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黄疸之治

 古医故道 2023-10-18 发布于湖北

医案

【病人】 杨姓,二十二

【病症】 面目遍身暗黄嫩绿,小便清白,大便溏泄,不热不渴,乏困倦怠,神迷懒言

【诊断】 脉沉迟而缓,苔湿滑白,素又喜食生冷,乏于活动少汗,咳吐痰水不断,确是寒湿阴黄疸证

【治则】 治宜温通,利湿为主,温阳为次,佐以扶土化湿、利水除邪

小结:

黄疸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症。萎黄多由气血亏虚所致,要注意鉴别,不可按黄疸施治。以目黄为主黄疸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临床首当辨明阴阳方予施治。一般阳黄病程较短,阴黄病程较长,急黄为阳黄之重症,应及时救治。阳黄热盛于湿热易退,湿盛于热者应防其迁延转阴,缠绵难愈。黄疸治疗大法应为化湿邪,利小便,使邪有出路。即以祛湿、利湿为主要治法。黄疸消退之后,有时并不意味病情痊愈,仍需注意健脾疏肝等善后调理,以防残湿余热不清,或肝脾气血损伤不复,迁延不愈,引起反复或转成"臌胀","癥积"。萎黄多由气血亏虚所致,要注意鉴别,不可按黄疸施治。

健康评估/诊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病重疾,由轻微而来,趁早发现征兆,及时干预、治疗,

防微杜渐回归健康道路!

既有重疾病,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在多方无果无计可施时,与其蹉跎时间,不如正确评估诊断,我们给你最合理的治疗或改善方案,

让乌云散去、骄阳重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微笑荡漾在你的脸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