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数学卷导数压轴题命题规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1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导读:高中数学函数的导数部分,令很多同学头疼不已,历年高考数学卷的解答题中关于证明函数不等式部分,平均得分率都不算高。究其原因在于该知识点掌握的不够熟练,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足。这部分确实很烧脑,也很绕,关键掌握高考命题的相关规律。特别是典型的指对同构不等式(实际上就是放缩和凸凹翻转),一定要见其形知其意!将其作为目标后,就指明了解题的方向。

证明复杂导数不等式方法

      方法有很多,其中,常规求导、多次求导、分离参数(分类讨论)、极限、放缩、凸凹反转是历年高考常用的方法。其中放缩与凸凹反转相结合则是难中之难。

      切线放缩法实质就是利用函数的图像性质(数形几何)切线放缩可以化曲为直,化超越式为便于处理的线性式或无超越式函数,用于解决多元的求最值不等式和隐零点问题简单的函数的转化。其中函数形态,凹凸性、变化趋势是关键。

切线放缩的应用——借切搭桥

     切线不等式是构造函数不等式的一种常用方法。多用于将指数、对数、无理根式统一到一阶幂函数的形式,用时还需考虑函数的凹凸性。

切线放缩的难点

      难点是寻找切线放缩的位置。通常于端点处进行放缩,不行的话后移选取特殊点,若还是搞不定则需要待定系数法进行选取。

高考常考的切线放缩

  1. 常用指对不等式有e^x≥x+1,e^x>x,e^x≥ex,lnx≤x-1,lnx≤x/e,lnx<1-1/x 对于这几个不等式一定要见其生意(考虑放缩或考虑将其作为目标想起转化靠拢再放缩!)

  2. 利用特殊点转化为g(x)=kx+b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关键在于找切点位置(函数拐点)。

凸凹翻转

原理:实际上就是一种复杂的不等式,我们不能直观的去证明这个不等式成立,不是简单的作差构造。这个时候需要调整,同时乘以什么,或者除以什么,再构造出两个新的函数,使得了f(x)为凹函数,g(x)为凸函数,因为凹函数有最小值,凸函数有最大值,则可以利用凹凸性最小值最大值的关系直接证明此不等式成立。[这里的最大最小是指切线的切点]

定理1:函数凹凸性:设函数=f(x)在(a.b)内具有二阶导数,
(1)如果在(a,b)内,f’’(x)>0,那么曲线在(a,b)内是凹的;
                                                                      ---意味着有最小值
(2)如果在(a,b)内,f’’(x)<0,那么曲线在(a,b)内是凸的。
                                                                      ---意味着有最大值

这里要特别注意拐点与极值点的区别,拐点不一定是极值点,但极值点一定是拐点!

图片

定理2:零点存在的必要条件:f(x)在x0处的二阶导数存在,且点(x0,f(x0))为拐点,则f”(x0)=0。
判定拐点的步骤:
(1)确定函数y=f(x)的定义域;
(2)求y”=f”(x),令f”(x)=0,解出这个方程在区间(a.b)内的实根;
(3)对实根x0,考察f”(x)在x0的左右两侧邻近的符号,如果f”(x)在北的左右两侧邻近的符号相反,那么点(x0,f(x0))就是一个拐点。反之,f”(x)在x的左右两侧邻近的符号相同,那么点(x0,f(x0))就不是拐点。

下面来2两道很好的典型的专类题(可用多种方法),检验一下对以上知识点的领悟程度。

例1:已知f(x)=(3+x)/(1+x^2),0≤x≤3,数列{an}满足0≤an≤3,Sn为an的前n项和,S2010=670,求f(a1)+f(a2)+...f(a2010)的值。

     对于本题:若是选择填空题,可以直接利用特殊值[部分资料上叫平衡点]a1=a2=...=a2010=1/3,带入函数中求的f(a1)=f(a2)=...=f(a2010)。

若是大题则不能这么解,又该怎么办呢?

     对于f(x)是一个分式结构,且要求f(a1)+f(a2)+...f(a2010),我们考虑向g(x)=kx+b的形式转化。其关键是选取特殊点,用于确立切线的位置。那么,选择这个点应该位于函数的拐点上(为什么,数形结合自己思考一下)。f’’(1/3)=0,结合f'(x)可以确定g(x),则f(an)≤g(an)。具体步骤略,自己动手做一下。

本题获得关键的启示有三点:

1、见到很多项f(a1)+...f(a2010)若不能直接求和,则采用分项比较;
2、怎么考虑到切线放缩
3、如何获得切线,切点在哪里?

例2:已知函数f(x)=e^x-aln(x-1),
(1)若a是实数,求f(x)极值点的个数;
(2)若f(x)在(1,1+e^-a)上不单调,证明1/a+1/(a+1)>a。

对于本题的第一问是典型的隐零点问题【高中知识零点求不出来,但是真实存在】,先求导,然后就至少有2种思路了。

  1. 思路1:求导后就有等式了,有参数可以考虑参数分离(注意:可以半分离,也可全分离),利用y=a,与另外曲线进行比较,将本题零点个数,转换为交点个数(即数形结合)

  2. 思路2:求导后,关于a进行分类讨论。(注意:需要用到二阶导数)。

具体解题过程略。自己动手做一下。

答案:当a≤0时,函数f(x)极值点个数为0。

当a>0时,函数f(x)极值点个数为1。x0点为(1,1+a/2)注意这个是一个点。


对于第二问:因为有了第一问,便容易解答。反之,则属于一道难题。
  1.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题目的已知条件f(x)在(1,1+e^-a)上不单调,说明什么?f(x)在该区间内至少存在1个极值点。根据第一问,可知该函数在点(1,1+a/2)上存在唯一的零点。故要使的在区间(1,1+e^-a)上不单调,这说明该零点一定在该区间内。
  2. 再看带求项:1/a+1/(a+1)>a,貌似不好处理,直觉上容易想到的就是左边通分,但通分后会提升多项式的次数,且对接下来怎么做没有任何提示。
  3.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要使用已知的条件,如何产生联系?且要利用好在区间(1,1+e^-a)上不单调的条件。
  4. 结合第一问,我们很容易得到a>0,f’(1+e^-a)>0(为什么不是小于0?看第一问),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的不等式a<e^-a-lna+1。这时待求量1/a+1/(a+1)>a就与给定的条件发生关系了。(注意,目标一定要紧盯待求量)
  5. 将其转化为:1/a+1/(a+1)>e^-a-lna+1;这里有了e^x,有了x+1,有了lnx,自然就联想到了指对数放缩。这里用到了e^x>x+1,变形后1/(x+1)>e^-x和lnx<1-1/x。注意:这里要进行配对(凑),对于基本指对不等式放缩只有见形知意,才能灵活运用。

后记:

      以上两道题目很经典可以作为高考母题使用,希望大家使用不同的思路解一下,先不要看上文的解题思路。如果没有思路,或做题过程中有卡滞,在回过头来,看一下放缩和凸凹反转。对于一个知识点在自己吸收消化前,一定是痛苦的。多提一句,课堂上,大多数同学听老师讲的头头是道,似乎都听明白了,感觉很轻松,一般是学不好数学的。为什么感觉轻松?因为没有动脑思考,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一遍,至于问什么这样走,还有那些走法,一概不知道。最终结果就是,课后习题不会,考试成绩不高。当然,对于已经超前学习的大学知识的同学听课也是非常轻松的,因为这些知识他自己自学了一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