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青釉钵,原来是茶盏的源头

 自华居 2023-10-2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点击右上方“

点选“设为星标”🌟

图片

大家好,我是沐言。

上周与大家介绍了岳州窑这一较早期就有着一定成就的青瓷窑口,今天分享的这件作品就是风格独特的南朝至隋代岳州窑青釉钵,更凝练了素雅加持的禅意。

有史料记载,南朝对手工业者的控制政策逐步松弛,在番役制度以外还出现了雇佣工匠,这种放宽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自晋代开始,岳州窑所在的湘阴属湘州管辖,所以部分岳州窑精品器物出现在湘阴周边的城市正是当时官府地方作场生产的结果,而岳州窑的产业化崛起与其“官府作场”的性质密切相关。


图片

南朝-隋 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这件器物让我们感受到简繁之间,去繁就简的大气与从容。将精细打磨注入每一道工序,更得益于南朝时期岳州窑这座官府作场的精湛工艺才得以成就独一无二的它,造就了审美上的“返璞归真”。

它是较早出现的钵式样,也是盏的雏形,与唐宋时期流行的斗笠盏有相似之处,后世的盏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借鉴和延展。向内卷起的唇口,口沿的弧度向外扩张,在适当的位置收拢,与底足形成完美呼应。


图片

南朝-隋 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局部)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南北朝时期的瓷器普遍施釉较厚,这件青釉钵整体施以较厚青釉,釉色润泽,晶莹剔透,玻璃质感极强,古朴的钵式造型,搭配青釉釉色,更增素雅与庄重之感。钵内积釉凝结的颜色更显深沉,像琥珀般深邃明丽,光线变幻中釉色中也有色彩的流转,静中亦有动,别有一番风味。


图片

南朝-隋 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局部)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岳州窑的装饰纹样较其他窑系简单。一般仅在口部或肩部饰弦纹、几何纹、菱格纹。即使岳州窑鼎盛时期,也多是在钵和高足盘内底或壶罐类器腹模印忍冬、团花,但其纹样不显繁缛,花卉纹样仅勾勒出形体较小的外轮廓线,将至简美学印刻在造物之中,可以说这也是岳州窑的独特之处。

这件青釉钵内印有花卉纹,从花形和器物所使用的场景来看,花卉纹多有可能是莲纹,作为佛教盛行的南朝,莲纹这种具有很强宗教元素的纹饰被广泛应用于佛供瓷器中。莲纹在支钉痕上方,围绕内壁一周,莲纹上方有压纹,让整个装饰更有层次感。


图片

南朝-隋 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局部)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因采用支钉覆烧,内底留有五个明显的支钉痕,恰似舒展的花瓣,与钵内的莲纹完美融合。钵内中心处在俯瞰之下好似一朵盛开的花朵,印刻的花瓣围绕中心花蕊向外舒展,在其周围还围绕一圈盛开的细小花朵,彼此呼应,更让人有“身入菩提海,心似莲花开”的美妙感受,是美意也有禅境。


图片

南朝-隋 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局部)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采用覆烧的烧造工艺和向内卷起的唇口都是出于避免器物变形的考虑,也正是因那时的岳州窑拥有精湛的工艺,才有这件青釉钵的出现。

从青釉钵的外壁可以看到明显的泪珠状流釉,这是覆烧中会出现的自然形态,营造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感。青釉之下肉眼可见的细小开片,更凝练了那份造物的神奇。底足未施釉,从修足后的胎体可见这件青釉钵的胎质呈灰白色,淘洗的较为干净,匠师为烧造它倾注的心血并不一般。


图片

南朝-隋 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局部)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很多相熟的藏家常说,优秀的古陶瓷能让他的心安静下来,更缓解了烦闷和焦虑,一件器物能把玩着看一天也不够。在见过更多精良之作后,我也渐渐明白,深爱古陶瓷的藏家们为何会有爱不释手之感,那是惜物之人与有缘器物之间的共鸣,在彼此同频时,相互吸引,怜爱之意也自然流露,而在与古陶瓷的对话中,它会让我们学会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