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园地】胆囊结石的“阴阳”之分

 国国u0zeu7qq4f 2023-10-2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

图片

2019年6月在《临床肝胆病杂志》上发表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报道成人慢性胆囊炎患病率为0.78% ~3.91% ,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 。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为1:(1.07~1.69)。

图片
 
图片

各种因素包括机体代谢、胆囊运动、内分泌等的异常都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发生。此外文献报道胆囊管低位汇合、胰胆管合流异常等胆道解剖变异以及胆道自身的几何结构也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图片
何为胆囊阴性结石?

胆囊结石分成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随成分不同,胆囊结石在CT图像上可表现为低密度、等密度及高密度。胆囊阴性结石就是CT表现为与胆汁密度相同(等密度)的结石。胆囊阳性结石就是CT表现为高密度结石。胆固醇结石不含钙质,无法通过CT、X片等显影,故呈阴性结石,文献报道中国人群中阴性胆固醇结石占70%以上。

图片

如何发现胆囊阴性结石?
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技术具有无创、非侵入性的优点。MRCP图像上背景组织的信号能够被有效抑制,胆胰管在胆汁及胰液的衬托下能够良好地显示。3D-MRCP序列在显示胆道变异、胆囊管开口、胆胰管汇合等细节方面优于2D-MRCP序列,且能够进行多种后处理,如多平面、三维重建等,能够进行更准确的定量分析,包括常规的结构测量、流体力学仿真等。

图片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1.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胆囊结石的诱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控制体重,拒绝肥胖。
2.合理饮食,有荤有素:荤素搭配均匀,多食用纤维丰富的食物,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
3.一日三餐都要吃,特别是早餐:规律的吃饭使得胆汁定时排出,不至于过于浓缩并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4.坚持饭后散步:当我们走路时,胆汁分泌增加,更有利于消化脂肪类食物,预防胆石症发生。

图片

医学影像科专家介绍

图片

连永伟

主任医师,医学影像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岭南名医;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放射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委会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委员、梅州市医学会放射分会常委、梅州市医保专家库成员。


图片
颜显杰
科室副主任、MRI专业负责人,副主任医师;2004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201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在职研究生结业,从事医学影像诊断近20年,曾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进修一年,2004年6月-2015年11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黄塘医院)放射科从事影像诊断,2015年12至今在梅州市中医医院影像科工作,发表国家级论文多篇。专业方向为头颈、五官及脊柱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

图片
何伟荣
医学影像科CT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青年委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学士;从事医学影像诊断17年,曾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放射科进修CT诊断学,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进修MRI诊断学,对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影像诊断经验,能独立解决临床疑难病例,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CT血管成像、肝、胆、胰、脾、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深入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篇,主持市级科研立项3项。

图片
邓捷
副主任医师,2008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至今从事放射诊断15年,曾于2019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进修CT、MR诊断并荣获优秀称号,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放射诊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级专业论文3篇,市级科研立项结题1项,主要专业方向是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

图片

供      稿:医学影像科/何伟荣
审核校对:连永伟  刘广交  高基源

编      辑:宋育妮

核定发布:谢坤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