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高凝还是低凝,替代与抗凝相结合治疗高危出血患者1例

 fjgsd 2023-10-26 发布于广东

今年敝号推出案例太少了,我从检验的角度再次用文字整理了一遍,写得有点臃长,全文4千余字。平心而论,在实验室指标监测方面,我们做得不够细致,用药后指标动态变化的回馈不足,更多是理论上的迁就。但总的来说,本文传达的理念,应该还是值得探讨的。

实际上,我还想写淀粉样变获得性X因子缺乏的案例、FXI抑制物合并MGUS的案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1型和2型的临床诊疗比较案例……

想归想,还是要更加努力……


前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症的典型代表,临床上人为地将DIC的进展分为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以更好地判断DIC的动态进展,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然而,由于DIC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到凝血、抗凝、纤溶等多个系统,临床表现也呈多样化,三个分期的判断常常存在一定困难。一旦判断失误,例如,在高凝期给予了抗纤溶,在低凝期给予了抗凝,这可能会带来不良的临床结局。

DIC的进展中,我们应该在何时选择抗凝治疗,何时选择给予充分的替代,甚至是抗纤溶治疗?这对实验室检查的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案例是一名47岁男性,以“右臀部肿痛20余天,皮肤瘀斑10余天”入院,在外院进行抗纤溶、成分输血(冷沉淀、血浆、纤维蛋白原)治疗,瘀斑、血肿未见改善,纤维蛋白原持续下降,我们通过结合常规凝血指标、凝血因子活性和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在全面权衡患者的临床状态下,在高危出血风险下进行了“替代+抗凝”相结合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了较好的临床预后。

案例经过

患者于202159日出现右臀部肿痛,520日发现颈部皮肤瘀斑,后瘀斑逐渐扩大,发展为双侧臀部,伴行走困难,无黑朦、晕厥,无呕血、血便、鼻衄、牙龈出血。否认出血性疾病病史。查体:神智清楚,对答切题,右侧颈部、双侧臀部、大腿大片瘀斑,大腿触及包块,右侧臀部压痛。51-55日深山游玩,野营过夜。

519日外院检测血常规:白细胞5.33×109/L,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55×109/L。凝血功能:PT 17.2sAPTT 43.2sFIB 1.03g/LD-二聚体 100.57ug/mlFDP 516.61ug/ml。臀部MRI:双侧臀中肌、左侧髂腰肌、双侧竖脊肌、左侧股外侧肌及股中间肌、右侧闭孔内肌血肿,较大者位于右侧臀中肌(4.5cm×4.5cm×6.2cm)。530日,外院以抗纤溶、成分输血(冷沉淀、血浆、纤维蛋白原)治疗,瘀斑、血肿未见改善,纤维蛋白原降低,于63日入我院治疗。

63日收治急诊科后,血常规:WBC 5.79×109/LHB 80.1g/LPLT 45.2×109/L。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减少,未见破碎红细胞。凝血功能:PT 15.8sTT 11.3sAPTT 34.4sFIB 0.65g/LD-二聚体 72.3mg/LFDP 459.48ug/mlAT 96%。输注人纤维蛋白原2.0g后,复查FIB 0.91g/L

64日上午10点,患者出现出现意识障碍、喷射性呕吐。颅脑CT:左侧小脑蚓部、枕叶、颞叶、额叶及两侧顶叶多发脑出血,较大者28ml

图片

1:患者颅脑CT照片

64日收治ICU,查体:皮肤瘀斑,意识嗜睡,言语欠清晰流利,部分运动性失语,四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血小板31×109/LD二聚体103.13 mg/LFIB 1.05g/l。总胆红素35.7umol/l,直胆红素12.8umol/l,间接胆红素22.9umol/l,球蛋白29.6g/l,转氨酶正常;LDH 446U/L。尿常规:镜下红细胞+,尿蛋白阴性。肾功能未见异常。给予纤维蛋白原2.0g、冷沉淀10U治疗处理,但D二聚体仍持续升高,血小板仍持续下降。

