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熊市久矣,市场周期在什么阶段?

 立志德美 2023-10-21 发布于上海

这两天,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以茅台、宁德时代为首的核心资产,跌得更狠。

各个论坛、群里,情绪漫天飞,谣言满天飞,存在的问题被无限放大,无中生有的谣言俯身可拾各路“大神”粉墨登场,一些投资圈人士私下也在制造、转发各种段子、谣言。

这样的乱象,小雅只在2005年见过,超过2014年和2018年年底时所见到的景象,也超过2008年和2015年下半年市场暴跌的景象。

2014年和2018年,市场和公募基金的跌幅没有这么大;2008年和2015年的暴跌,市场调整的时间没有本轮市场调整的时间长。

本轮A股调整,时间长且幅度大;相比指数,基民损失更大。投资者反复抱有希望又落空,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情绪。

图片

周一,看到某底部发行的明星基金亏损巨大,本想借它的问题,讨论一下公募基金发展20多年的一个问题,写完万字长文,纠结了。

担心正常的问题讨论会被无限扩大,于基民无益,还是先来点儿正能量吧。

毕竟,在市场估值已经肉眼可见的低的时候,踏空风险高于暴跌风险。

小雅想就零碎的所见、所闻和数据统计,给出一些观看市场的视角。

不代表任何观点,更不是投资建议。只是,希望大家看到各路传闻段子时、被各种信息裹挟情绪时,能多一些信息做补充参考。

先来看两组数据。

一、跌到肉疼的基金熊市

2021年2月18日,上证指数3732创下阶段高点,此后,核心资产开启了跌跌不休的路程,从消费、到医药、到新能源,一波一波,行业轮着跌。

2021年2月18日为起点,至2023年10月19日,成立于2021年2月18日(包含2月18日)之前的境内主动权益类基金共4198只(A、C、H等份额不合并计算,不包含QDII和FOF基金),中位数(排名第2099位)的收益率为-31.22%。

注:权益基金是指股票仓位可以超过50%的公募基金,包括偏股型、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

资产规模排名前十位的主动权益基金,净值跌幅均明显超过中位数跌幅

1只跌幅超过50%;

6只跌幅超过40%;

9只亏损超过37%;

也就是说,过去32个月核心资产暴跌以来,基金跌得更狠;在暴跌基金中,规模大的基金跌得更惨。这是基民普遍感受差的原因。

大基金跌更多的原因不难理解:2019年、2020年基金大牛市里,一些基金经理持有的“核心资产”涨幅巨大,获得大量资金追捧,规模水涨船高;随后,由于“核心资产”估值过高,跌得更狠,大基金跌得更多。

这并不能简单将规模大与业绩不好划等号,虽然基金规模过大,会带来管理上的难度,获取超额收益更困难,但规模和业绩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二、估值历史超低位的基金重仓股

跌成这样了,是不是要赎回基金?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一个投资常识是,好资产的持续暴跌,往往孕育更多的机会。

过去32个月,在基金重仓持续调整中,很多公司估值基本都已处在历史相对低位,不少甚至是历史最低位。

如下表,小雅用wind数据做的一组统计,2023年中报披露的全部基金前20大重仓股当下的估值情况,以及过去五年、十年的中长周期中的估值历史分位情况。

同时,列出了这些公司过去五年的最高估值和最低估值。这五年覆盖2019年、2020年基金大牛市,也覆盖2021至今的基金大熊市,数据有较强的指标意义。

下图是按照基金持股市值排序的股票估值情况:

