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廉政故事三则

 丰羽之冀 2023-10-26 发布于河北

廉政故事三则

    古人云:“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名利之客”,被康熙皇帝赐谥"清恪" 的江苏巡抚张伯行说,“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一精辟的论断,概括了数千年中国吏治史上彪炳史册的清官廉吏的思想。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正大光明“的匾额在历史的淘洗中不断显示出特有的辉煌。而其中杨震、包拯、于谦为我所敬仰。

“四知”清官杨震

    在我国的东汉时期,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他叫杨震。

一年,他在荆州做官,在这期间他发现有一个叫王密的部下才华出众,于是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而王密果真没有辜负杨震的信任,在昌邑做的很 

好,深得百姓好评。而王密一直想报答恩师,却苦于没有机会。

   几年以后,杨震调任路过昌邑。王密听说后,很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恩师,安顿吃住,打点一切,照应得无微不至。他想,报答恩师的时候来了。于是,这天晚上,他来到杨震住处拜见,见室中没有外人,他便从怀中捧出黄金十斤,端 放在杨震的案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特备小礼相赠,以报达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杨震见状,连连摆手拒绝。他想不到王密会来这一手,便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有真才实学,所以才推荐你担如此重任,可你这样做,是太不知我的为人了。”

    王密自讨了没趣,但仍想力争,于是轻声轻气地说: “反正是黑天,又无外人知道。恩师就请收下吧,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谁知,这时杨震更加生气了,他正色地说:“你送金子给我,外人怎么会不知道?即使没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为无人知道,就宽容自己,这是很要不得的。金子你拿回去,这样做,是你的不对”。

   王密一听,羞愧难言,只得挟起金子,谢罪离开了。

“不持一砚归”的包拯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之一。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他一生清廉简朴,从不讲究排场,即使做了大官,穿着仍与布衣时一样。对贪污深恶痛绝,在他给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体现了其为官清廉的态度。

    1041年,因在天长县政绩卓著,包拯升任岭南端州知州。端州作为我国名贵的上等砚台——端砚的产地,当时朝廷规定每年要向皇宫交纳一定数量的砚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赐公卿大臣。所以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

包拯到任后,一日,一个贵门来到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砚,说道:“大人每天为百姓笔耕不辍,肯定需要上等砚台,现在送给大人一块,希望大人能用它为万民造福。”包拯说:“我这么多年都是用普通石砚,如此高贵的,当呈圣上所用,我用则糟蹋了。”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坚辞不受。后来,又有人来送端砚,他开着玩笑拒绝说:“如今我来到产端砚的端州,便收端砚;明日去产金的金岭,又受金子,我岂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盗了吗?”直到当他即将离任时,当地百姓精制一方好砚,想赠与他作纪念,他也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 他

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堪称史上廉吏代表。

“两袖清风”的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这首《石灰吟》名垂千古的于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向来以刚正清廉闻名朝野。他曾写过一首《初度》的诗—— 喜剩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其不仅有石灰一样清白的品质,而且有无欲无求的清廉之情。

    在当时,在外地的官员每年回京述职,多有人携带当地名贵土特产向权臣国戚送礼,而他却每次都是两手“空空”,不凭关系,只凭政绩。在正统年间,送礼之风尤甚,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就能得到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这时每次于谦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刚正清廉可见一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