图片

2:患者皮肤瘀斑症状

65日检查凝血因子活性:FII 66%FV 57%FVII 89%FX 85%FVIII 183%FIX 188%FXI 122%FXII 68%。血栓四项:TAT >120ng/mLTM 8.90TU/mLPIC 14.38μg/mLtPAI.C 4.90 ng/mL,血栓四项提示(TAT/PIC8.4):高凝、高纤溶,并以高凝倾向为主。血液科会诊考虑诊断:继发纤溶亢进查因(DIC?)。处理:人纤维蛋白原、冷沉淀、血浆,低分子肝素4000U qd,监测出血症状、凝血改变同时寻找肿瘤的依据。加用抗凝后,TATPIC均同步下降,D二聚体逐步下降,FIB和血小板稳步上升,抗凝起效,患者临床症状逐步好转。

68日,患者突然出现意识变差,烦躁,瘀斑未消,颅脑CT脑出血再发。尿胆原(+);总胆红素31umol/l,直接胆红素8.0umol/L,间接胆红素23.0umol/L;肌酐111umo/LLDH 415U/L,血小板102.3×109/L,二聚体63.134 mg/LFIB 1.78g/L。立刻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补充人纤维蛋白原补至正常,FVIIa 45ug/kg once止血。随后,患者出血症状逐步缓解,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持续正常,D-二聚体、FDP逐步下降,转中医科康复治疗。

2021826日随访,皮肤无瘀斑,行走无障碍。白细胞4.72×109/L,血红蛋白130.3g/L,血小板267.8×109/LPT 10.9sTT 11sAPTT 30.4sFIB 2.31g/LD-二聚体 0.629mg/LFDP 4.13 ug/ml。颅内病灶吸收。未找到肿瘤证据。

图片

3:63-16日各项结果变化情况汇总

图片

4:血栓四项治疗过程结果变化

案例分析

检验案例分析:

患者入院后,凝血四项除FIB显著下降外,余无明显异常,同时D-二聚体、FDP显著增高,PLT显著下降,表明机体当前处于继发性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下降考虑由于高凝消耗所致。一方面,我们建议积极查找纤溶亢进的原因,例如肿瘤、药物、毒物接触等;另一方面,对于当前的凝血状态,持续给予替代治疗,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仍改善不明显。患者此时处于高凝期、低凝期,还是纤溶亢进期?检验提供的数据能否给出答案?

当前,两方面的检验数据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支撑。首先是凝血因子活性,未见明显降低,甚至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的VIII因子、IX因子等,出现了应激反应性的增高,不支持当前处于消耗性低凝期的判断;其次是血栓四项的TAT显著升高,大于检测上限120ng/mL,尽管PIC也显著升高,达14.38μg/mL,但TATPIC的比值(>8.4)仍明显大于判断凝血和纤溶状态的经验性比值5.0,表明此时机体处于高凝伴高纤溶,但仍以高凝为主的状态。综合这两个方面的数据,给临床上抗凝治疗的切入,带来了重要的信心。

临床案例分析:

患者以显著的出血症状为表现,有皮肤瘀斑,肌肉血肿,甚至有颅内出血,同时,检验数据也充分表明,患者出血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显著下降,D-二聚体、FPD显著升高有关。根据2017CDSS评分系统,考虑目前患者在临床指标上存在DIC,但是导致DIC的原发病未明。此时,我们给予充分的替代治疗,输注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血浆、血小板等,但仍然被持续消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在替代治疗效果存在局限的基础上,能否加用抗凝药物?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检验科老师对凝血因子活性、血栓四项数据的分析帮助下,凝血因子活性正常或升高,凝血状态以高凝为主,伴有纤溶亢进,考虑当前患者仍存在积极进行抗凝治疗的指征,因此在充分的替代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单位的预防剂量。在使用3天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持续升高,D-二聚体和FDP逐步下降,表明抗凝起效。但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第三天,患者又再发脑出血,我们给予了单次重组活化VII因子的积极止血。这表明,DIC的高凝、低凝、纤溶亢进,在临床上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可能三个分期相互交织,动态变化。对于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抗凝治疗的把控需要更加谨慎,监测的频度需要更加密切,方案的调整需要更加动态,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大收益。

