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我不只会写诗、办沙龙,科学研究才是我的“主旋律”

 行云流水vmmxd6 2023-10-23 发布于辽宁

林徽因的诗歌,最美人间四月天,传颂至今。

林徽因梁思成的家,北京总布胡同24号,在30年代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北京的一道风景,当然也惹来了各种指指点点。

可在她心里,写诗、办沙龙,都是玩个兴趣,图个热闹。

真正让她倾注一生的,却是科学研究,16岁时就让她动心,后来成了她一生的事业。

1.中学时代立志学建筑

1920年,父亲林长民外派英国考察,带上了16岁的林徽因。这让豆蔻年华的林徽因,第一次看到了世界。

父亲的朋友徐志摩,当时在剑桥读文学,林徽因在徐志摩的影响下,开始写诗。

可真正影响到她未来专业选择的,是个英国女士,一位女建筑师。

当时她的房东是个建筑师。聊天中,林徽因知道了一个专业——建筑学。

它最早产生于法国,培养的是建筑师,学建筑的人,要有工程师理性与严谨,也要有艺术家的感性与浪漫。

建筑学是所有学科里,唯一一个横跨文理的学科。

看到英国房东画的建筑草图,聊起专业见闻,让林徽因一下子就有了兴趣。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以后学建筑!

她不但自己想,还影响了一个人。

一年的英国生活很快结束,回国后一次聚会上,林徽因将自己想学建筑的事,告诉了发小梁思成。

两个志向相同的人,兜兜转转后,终于踏上了去美国留学的飞机。目标一起学建筑!

可世间的事,哪有那么多心想事成?

2.大学时代学的美术却心向建筑

1924年,梁思成林徽因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在林徽因想着圆梦时,一个残酷的现实来了。

当时的建筑系不招女生,没办法,林徽因只得改学美术。

可林徽因经常去听建筑学的课。在学校,他们看到了很多西方人画的建筑手绘图。

这些图不是美术作品,而是标了详细尺寸的测绘图。图纸画得极为科学,又充满了艺术感。

梁思成林徽因立刻就被迷住了,而两人更是强强联合,相互帮助,成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里的黄金搭档。

林徽因总是想法很多,梁思成则认认真真具体落实。两人绘画功底都很好。

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回忆:

“林徽因满脑子都是创意,常是先画一张草图或建筑图样,然后一边做,一边改进。”

林徽因想法多,梁思成却踏实务实,林徽因有个新点子,梁思成便埋头猛画弄出来。

他们的很多作业,都被学校留作范画。后来,林徽因又被学校聘为“建筑设计事务助理”及“设计指导教师”。

当时,建筑师是个稀缺行业,全世界都很缺。他们的同学,大都想当建筑师。

可梁思成林徽因却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之前,他们就听说日本人向世界扬言:

“中国已经没有唐代建筑,要想去看唐代建筑,就得去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换句话说就是,最老的木构建筑,都在我们日本,你们中国人就别想了。

梁思成林徽因听到后,火腾的就上来了。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师的职业,盖房子的都是工匠做的,是门技术活。

木建筑因为材料原因,本身就难以保存。

中国的木建筑,一直缺乏保护。当时他们就下定决心,要用一生来守护中国的古建筑。

他们不相信,偌大的中国,难道真找不出一座唐代建筑?

3.回国后投入古建筑考察

1931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回国。听从梁启超的建议,他们执教东北大学建筑系。

东北的苦寒之地,林徽因染上了肺结核,折磨了一生,最终也因此,夺走了生命。

没多久,日本占领了东北,梁思成林徽因愤然离开,放弃了在沈阳安下的家,回到了北京。

他们进入了当时的“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们的古建筑考察的大幕拉开了。

1930年代,可以说是林徽因生命中最好的年代。

她喜欢跟着梁思成等人,一起去田野调查,测绘古建筑。

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风餐露宿,还会有臭虫和蝙蝠的骚扰。可在她眼里,充满了乐趣。

这段时间,林徽因还写诗、散文,也写剧本。她在总布胡同的家,也因为“太太的会客厅”,成了北京城文人里的一道风景。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后来回忆说:

“母亲爱文学,但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往往是灵感来时才欣然命笔。文学上的这些最初的成就,其实并没有成为母亲当时生活的主旋律。对她后来一生的道路发生了重大影响的是另一件事。”

儿子口中的另一件事,就是古建筑研究!在儿子眼中,母亲”是当作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的。”

6年时间里,梁思成林徽因跑了190多个县市,考察了2738处建筑,绘制了1898张测绘图。

1937年,北京城内炮声轰鸣,山西五台山后山的一座古寺里,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了唐代建筑——大佛光寺。

这一大发现,终于给中国人争了口气,日本人的狂言不攻自破!

