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世危机:天宝十节度

 莫为天下先 2023-10-19 发布于湖南

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为了防御四方异族的威胁,巩固边防,逐渐在边陲设置了十大军区,这就是天宝十节度使(其中岭南为经略使)。

节度使制度是唐朝历史发展的产物。

唐初沿用的是隋朝的府兵制,在边地设有都督统管辖区的兵事,每有战事发生,则以朝廷的卫府将军充任行军总管,率折冲府的府兵出征,待战事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府兵寓兵于农,既是农民又是军人,要自己准备粮食衣物,而且没有正常的军饷。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自武则天时,旧有的府兵制开始崩坏——农民的收入全部来自于土地,在土地丧失后,没有财富来源的农民无法自备粮食和装备,因此纷纷逃亡。到天宝八载(749年)的时候,各地的折冲府已经无兵可发了,最终只能放弃这种兵农合一的军制。为了解决兵源的问题,募兵制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即由朝廷招募领军饷打仗的士兵戍守边镇,也就是职业军人,而地方军政长官即为节度使。

图片

其中

范阳节度使临制东北方的奚、契丹,治幽州(天宝时为范阳郡,今北京),

平卢节度使镇抚东北方的室韦、靺鞨,治营州(柳城郡,今辽宁朝阳),

河东节度使防御北方的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图片

朔方节度使捍御北方突厥,治灵州(灵武郡,今宁夏灵武)

河西节度使断隔吐蕃、突厥的联系,治凉州(武威郡,今甘肃武威)

陇右节度使备御西方吐蕃,治鄯州(西平郡,今青海乐都)

图片

安西节度使又称四镇节度使、安西四镇节度使,抚宁西域,治龟兹城(今新疆库车),统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

北庭节度使防制西北突骑施、坚昆,治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

图片

剑南节度使:西抗吐蕃,南抚蛮僚,治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

岭南五府经略使:绥静南方夷僚,治广州(南海郡,今广东广州)

凭借这些节度使,唐玄宗创立下了赫赫武功。

在北方,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乘后突厥内乱,与回鹘和葛逻禄联手将其攻灭,突厥也自此退出中国北方的历史舞台。

在对劲敌吐蕃的战争中,唐军在河湟与西域两线都逐渐占据上风: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唐军远征,攻破小勃律、屠灭吐蕃连云堡,并在小勃律国境内置归仁军,募千人镇守,堵塞了吐蕃从西端进入西域的孔道;

在东线青海方向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克吐蕃重镇石堡城,又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攻占河西九曲,使蕃人“屏息不敢近青海、牧马不能过临洮”。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接任的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领西域唐军出击亲附吐蕃的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还”。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兼任北庭节度使的封常清击破亲附吐蕃的播仙镇,次年又耀兵绕准噶尔盆地一周,横扫了此前叛唐的葛逻禄部,受降而归。

但随着唐玄宗的好大喜功,天宝后期穷兵黩武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天宝十载(751年),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在征讨南诏的途中被吐蕃-南诏联军伏击,士卒死者六万人,鲜于仲通仅以身免。三载(754年),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再次出征南诏,进至南诏首都太和城战败,几乎全军覆没。不过更大的危机却来自唐朝内部,那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节度使。

为了方便对边疆用兵,原来仅统领一方军事的节度使开始兼支度使(计军资粮仗),有的因边区供养不足,开置屯田,以益军储,因此又兼营田使。节度使不仅统辖一镇军兵,渐有兼及民政、财政和监察的趋势。至天宝年间,节度使几乎囊括边州所有军、政、财、监大权,逐渐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

为防止节度使尾大不掉、局面失衡,起初节度使往往'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卓著者往往调离边疆,入朝拜为宰相',但这一预防措施也逐渐被执政者破坏。天宝时李林甫为相,欲巩固自己的地位,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胡人,胡人勇决习战,且族寒无党,厚待之'必能为朝廷尽死'。玄宗听信其言,于是安禄山(胡父突厥母)、安思顺(昭武九姓胡)、哥舒翰(突骑施)、高仙芝(高丽)先后出任平卢、范阳、朔方、河西、安西、河东等道节度使,权倾边陲。这些节度使又因边疆联防需要,常一人兼领数镇。如朔方与河东邻近,节度使常由一人兼领。天宝五载(746年),王忠嗣一人曾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节度使,“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几乎掌控天下一半的兵力。这些节度使不但兼职而且长期兼职——与府兵制下的唐朝士兵在战时由将领统帅,而到闲时则为务农,军队同将领之间关系并不紧密不同。长期担任的节度使与边镇之兵形成了一种“兵随将走”的隶属关系,军队不再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唐王朝边陲逐渐出现了骄兵悍将的局面。到天宝末年,诸节度使兵合计四十九万,马八万余匹,唐王朝地方和中央的兵力对比已达到了五比一。强枝弱干、外重内轻的失衡局面已经形成,于是当具有野心且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反叛时,唐朝的盛世也轰然坍塌、宣告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