最终,导致患者DIC的原发病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患者在发病前的野外露营,接触到不明动物毒素引起有关。在积极的替代治疗下,抗凝治疗压制了高凝倾向,并且随着毒素的代谢逐渐消退,原发病逐渐祛除,患者最终预后良好。

知识拓展

当前,临床上对DIC的诊断,主要依赖由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构成的评分系统,而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TAPTT、纤维蛋白原等常用指标。实际上,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一些新型分子标志物,例如TATPIC等,对于早期诊断DIC和判断预后,也越来越被广泛认可[2-3]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是凝血活化后的凝血酶与抗凝血酶结合构成的复合物,半衰期为315分钟,可在血浆中测定。TAT升高表明凝血酶生成增多,提示当前凝血处于激活状态。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是纤溶酶与α2纤溶酶抑制物构成的复合物,半衰期约为6小时,是纤溶系统活化的标志。

FDPD-二聚体,是凝血活化后,先形成血栓,再在纤溶活化的作用下,产生的降解产物。纤溶的活化,往往是伴随着凝血活化之后产生,但凝血与纤溶两者谁处于上风,通过FDPD-二聚体无法判断。而TATPIC的比值可作为初筛判断,该比值大于5.0,提示凝血活化更强。从这个角度来看,TATPIC的联合检测,从理论上来说,比FDPD-二聚体能够更早地反应凝血变化的状态,给临床上更早给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案例总结

随着新项目的不断应用,对临床疾病的精准诊疗带来了重要的帮助。但同时也要看到,对新项目内涵的把握,对检验数据与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措施之间的关系把握,需要检验与临床共同努力,才能发挥项目更高的价值。

本案例既充分考虑了传统指标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TAPTT、纤维蛋白原等对诊断DIC的价值,也结合凝血因子活性、血栓四项等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对帮助临床判断患者当前的凝血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从临床角度来看,患者存在显著的出血表现,抗凝治疗一般为禁忌症;从检验角度看,患者的凝血因子活性正常或升高,TAT处于高凝为主的状态,这为抗凝治疗的切入带来了理论依据。最终,在充分考虑出血风险下,给予积极的补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基础上,低强度抗凝治疗。然而,我们仍需看到,该案例亦存在不足之处,对于高危出血患者,我们的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动态的调整治疗方案的能力仍需加强。例如,该患者在抗凝过程中再发出血,或提示我们,抗凝应更加谨慎,见好就收。

专家点评:

凝血系统包括凝血、抗凝、纤溶等方面,维持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治疗的目的和关键。把握好凝血治疗的平衡,还需要讲究“变化”、“动态”。变化:是凝血状态的主题,凝血活化的高凝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高凝与低凝,高凝与纤溶之间的转化是一个变化过程,而变化二字的背后,隐含的是原发疾病病理生理的背景。动态:正由于出凝血状态的须臾变化,故而强调动态的、持续的监测凝血指标的改变,单点的检测有时难以界定此时凝血的走向,在充分考虑疾病本身发展因素的背景下,动态的观察凝血指标的改变、动态的调整临床策略,方能得到最大收益。

本案例充分展示了,DIC的诊疗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高凝、低凝、纤溶亢进,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此时,实验室指标的支撑,给临床疾病的诊疗带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临床与检验的紧密联系,相互沟通,才能给疾病的诊疗带来更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5):361-363.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7.05.001.

[2]胡艳晶,张益明,宋景春,.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联合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诊断创伤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价值[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20,33(12):1283-1287. 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20.12.010.

[3]钟林翠,宋景春,林青伟,. 血栓调节蛋白联合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32(11):1184-1188. 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19.11.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