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日战争(1941)​1941年根据地战事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10-19 发布于山东

​1941年根据地战事 

 如前文所述,在1941年,根据地的情形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严重,尤其在华北,自从百团大战这一高峰过去之后,遭到重大损失的军队不得不停止大规模出击,又回到1940年以前的那种状态。由于日本人开始全力转向华北,以前所未有的耐心在这里反复进行扫荡、蚕食和封锁,因此许多游击战经验不够丰富的小根据地纷纷垮台,那些创建时间较久的大根据地也被压缩了面积,并因为反击敌人的扫荡而损失了大量军队,从这一年开始,根据地就走下坡路,一直走到1943年。  三月底,华北方面军开展了首次“治安强化运动”,目标是:  1.培养和加强区、乡、村的自治自卫力量。  2.加强扩大民众组织。  3.剿灭扰乱治安分子。  到四月初这次运动结束之后,华北方面军满意地看到,这次运动“唤起了广大民众的自觉和热情,从而展开了前所未见的军、政、会、民,同心合力的民众运动。”(《华北治安战》)  这一评语当然大有水份,因为它描述的多半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象,但是同样不应忽视的是,正是由于这一运动的出现,日军占领区的“治安”,倒的确是比从前有了非常大的改观。这样一来,也给根据地的地下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  在占领区内开展治安强化运动的同时,日军开始在一些地方制造无人区,以减少根据地军队的活动空间,然后继续以“囚笼”式交通线和据点来围困根据地,并且还用挖封锁沟的新方式来进行封锁。接着,日军的大扫荡战便开始了。  与1939年的扫荡一样,日军将首次打击置于冀中平原方面,取得了比1939年更为成功的战果,到7月份,河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根据地已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人员伤亡超过半数,结果,  “由于我对敌此种行动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和反蚕食斗争中缺乏明确的方针,……整个冀中根据地形成了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退缩局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  与连续推行的“治安强化运动”同步,8月份,华北方面军集中五个师团又六个旅团各一部总计约六、七万人的庞大军马,以冈村宁茨的新扫荡计划为指导,开始扫荡晋察冀军区。  14日,日军正式出动,扫荡了北岳和平西两个分区,根据地部队不予应战,分散开来,日军虽占领了不少地区,却并未捕捉到根据地部队主力。  从23日起,日军进行第二轮扫荡,在月底,将躲避中的晋察冀军区党政机关包围起来,这支七千余人的规模较大的人马突围不成,于是便让一支小分队带着电台将敌人引开,总部则钻出重围,然后就指导各支部队以游击战应付日军。与此同时,日军与第一分区杨成武的部队发生了一次遭遇战,最后以白刃战击退了他们。但是总而言之,日军充其量也只是占领了一些根据地,却依然未能捕捉到根据地部队主力。  9月初, 自认为根据地军队已作鸟兽散的日军又一次展开搜索性质的战斗,将这块根据地又碾了一遍,结果仍如前两次一样。但是,根据地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批物资补给的损失,根据日军的战报,他们只以三百人的微小损伤,便击毙和俘虏根据队军队九千余人,其中虽有水份,却也见得根据地部队的损失并不在小。  在击溃了山西南部中条山的国民军之后,日军又开始扫荡晋冀豫军区,从9月中下旬开始,首先在太岳山南部实施出击,在被根据地军队脱逃之后,于9月27日对中条山战役后逃奔此地的武士敏的第98军残部进行了围攻,在沁河地区将其合围并击溃,武士敏在指挥人马突围之时被击中,重伤被俘,不久死去。到10月份,由于根据地部队在日军后方的同蒲铁路上进行了袭击战,总算迫使敌人撤回去保卫交通线。  10月底,日军又开始扫荡太行山区,由于刘伯承早有防备,因此日军屡屡扑空。11月9日,日军进攻位于黄烟洞镇的晋冀豫军区的兵工厂,第129师以一万余人的兵力迎战这支敌军(约七千人),激战了整整八天,终于不敌退走,以致附近的兵工厂也被敌人捣毁,这时,天气骤寒,日军只得撤回去,却被伏击和追杀,前后伤亡达一千多人。  在9月下旬,山东日军开始扫荡泰山附近的根据地部队,《华北治安战》描述经过如下:  “第12军企图对盘踞在博山以西地区的共军山东纵队第4旅及第6旅的一部,围歼于胶济线以南,博山-莱芜-泰安道以西及以北的地区。……我军在作战期间几乎未能与敌大部队遭遇。于是,蹂躏敌根据地,破坏其设施,大量收集敌性物资,征集匪地区居民使之移居满洲。因此,对敌地区居民的影响极大。”  日军在其它根据地的作为也与相似,整个1941年根据地的战况,包括后来的山东南部扫荡都与这一段叙述相吻合。官方公开出版的战史对这段时间的歼敌数字未能详尽列出,但估计华北根据地这一年总计毙伤俘日军不超过三万人。  2月份新四军发动的讨伐李长江的战役让日本人暴跳如雷,立即出动大队军马进攻泰州等地的第1师,粟裕并不迎战,径自撤走,结果是日本人重新占领了泰州等地,可是到了4月,新四军又突然在江苏中部发动了攻势,攻克了一大片地区。  7月,日军华中方面军的一个半师团,加上李长江新发展的伪军共一万六七千人开始对盐城地区进行清剿,新四军在周围略事抵抗,纷纷撤走,而在江苏北部的第3师又活跃起来,对日军的水陆交通线发动了一系列破袭,第1师则转入江苏中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夺回了黄桥、姜堰等沦陷不久的地区。  日军见苏中告急,便向下一路扫荡过来,第1师马上又转入游击作战,而黄克诚则领着他的第3师重复第1师进行的那种攻拔据点、 收复失地的战斗,夺占阜宁等一大批战术据点,日军迫于黄雀在后,只得分兵回去守卫占领地区,这次扫荡便如此虎头蛇尾地结束了。日伪军加在一起一共伤亡了三千多人,有三十多艘汽艇被摧毁。  在淮南的新四军第2师部队,在3月份迎战日伪军七千余人的进攻,以阵地战的方式击退了敌人,随后便在扬州附近以破击战骚扰敌人。4月中旬,扬州日军出动一支小部队,在樊集等地与第2师大战一场,被新四军杀得大败。如此厮杀到6月,淮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并且因此歼灭日伪军近千人。  总而言之,在华中地区,新四军的情形还比较好,根据地基本得到了保障和巩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