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伟人的这首重阳词,豪情万丈,意境宏远,感受最波澜壮阔的秋

 与春天同行 2023-10-26 发布于青海

在中国古代,春天和秋天都有着两个重要的节日,一个是三月三的上巳节,正是春天草长莺飞的时节。人们结伴前往水边沐浴,这一仪式被称为“祓禊”,正如杜甫在他的诗中所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另一个重要的节日则是九月九的重阳节,这时正值深秋,秋叶飘零。

人们齐聚山巅,登高远望,正如王维所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也逐渐被称为老人节,寓意着长寿和健康,人们登高聚会,佩戴茱萸,共赏黄菊,这三个活动成了重阳节的主要庆祝方式。

当秋天、菊花和重阳节相遇时,这个美丽的交汇点激发了许多诗人的创作灵感,他们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例如,王勃的《蜀中九日》中写道:“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这表达了浓烈的思乡情感。而杜甫在《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感叹自己年老多病,生活贫困,一事无成,登高远望时涌上心头的千万种情感。当菊花、重阳节和战争相交融,更是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壮丽情感。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中写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描绘了菊花的香气和色彩,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尽管这仅限于长安城。唐代的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到:“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而清代的陈维菘在《虞美人·无聊》中则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感和厌倦:“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然而,这一切都不及伟人创作的那首重阳节诗《采桑子.重阳》。这首词诗创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阳历日期是10月11日。当时的伟人身体状况不佳,他在福建省永定县的合溪养病,但在重阳节前夕,他坐在担架上,离开合溪前往上杭县城,与红四军领导人会合,正是在上杭道路上创作了这首词。

一路上,伟人所见所闻,都是金黄色的菊花盛开、山川婉转、秋高气爽、流水潺潺。当他到达上杭县城的临江楼后,他即兴创作了这首《采桑子.重阳》。

这首词描绘了人生易老,但天地永恒。岁岁重阳,今又是重阳,战地的黄花格外香。这一句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但也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存在。再加上“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描述,使得整首词洋溢着浓厚的抗战情感。这也是因为伟人在1932年春漳战役结束后,曾来到充满战斗痕迹的战场,他捡起一个弹壳,轻声说:“战地黄花呵!”

这个历史事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伟人在重阳节歌颂黄花的深刻内涵。

从诗歌的音律和意境来看,伟人将色彩、音乐、情感和意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一年一度的秋风虽然不如春光明媚,但胜似春光,这正是因为“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话正是为了表达我们即将迎来的胜利曙光。整首词读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它不仅是对人民战斗的赞美,也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