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话修辞学:回到粗糙的地面

 置身于宁静 2023-10-21 发布于浙江

图片

罗兰·巴特写道:“语言是人类精神及思维的居所和居住者,是存在的所在。”

语言是存在的所在,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就是: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唯一明证。否则,那些化石将保持黯淡与沉默。那种种历史遗留物,它们不会传达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就如同动物们在穿越原始、混沌森林时,所留下的那一串串驳杂而无迹可寻的混乱脚印。语言,在此并不仅意味着话语,而是指一切能够传达人类精神、意识和思维的手段。图画、标记、象形文字等等符号皆是语言,它们证实了人类之间想法的存在、交流的存在、审美的存在。在深度融合、紧密联系与时刻互动的当下,语言不断裂变、延展、繁衍,渗透入每个学科、每类族群,甚至是每种心理活动之中。因此,其作为人类集体符号的功能便愈发凸显。“语言是唯一具有广泛意义的符号系统”。而当我们以语言为起点,去感受情感、辨识思想,去分析意识形态时,也就是在谈论其作为符号表象下的真实的社会现实了。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精神与思想活动过程,就正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运用过程。这在艺术领域,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它被多样化、个性化地广泛运用于各类创造、评论或阐释当中。

于是,语言构成了关乎人类的、以及能够探讨一切的基础。在此之上,巴特又从现实眼见的各类伪装为“自然”、混淆了现实的种种意识形态幻象中进一步认识到一种明显的虚幻,便由此得出“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的事实结论。“神话什么也不掩盖,它的功能是扭曲事物,而不是使之消失”。因此,他认为,“神话”是一种语言修辞学。神话的表述和传达,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化呈现,也即掩盖或修饰,以满足人们单一的、单向的期待。不过,它同时也使得真实变得虚幻,使得现实成为符号化的特征,因而使得被扭转和曲解的内涵以极为真实感与自然化的面貌呈现,并被别出心裁地用来误导或迷惑人群。“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事物的固定看法,时约定俗成的意见,也就是文化产物、人为结果,不是真理”。巴特写作《神话修辞学》,正是以对一个接一个断裂的时事或热点的评论与揭露,缓慢破解意识形态所孜孜不倦制造并渗透于无处不在的虚假幻象,或是详尽展示这一幻象的诞生和运作过程,一种“揭秘”的尝试。并尽可能的在其中还原一些被隐藏于符号底下的关乎自身生存实际的真相。

是的,巴特意在指引我们关注现实。关注现实即意味着,首先看见漂浮于上方如云层般的“神话”;其次,穿透这片云层,让生命的航班降落在粗糙而坚实的大地上。关注现实,也就是突破神话诡谲的迷雾,回归现实,拥抱现实,亲吻现实。即便在大多数时候,这是一种痛苦的,令人感到悲哀和绝望的体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