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临床都应用在哪些领域?

 博雅干细胞库 2023-10-20 发布于江苏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 Hadyee

本文审核专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教授

引言

今日分享一篇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献。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汇总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肾脏疾病、移植物抗宿病(GvHD)、骨关节炎、中风、阿尔兹海默症、Ⅰ型糖尿病、粉刺痤疮及皮肤色素沉着等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帮助大家从临床角度去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在过去几年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MSC-Exos)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选择。MSC-Exos是间充质干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囊泡,被认为是间充质干细胞与其靶细胞之间的旁分泌介质。外泌体直径更小,能够有效转移到特定组织,避免肺栓塞的风险,安全性高。近期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表的一篇综述便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1]。今天通过这篇文献,帮助大家认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临床上都有哪些应用?

目前已发表和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研究分别测试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肾脏疾病、移植物抗宿病(GvHD)、骨关节炎、中风、阿尔兹海默症、Ⅰ型糖尿病等多种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接下来我们也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盘点。

图片来自文献[2]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进行性和不可逆的疾病,在肾功能下降到特定临界值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会伴随着进行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

图片来源[2]

2016年的一项研究将来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应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并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而这可能是循环中抗炎细胞因子增多而促炎细胞因子减少引起的[2]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治疗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色素沉着症是一种皮肤病,会使皮肤变色或变黑。目前这种疾病的治疗策略都耗时长、效果不理想,还会导致红斑、脱皮、干燥等副作用。

2020年报道了一项实验调查了脂肪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组能明显减少黑色素的数量,持续两个月。研究人员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控制黑色素细胞,从而影响黑色素的水平[3]

图片来自文献[3]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粉刺痤疮

面部的粉刺痤疮可能会导致社交孤立和其他问题,目前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点阵二氧化碳激光(FCL),但是这也会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

相较于只进行点阵激光的人员来说,合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点阵激光治疗的人员面部美白效果更显著,毛孔和皮肤疤痕缩小。这可能是因为外泌体可以提供多种抗炎和再生生长因子,加速伤口愈合修复,并且可以增加神经酰胺的合成[4]

图片来自文献[4]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系统癌症患者的救命方法,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伴随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急性或慢性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根据日前《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分享的一个案例,来自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成功地帮助一名39岁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改善症状[5]。这个案例展示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皮肤cGVHD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可能成为该类疾病的潜在的替代治疗方案,尤其是针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法起效的皮肤cGVHD患者。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COVID-19

COVID-19是一种由SARS-CoV-2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该冠状病毒进入机体内,会诱发致命的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系统也会失控,从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外泌体可以协调炎症和再生过程,减少炎症反应和肺损伤,在治疗COVID-19方面有潜在作用。

研究显示,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注射的患者存活率为83%,约71%的患者得到了治愈,13%的患者病情危重但稳定。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被认为是治疗COVID-19的潜在有效药物[6]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的疼痛和僵硬,通常会影响手、臀部、膝盖和脊柱。目前尚无根治骨关节炎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图注:每个随访较基线的改善百分比,来源文献[7]

2020年开展的这项研究中则表示通过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缓解包括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在内的骨关节疼痛,改善上下肢功能。这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有潜力取代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骨关节炎[7]

其他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

除了上述疾病之外,目前研究人员们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中风、阿尔兹海默症、Ⅰ型糖尿病、胰腺癌、黄斑变性、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动脉夹层修复手术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营养不良性表皮松懈症、慢性风湿性眼病患者的干眼症、牙周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与挑战

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前景广阔的无细胞治疗工具,在少数的临床研究报告中已经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也有多项其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另一方面,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临床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产品的异质性、体内快速清除以及长期保存的稳定性等。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产品的治疗剂量、给药途径和母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亟需标准化。因此,要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疗法推向临床应用仍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1]] Lotfy, A., AboQuella, N.M. & Wang, H. Mesenchymal stromal/stem cell (MSC)-derived exosomes in clinical trials. Stem Cell Res Ther 14, 66 (2023).

[[1]] Nassar W, El-Ansary M, Sabry D, Mostafa MA, Fayad T, Kotb E, et al.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an safely ameliorate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Biomater Res. 2016;20:21.

[[1]] Cho BS, Lee J, Won Y, Duncan DI, Jin RC, Lee J, et al. Skin brightening efficacy of exosomes derived from human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stromal cells: a prospective, split-face,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Cosmetics. 2020;7(4).

[[1]] Kwon HH, Yang SH, Lee J, Park BC, Park KY, Jung JY, et 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Human Adipose Tissue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and Fractional CO2 Laser for Acne Scars: A 12-week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Randomized, Split-face Study. Acta dermato-venereologica. 2020;100(18):adv00310-adv.

[5] Norooznezhad AH, Yarani R, Payandeh M, et al. Human placental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derived exosome-enrich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chronic cutaneous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 case report. J Cell Mol Med. 2022;26(2):588-592.

[6]Sengupta V, Sengupta S, Lazo A, Woods P, Nolan A, Bremer N. Exosome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Treatment for Severe COVID-19. Stem Cells Dev. 2020;29(12):747–54.

[7]Dordevic M. IRB approved pilot safety study of an extracellular vesicle isolate product evaluating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in combat-related injuries. 2020;1:11.

[8]Shi M-M, Yang Q-Y, Monsel A, Yan J-Y, Dai C-X, Zhao J-Y, et al. Preclinical efficacy and clinical safety of clinical-grade nebulized allogenic adipos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J Extracell Vesicles. 2021;10(10):e12134-e.

声明

1.本文系原创,可留言申请授权,任何形式未经授权的转载,本主体保留投诉及追责权利。

2.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识,进行学术交流,或传递行业前沿进展,不作为官方立场,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无任何广告目的,非进行产品贩卖,仅供读者参考。

3.本账号原创文章可能包含购买的版权图片,转载请谨慎。

4.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