少生命自得之关怀,他的智就会走到他生命的反面,多是病态的知。他们的心智沦为争名夺利的工具,满足私欲的手段,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智就会变成生命的否定力量,知越多,对生命的伤损越厉害。多见世人逞其心智,游意于功名利禄是非之途,知越多而困越深,身为物役,心为形役,殚精竭虑,劳碌奔波,生命的意义,被蒙蔽在物欲的追求之下。他们为知所困,陷入知的迷雾,终生奔波劳碌于是非之辩而一无所成。

知,有所困,有所不及。单凭知,不能引领人生走出困境。

但是,人们普遍的感觉是,行难。因为对于这个世界,你不能只想作为一个读者(接受者),你还要作为一个作者(创造者)。一个人的知,本身就要驱动行、要求行。行有不及,知与行的矛盾便会显现出来。

人生在世,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即物我对立是常见的。人之常情,总是以自己的见识为衡量万物的标准,从自己的内心生发出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涉。当然,自己也会同步感受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俗话说,世界不会错,如果你感觉到错了,错的只能是你自己。所以,物我对立状态的形成,主要是人们执着于内心的知。客观地讲是知的不足,是知的不够圆通。

行难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知的不足。

有没有办法?

道家的建议是,如果一个人的知、自我的意识,或者执念消除了,做到了物我两忘,那么,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个衡量标准也就没有了。如此,万物的活动,在我眼中,都是顺其自性的自然,都是它们自己如此,都是天地之正。如此,我与物相处,便没有是非好恶夹杂其间,物我对立的状况便会改善很多。

道家认为,变是永恒的。环境、条件变了,如果自己的知(情感、意志等)没有变,就会导致自己与已经不可挽回的变化相抗拒。这,就是人生悲剧的来源。出于惰性、惯性,人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知、情、意,固化在自己认为合适的自己人生的某一片段上,且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固化这些知、情、意。于是,人生其他的、特别是某一片段之后的人生,生活体验都会成为自己已经固化的精神的荆棘,从而痛苦不堪。如果人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缘由,不再固守人生的某一片段,而放眼整个人生,就能随物而化,随境而化。使自己处于材与不材、用与无用之间的状态,以免与环境相抵触、相冲突。

道家的建议,听着很好,事实上不可行。因为是非与真假在事实上不可分,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在实践中是混为一体、无法分开的。自己骗自己,首先过不了的,便是自己内心这一关。谁也不可能让一个人的心,拥有它不想拥有的意愿、意志和心愿。

 儒家也有类似的答案。那就是内心世界由自己把握,物质世界交付给命运,身外之物得失随缘,精神世界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问题是,知和行是一定要相互缠绕的,你不可能拿住一个、放手另一个。以儒家的答案为基础,我们是否可以做点妥协?比如时时警惕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随物流转、任事自然?

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快乐幸福的根源。然而,如何做到?如何缝补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裂缝?办法应当是因人而异。我的认识是,若不紧扣自己的现实人生,读再多的书、做再多的事,无论如何也难以领略知行合一的精妙。如果说谈点建议的话,时时紧扣现实人生,若知行不合一之处,便是努力用功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