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面对李敖与王朔的批评,为何对李敖沉默,却亲自回复王朔

 格林书屋 2023-10-20 发布于广西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短14个字,包含了金庸先生的14部小说,描绘了14个栩栩如生的江湖画面,在每部小说中,读者都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江湖豪杰,领略不同的家国情怀,欣赏到不同的人生百态。

金庸先生的著作是一代人的青春,同时又影响着新的一代人,让新时代的青年们在书中领略心中向往的江湖生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很多人心中,金庸先生是一代江湖大家,虽人不在江湖,却执笔记录江湖琐事,圆人武侠梦;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武侠小说与现代文明不匹配,是代表野蛮、暴力的小说,难登大雅之堂。

在批评金庸先生的人群中,李敖和王朔最为出名,他们直白地表达出对金庸先生所描绘的武侠世界的不喜与不屑,认为这种武侠小说与主流文学格格不入。

同时两人都对金庸武侠小说进行了批评,但金庸先生本人却没有理会李敖的批评,对于王朔的批评,则亲自回复四字“八风不动”。

武侠大家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这句话在《笑傲江湖》中出现,短短几字娓娓道出金庸先生对江湖的认识,这种认识也一直贯穿于他的小说中,使他的小说在恢弘大气的同时兼具浓浓的生活气息。

金庸先生本姓查,出生于书香门第,“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他的祖上就是高门大户,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也没有辜负祖上的荣光,在文坛开辟出金庸武侠风作品,一经问世就大受追捧,一度达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这样的地步。

在童年时期,他对书就有别样的兴趣,在同龄人玩耍时,他却喜欢捧书阅读。

在八岁时,他就接触到一本武侠小说,从此对武侠世界充满了遐想,并一发不可收拾,而且他对武侠的热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渐渐自己也开始动笔写一些江湖故事。

在1955年,他以金庸为笔名,发表第一篇武侠著作《书剑恩仇录》,书中描绘了乾隆皇帝与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的恩怨,将严肃历史与传奇故事融为一体,让读者读来眼前一亮,在感受到刀光剑影的江湖气息的同时,又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情绪。

此后他又发表了《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其中还有许多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一代人的武侠梦,让他们在书中感受烟波浩渺的江湖世界。

这些著作也奠定了金庸华人武侠小说家泰山北斗的地位,与古龙等人并称为武侠小说的四大宗师,是中国武侠小说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批评之声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社会阅历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这也就导致他们对待同样事情的态度不同,在文学界也是这样。

有的人认为金庸的作品中,不仅有恢宏大气的江湖气息,更有浓重的家国情怀,而且文字通俗易懂,极具趣味性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刀光剑影的江湖。

在《射雕英雄传》中可以看到江湖人士为了阻止战争做出的努力,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家国一体感;在《神雕侠侣》中可以看到杨过与小龙女的深深爱恋,一字一句都诉说着儿女情长;在《笑傲江湖》中可以看到江湖人士的表面与内心,透过他们来观赏那个风起云涌的江湖世界。

有的人则认为金庸所描绘的武侠世界表达了一个野蛮的文明,一群舞刀弄剑的人在那种落后的文明中生活,这样的作品并不能称之为文学。

在批评声中,最大声的当属李敖和王朔。李敖和金庸是同一时代的文学家,而且他们都是文坛巨匠,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并不影响李敖和金庸的友情。

金庸本人对于李敖的文笔是十分欣赏的,认为他的作品十分精彩,但李敖却不喜欢金庸的作品,认为他的作品并不能与当代大文豪们的作品放在一起。而且他还公开批评金庸本人,认为金庸是个“选择性”信佛的人,面对老友的这些话,金庸先生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可能面对这些词句,金庸先生选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王朔则是一名文坛后辈,他曾公开发表文章,表达对金庸的不屑,字里行间充满了挑衅的气息,认为阅读金庸小说的人都是不懂文化之人,更过分的是他还称金庸作品为“垃圾”。

面对这种恶意中伤,金庸先生选择出面回应四字“八风不动”,这四个字中,显示出金庸先生宽阔的胸襟和对后辈的包容。相比前者的刻薄言语,后者的四字就显得很有大家风范,两人的品格孰高孰低一眼就明了。

魂入江湖

“三千美景,家国情怀暖香江;九十风采,精彩文章传中华。”金庸先生对于文坛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岁月不饶人,在2018年,金庸先生与世长辞,一代人武侠梦的创造者离开了世界。

在得知他离去的消息时,一群人难以置信:还没有找到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先生就离开人世,一代人的江湖梦还未开始,就仿佛走向破灭。

或许这群人怀念的不仅仅是武侠世界,更多的是在怀念读那些武侠小说时的自己,那个嫉恶如仇,天真烂漫的自己。

金庸先生可能在人世间找不到他要寻得快意江湖,要进入另一个世界来寻找,相信他终会找到他笔下的那个武侠世界,完成他的武侠梦。

小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同样的东西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金庸先生的作品,有人追捧也有人批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放平心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事物,不能恶意造谣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存在即合理,不同的文学作品构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学世界,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