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图鉴丨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中国人的100把坐具

 韩林图书馆396 2023-10-26 发布于内蒙古

▶️中国人本来没有椅子。

▶️唐宋之前,多是席地而坐。两千多年前,孔子开坛讲学,坐而论道。聚集弟子于二十,大致都是铺着草席坐在地上。《论语·乡党》篇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行止,说他“食不语,寝不言”。与此同时,他也“席不正,不坐”。在就座前,一定要把席子摆端正。这倒并不是孔子“清高迁腐”,也不是他故意装出一副好为人师表的模样,而是他中和明亮的内心结合当时环境的自然体现。

▶️中国椅子的最早出现,大概从马扎开始,便是著名的“灵帝好胡床”的典故。“胡床”即马扎,名叫“胡床”,是因为马扎从西域传入中国,所以有个“胡”字。而“床”的命名,《说文》中说“床”是“安身之几坐也”“床之制略同几而卑于几”,它是与几很像但又比几矮的一种可依凭坐卧的家具。

▶️历史上坐其和坐姿的改变,可见证文化外相变迁,也可看见文明性格。我国文明基于历史上的圣贤学说,因此便自然有包纳四夷、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自信。因此,坐具与世相皆难免变迁,但所不变的,或许便是中国文明眼中的那种朴素之道和“上古天真”,而这实际是一种人情的温暖,虽说来话长,无可把握,但这大概才是中国文化中真正的“座”与“倚”。

🔗图文源自谭谈美学,出处见图中水印

中国传统文化 , 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