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ζ26地支化气: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己亥之岁上见厥阴。

 黄帝内经参详 2023-10-21 发布于山东

鬼臾区讲完天干化运之后,黄帝又追问五运与六气相合如何。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其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己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今日先参详前两句,明日再参详后两句。

一、帝曰:其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其”代指上文“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可简称为“天干化运”。

“三阴三阳”代指六气,可称为“地支化气”。

子甲相合,名曰岁立。岁立有干支,岁干主天运,岁支主地气,干运与支气如何相合以共主一岁?黄帝想问的是,十二地支如何化生三阴三阳天道六节之气?五运与六气,二者之间,具体的联动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从鬼臾区的回答来看,其并没有讲五运与六气之间“合”的问题,只是“独”讲了三阴三阳六气本身。

二、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己亥之岁,上见厥阴。

十二地支,两两相冲,计有六府,《淮南子·天文训》讲:“何谓六府?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是也。”六府配三阴三阳,六府之位,子午为标始,巳亥为末终,三阴三阳,少阴为标始,厥阴为末终。

从鬼臾区的“上见”用语可知,这里的三阴三阳指的是天道六节司天之气。

十二地支配三阴三阳司天之关系,如下图所示:

六府配三阴三阳司天之关系当如下图所示:

由于“子甲相合,命曰岁立”,六十年甲子周期起于“甲子”,故三阳三阳天道六节司天之序的起始状态当如上图所示:子午之岁(甲子),上见少阴司天。然后依序逆转,丑未之岁(乙丑),上见太阴司天;寅申之岁(丙寅),上见少阳司天;卯酉之岁(丁卯),上见阳明司天;辰戌之岁(戊辰),上见太阳司天;巳亥之岁(己巳),上见厥阴司天。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子午之岁(庚子),上见少阴司天……

三、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这里的“标”既不是本标(本末)意义上的标,也不是标志意义上的标,而是标杆意义上的标准之标,立标以定表,表测日南至之影以定一岁之端始。由于“标”与“终”对举而言,故这里的“标”当为“标始”之义,王冰注曰:“标,谓上首也。”张介宾注曰:“标,首也。”高士宗注曰:“标,犹始也。”

因为“子甲相合,名曰岁立”,在六十年甲子周期中,甲子年为首岁,子为十二地支之首始,“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少阴司天位列三阴三阳司天之首序,具有标杆性作用。少阴司天作为标杆,其端始地位确定以后,则后续之阴阳即可循序各定其位,是为“少阴所谓标也”。

阴阳之气有多少之别,三阴三阳依序司天,阴阳相接以定性,阴后必阳,阳后必阴;三阴三阳以定量,厥阴、少阴、太阴,此三阴依次衔接,少阳、阳明、太阳,此三阳依次衔接。

三阴三阳司天,随岁迁转,络绎不绝,如环无端,本无所谓何为司天始点,何为司天终点。但既然“子甲相合,名曰岁立”的历法规矩已立,少阴司天被定为标首,则自然有了“三阴三阳”阴前而阳后定性之序。

三阴三阳循环司天,甲子为首岁,少阴为标首,则后续司天秩序,只能依次是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终末之序,也就只能是阳极生阴之“厥阴”了,是为“厥阴所谓终也”。

鬼臾区上文曾有言“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问题是:三阴三阳与寒暑燥湿风火如何匹配呢?

明日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