图片

看消费代表。比如茅台,最新市盈率29.72,过去五年最高市盈率是73.29倍,最低20.68倍。目前估值在过去五年处在不到10%的分位数。

看新能源代表。比如宁德时代,于2018年6月11日上市,最新市盈率跌破20倍,其最高市盈率曾高达216.18倍。目前处在上市以来最低水位,

看医药代表。比如迈瑞医疗,最新市盈率29.32倍,过去五年的最高位是94.34倍,最低位是29.03倍。目前估值处在过去五年的最低水位。

看互联网代表。比如腾讯,最新市盈率12.9倍,过去五年最高52.91倍,最低9.35倍,目前估值处在过去五年不到3%的水位。

估值低不等同于便宜,但部分反映整体价格水平,历史水位相对更多反映一些现实。

从成长性来看,茅台、宁德时代近期估值下跌,部分原因是其盈利增速略低于预期,但也可以看到,它们的增长依然非常强劲,市场反应过度了。

市场反应过度的原因,一部分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一部分是北上资金的抛售。

但这些都是中短期的噪音和扰动,股市长期是称重机,价格会回归价值。

芒格说,如果你能慧眼识珠,找到一家现在资本收益率很低,但将来资本收益率很高的公司,在价格非常便宜的时候买入,你能赚更多的钱。

三、关于市场的私下交流

对于市场,小雅来说说平日与机构人士私下交流时,听到的一些关于宏观、微观和市场的声音,供读者参考。

(一)宏观在趋好

二季度,各项经济数据确实让很多人没有信心,由于疫情需要时间恢复,加上地缘政治冲突、中美争端以及对各种政策担忧,让悲观主义者阶段性看得更悲观。

很多人虽然强撑着公开喊乐观,私下交流却很不乐观。

甚至有机构共识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需要时间,不仅今年宏观经济不乐观,明年也不乐观。

理由是: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终端消费意愿太低,需求出问题了,传导到中间生产环节,信心恢复和生产恢复,都需要时间。

但乐观者坚持,看长远一些,中国仍然有足够规模的市场,正在释放的人才红利,市场培育的一批企业家,还有勤劳能干的人民。

长期乐观难掩短期悲观。到今年8月底,小雅所见的宏观悲观论者较多。

但依小雅过往所见,当机构都悲观的时候,市场反而没那么悲观了;当绝大多数机构都悲观的时候,可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了。

市场情绪的传导链从来都是,从散户到一小部分机构,再到众多机构。能在市场最狂热或最悲观处保持理性的,只是极少数人。

近期,三季度的一些数据出来,稍稍缓解了机构对宏观的担忧。

官方公布的宏观数据在好转,中美关系在缓和,十一的旅游消费数据明显好于五一,一些外贸企业的调研情况也较之前明显好转。

总体来看,目前业界的总体倾向:中国经济这么大的体量,经济增长中枢不可能保持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了,未来逐渐回落到4%-5%甚至更低一些,可能是常态。

但在总体增速回落的同时,一些结构性的增量在孕育和发展,比如新能源车,比如医疗器械,比如高端制造的某些行业领域。

另外,不应该仅仅盯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很多企业正在走出国门,国际化带来的增量,也值得期待。

总之,宏观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差。保持理性,远离那些情绪放大者。

(二)微观没想象那么差

二季度,基金经理们的调研感受普遍不太好,很多企业在感慨利润率下滑,有钱也不敢不愿扩张,营运成本在收缩。

从中报数据来看,上半年上市公司总体增收不增利,总营收35.4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4.3%。

这也加剧了基金经理的担忧。但也有一些基金经理表示,市场对于企业盈利担忧的反应过度了。

还是以核心资产的龙头“宁指数”和“茅指数”来一叶知秋。

比如宁德时代,一个基金经理说,“大家预期上半年利润220亿,结果是210亿,就少了10亿,很多人就慌了,其实没多大差别。”

从刚出炉的宁德时代三季报来看,公司今年三季度归母净利环比下跌4.2%,为上市以来首次。

净利润环比下滑,主要是三季度增加了计提下游返利,以及汇兑损失。

宁德时代称,“随着需求环比提升,目前产能利用率较上半年有所提升至70%左右。”

多家卖方研究机构表示,考虑今年产业链需求偏弱,下调公司今年动力与储能出货量,下调宁德时代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

综合各卖方报告,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大约在435、530、670亿元,逐年下调大概是3%、4%、5%左右。

买方给的盈利评估会更低一些,比如今年和明年,净利润预期大概是400亿、500亿。

对于宁德时代,市场已经习惯了它的超预期增长,不太习惯它的增速低于预期,表现在市场层面,就是估值承压。

再比如贵州茅台。

茅台巧克力、酱香咖啡等产品的推出,尽管茅台内部评估正面,但部分投资人士对于茅台供需关系是否发生边际变化感到隐忧。

另有投资者担心,近期茅台批价从2700-2800元掉到大约2650左右,虽然往年中秋节后茅台的价格也会略降,但今年比往年掉价幅度更大一些。

有基金经理说,熊市里,对于信息和波动会更敏感,部分压制了茅台的股价。加上海外资金的抛售,形成了共振。

10月20日晚,贵州茅台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8.76亿元,同比增长19.09%。

三季度,贵州茅台归母净利润168.95亿元,同比增长15.68%。相比于半年报时稍有下滑但仍大幅高于15%的年度目标。

从上述两个基金持仓最多的公司,简单看到上市公司的微观情况:

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但也没那么坏,很多企业放慢了增速,但增长速度并不慢,市场的反应可能过度了。