林徽因沉浸在发现的兴奋中,可她没有想到,颠沛流离的生活从此开始了。

在四川李庄的五六年,林徽因饱受疾病折磨,晚上常发高烧,毛巾一条接一条地换。

她常卧病在床,可就算这样,她还会帮梁思成整理建筑资料,用打印机录入手稿。

终于,抗战胜利,梁思成林徽因回到了离开多年的北京。

本以为终于苦尽甘来,谁料,让她痛心疾首的事来了。

5.晚年为保护北京城墙奋力疾呼

1953年,在一个重要会议上,林徽因严厉地说,拆了这是些古董,50年后你们一定会后悔的!

让这位美丽又有气质的才女,大动干戈的是,以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为代表的一方,坚决要拆除北京城墙。

林徽因是见过世面的人,在美国学习,在欧洲考察,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欧洲文明最古老的国家,她都去过。

她和梁思成都觉得,北京城墙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世界仅此一处。

可吴晗根本不听,背后还说林徽因出身低微,才思想守旧。

林徽因听到后,愤怒不已:

“我们林家满门忠烈,你算是什么东西?”

此时的林徽因,身体已经越来越弱,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可她拖着瘦弱的身体,东奔西跑,各种呼吁。

“拆了这是些古董,就算以后重建,也只是假的了!”

可惜,她与梁思成被贴上了保守派的标签,他们的意见化作了空气。

直到去世前,林徽因都一直在为城墙保护呐喊着。

可终究让她失望了。在她去世后的两年,1955年,推土机在北京城墙上隆隆作业,城墙轰轰推倒,尘土四处飞扬。

6.林徽因的建筑成就

有人说,没见林徽因有多少学术成就啊?

和梁思成相比,林徽因没有留下独立的建筑著作。可梁思成在古建筑保护上的成就,他完成的《中国建筑史》等著作,背后的林徽因的大量且默默的付出。

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的开篇中写道:

“内子林徽音(原为音,后改为因)在本书上为我分担的工作,除绪论外,自开始至脱稿,以后数次的增修删改。

在照片之摄制及选择,图版之分配上,我实指不出彼此分工区域,最后更精心校读增削。所以至少说她便是这书一半的著者才对。”

而梁思成提到的“绪论”,是林徽因写的,署了名字。

仅这一篇10余页的绪论,写作水平与研究水平,已经奠定了她在建筑学中的学术地位。

而除此之外,林徽因还做了大量“看不见”的工作,没有任何署名。

后来人们都称她为“先生”(古时对于老师的尊称),可见她在建筑学科学研究上的水平与造诣。

不只在古建筑研究上,林徽因在舞台美术、抢救传统文化景泰蓝等方面,同样做了很多。

总结

林徽因51年的人生,并不长,却活得轰轰烈烈,很是热闹。

她的兴趣多,爱好多,朋友多,八卦多,做的事多,留的照片多,可以说,没有林徽因的民国,不知道会黯淡多少。

因为实在是丰富,她的人生若用曲子来比喻,那一定是交响乐: 层次、华丽,叙事宏大,表达的情感丰富。

这首交响乐里,主旋律一定是学术,是她的古建筑保护、科学研究。这段主旋律起伏跌宕,充满了激情。

而一些小和旋,或许才是她喜欢的文学、艺术等,仅是交响乐里的小点缀。

陶行知说:“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对林徽因来说,她的“大事”就是古建筑保护。不只风餐露宿的野外调研,更是做科学性的研究。

在各种“小和旋”满天飞的背后,了解了林徽因人生的“主旋律”,才能更加走近她,了解她。

才能知道她是中国建筑学学科的开山鼻祖之一,还有她用一己之力,抢救古建筑,留给国家、留给后人的担当与大爱。

即便病痛折磨,美国好友多次邀请她去美国治病,她却次次拒绝,理由是我的国家在受难,我怎么能选择走。

美貌让人停下,才华让人留下,贡献、气节与爱国之情,才更令人敬佩!

林先生,值得后人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