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正新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3-10-26 发布于湖北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马正新    邮编:444322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保护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够让我们在充分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精神养料的同时,保证我国绚烂文明的长远留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其特殊性,其传承人并不是某一些个体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涉及到广泛的社会群体,而且,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适当的度,如何在传承中进行保护,在保护中予以利用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就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传播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记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使出色的华夏文化传统持续继承和弘扬,将巨大地强化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巨大精神支柱,是五千多年才智的成果,是弥足珍贵的、具备重要意义的文化资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工作极为关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加强中华文明的归属感,保证中华文明的性格特征。经济和社会的全球一体化,给中华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和机会,这就需要有一种传统的精神支柱来融洽和呼吁众多的华夏儿女,凝聚力量,进而可以使中华文明持续矗立于全球民族之林。
        其次,我们应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一种文化遗产,与此同时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意识和定位,是由较高端的抽象化视角和历史的高度给出的科学依据,在现今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发展中更具备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社会意义。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永桓的信念宝库。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带来了机会,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获得了进一步的反映;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楚地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是一种必须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它的发展前景巨大。这样的资源有别于一般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更反映了一种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我国华夏民族的特有魅力和充实的文化内涵。
        二、新媒体时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创新策略
        1.体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非遗的继承和发扬显得越发迫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应用和宣传非遗的基本知识与价值意义。如,进行壁画制作时,需要查阅其发展历史、制作工艺、选材、流程步骤等,再通过几个星期费时费力的创作,自豪感油然而生。《设计事理学》一书中举例分析了以自然为中心的支配逻辑。众所周知,绿色设计是大势所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是最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讲究顺应自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百姓日常生活中一些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也是极好的体现。西汉的青铜虹管灯既实现了挡风照明,又能够吸取油烟,有效防止空气污染。
        2015年,湖北武汉举办了园博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这些小行为的日积月累使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结合新媒体进行适度商业化,开发全新产品形态
        对于传统节日和风俗,商业化不一定是必要选择,但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商业化则更具必要性,如无法使这些非遗与现代生活更快结合,只会加速非遗消亡。因此,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受众或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重新开发适应现代生活和审美,但又不丧失传统文化内涵和美学感受的新产品。如南京绒花作为古代女人的发饰,其复杂的花样不适合现代日常生活使用,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当代女生的喜好,重新制作适合现代生活场景佩戴的绒花发饰,并可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新媒体营销,如此才能利于非遗的活态传承。
       3.发挥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文学、手工技艺、表演艺术、民间风俗礼仪等领域,其传承多数采用父子或师徒的模式,通过口传心授、身教言传的方式传授。手工技艺基本采用家庭传承的模式,大多遵循“传男不传女”的祖训。时至今日,独生子女的政策背景下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由于市场的疏离导致行业的不景气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面对纷繁的职业选择时不选择传承祖辈技能的几率增大,较多手工技能面临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载体,与学校教育的使命具一致性,因而,将非物质文化遗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拓展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这种联盟,一方面使非物质物质文化得到最广泛的传承,能选拔优秀的继承人,避免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能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提高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有利于发挥这些遗产的文化符号作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于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加入能拓展学校的教育内容,培养更全面的社会人才,使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特点也决定了各地方学校担负的非遗教育内容以及内容的多寡不尽相同,这需要因地制宜。各个学校应根据地域特点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利用天然优势建设成特色教学、特色专业。
        4.线上线下融合,进行“体验式传播”
        “体验式传播”强调当下新媒体流量红利面临瓶颈的情境下,利用线下体验反哺线上的传播方式。目前关于非遗的线下活动与展览和体验项目普及程度并不高,但各学历、地域的人更乐于选择通过旅游和实体店体验的方式了解非遗,感官、情感、思想、行动上的体验,都是仅靠线上的数字化传播手段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发完整的非遗体验项目,如线上小视频拍摄搭配线下非遗技艺体验课程、甚至联合旅行社开发有新媒体基因的非遗主题的旅游目的地体验项目,都是很好的促进非遗传播的方式。非物质文化中遗产中包罗万象的艺术内容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可帮人们在传统与创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关系中寻找平衡,在急速变迁的社会中避免“单面人”出现和异化现象发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必须避免简单的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堆砌,避免唯经济效益是图的功利心态和不适当的商业化,以认真的态度进行创新,同时在传播中找寻新盈利模式。唯有如此,才能让新媒体承载起古老的民族之魂,并借助新媒体之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喜爱,让更多人有兴趣了解和学习非遗,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悠久而意蕴深远,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在当前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日益突显,为了使我国的文化传播得更为久远,我们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要由“静态”的保护模式转变为“动态”的保护模式,更好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价值。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下,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而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必须做好其保护以及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体适能泵国人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01):58-62.
        [2]黄体杨.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高莹.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2-23.
        [4]董颖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