(三)一批公司的估值很有吸引力

从估值来看,之前小雅列出了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的估值和历史水位。

从自身历史纵比,很多中国公司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从海外横向比较,很多中国公司的估值也处在非常便宜的位置。

比如,LG新能源的PE大概80倍,是宁德时代的4倍多。

有基金经理认为,中国公司的估值远低于海外,核心是市场信心匮乏,增量资金进不来,公募发行难,处在游资博弈阶段,而游资的存量博弈更喜欢炒作小盘股,这也是今年所谓“微盘股指数”表现强劲的原因。

基金重仓股估值被压制的另一个原因是:北向撤退、外资出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仅流入676亿元,而流出额已超过1300亿元。10月19日,北向资金净卖出就达117亿,茅台遭抛售逾15亿,致使其下跌5.67%,创一年最大跌幅。

外资出逃的背后原因有两个:一是,一些国际业务部门负责人称,由于意识形态之争,一些欧美资金受到所在国要求,撤出中国市场。

二是,美债利率创16年新高,5%的美债收益率,相比持续调整的A股,资金必然会选择更高性价比的投资。

一些国际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小雅,这两年中国公司估值很低,一些中东、亚洲的资金在积极布局,另有一些境外资金也在伺机出手,只待一些关注的问题相对明了。

眼下,监管出台一些限制大股东减持、鼓励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分红的政策,都有利于A股市场信心的恢复。

前两天,东方雨虹董秘朋友圈刷屏,对“基本面触底回升”、但股价创阶段新低,连呼“想不通”。

在小雅看来,董秘与其如此“出圈”,不如动员公司回购股份,英伟达在股价上涨两倍之后还愿意回购,如果哪家国内公司认为自家股价太低,只管回购就是了。

但凡国内上市公司多一些资本回报的意识,股价都不至于需要靠喊来维持。

总之,一批好公司的估值在历史低位,股票潜在回报率有吸引力,一些有利于估值修复的信号正在显现,值得守候。

慢慢加,不着急”

说了这么多,还是会有人问:股票类基金到底要不要赎回?要不要”抄底“?

基金经理丘栋荣在刚刚发布的三季报中写到,从估值上看,A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10年国债先下后上至2.67%的低位, 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上升至0.88倍标准差水平,息债比则处于历史99%分位,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高。

小雅也问了几个基金经理,如果现在自己手上有一笔闲钱,该怎么办?

收到的答复都是:慢慢加,不着急。

小雅认同,确实有些公司很便宜了,但不愿意提“政策底”或者“市场底”。

所谓的底,都是走出来之后,回头确认的。市场的涨跌时间和空间,经常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还记得2005年大熊市,熬完一个黑夜又一个黑夜,熬到最后大家都坚持不下去了,光明终于出现。

做投资,我们需要敬畏市场,不轻言底部或者“抄底”。只是要在市场性价比合适的时候,适当地主动承担风险和波动,并且降低收益预期。

多少算适当?与每个人的资产状况有关,也与每个人的承担能力有关。

撰写了《周期》的海外知名投资家霍华德马克斯,曾总结过牛市三阶段和熊市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霍华德得到了人生的一份大礼,一位比他年纪大、也更有智慧的投资人,告诉他一条投资真经——“牛市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特别有洞察力的人相信,基本面情况将会好转;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得出结论,基本面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而且永远只会更好。

霍华德马克斯在2008年3月的投资备忘录中提到的熊市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深谋远虑的投资人才能意识到,尽管形势一片大好,市场面普遍被乐观看涨,但是基本面肯定不会一直顺风顺水。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正在越变越糟。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相信基本面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现在的A股市场处在哪个阶段,大家可以对照着自己判断。

如果还是很难判断,霍华德是个好人,他还给了一张市场评估表,用工具帮助我们去判断和选择。

这张表在书的两页,小雅截图拼接不好看,凑合着看吧。

图片

霍华德在给这份市场评估指南的使用说明中说道:“请针对每一组特点,勾选出你认为最能描述市场两端的词,如果你发现你和我一样,打勾的项目大多数都在左边那一栏,那么请赶紧捂紧你的钱包。”

这份评估指南出现在霍华德在2006年3月写的投资备忘录中。后来的2008年,证明了评估的有效性。

现在,我在左栏只打勾了一项,就是利率相对比较低那一项。

所以,市场周期是在什么阶段?

(声明:文中列举的个股不是推荐,小雅本人亦未持股,只是作为一些观察和理解基金估值的案例,作为参考。文中引用的全部市场看法,仅作为读者决策的补充依据,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