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覃金仔 2023-10-27 发布于广西

   原创

   文/李亚称 

战友、军嫂合影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景色五彩斑斓,万物丰收,给北海勾勒出一幅浪漫和诗意的画面,让人陶醉,心旷神怡。和着秋色景象,十月十六日,广西边防一师海防四连在北海举办第三届老战友聚会,简直是绝配。收获北海秋天的诱人景色,同时留下团聚时战友终身难忘记忆!
       这天座谈会开始之前,战友纷至沓来,筹备组张力保,钟宁,霍焯文,对战友到来,登记,发放聚会统一服装,安顿好住宿。然后报到的战友在签名背景墙上挥笔郑重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有专业摄像师拍照,留住人生难得美好时刻。然后战友自由组合留影,问长问短,欢声笑语,嘈杂满堂,热闹非常。
       触景细问,杨德义战友的肺部刚刚手术不久,需要静养,因聚会背起行囊,来了。河北战友胡玉增 ,跨越两千多公里距离,孤身只影,来了。我们的老同志,老首长,群里开心果老牛——73岁李忠携夫人,来了。战友们个个抛开俗事困扰纠缠,天南地北,来了......。仅仅一个聚会感染力就有如此强大和吸引力,象刻在战友骨子里无声令牌!

        南宋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意是否可同理述说战友聚会的疑问。战友文三元说道:“聚会让我们又回到当年的激情岁月,'嘟...嘟...嘟’的紧急集合号声,催人奋进!”是的,正青春,我们带着未脱的雅嫩,怀揣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一起在血染征程上,保卫祖国安宁,拼肩战斗在边防线上,战火洗礼,生死相交,相互帮助关心,一路走过春夏,走过秋冬,暑去寒来间,化作了血缘。结下永不磨灭的情谊,战友成了一生牵挂;而分离后,岁月积淀了对战友太沉的思念。也攒下了许多对战友祈祷和祝福,成了抚不平那心底圈圈涟漪!一句话,太想念战友了!聚会可实现往日思念的梦想,挂念的心得到安放!所以,任何聚会,唯有战友聚会亲切,渴求,积极参与,久聚不厌,越聚越让战友心生快乐,幸福感满满。

       主持座谈会战友胡翊龙宣布座谈会开始那一刻,全场气氛肃静,战友们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似乎又回到青春岁月那种精神面貌。座谈的每一项程序都在胡翊龙的掌控中,轻松,高兴,愉快成了主线。这时师副政委李济忠接战友的邀请,也赶来参加座谈会,老首长的到来,把气氛推向新的高潮。这时,指导员苏加福发出口令:全体起立,热烈欢迎师副政委李济忠的到来,掌声不停。祝老首长寿比南山,幸福安康!又一阵掌声响起。接着,老首长拿过话筒对战友们说:“北海是我们战友的第二个故乡,你们常回家聚聚,我很高兴,很激动,所以我刚刚从医院回来不久,腰还没痊愈,走动还要人帮扶,也要和战友们见见面。祝战友、军嫂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代向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的战友问好,向未到会的军嫂问候”!

       座谈会最后,由担纲本次聚会组织总指挥老连长覃友光发布聚会内容,活动行程,提出要求,注意事项,并向全体战友祝酒。晚宴开始,战友们推杯换盏,把酒叙当年,诉别苦,问安好,洋溢阵阵热烈温馨的气氛在空中飘扬。
       这次聚会行程,重走企沙营房旧址成为聚会主轴。十月十八日早上,战友们吃完早餐,就早早在前往企沙营房旧址候车点聚集,生怕错过行程而后悔。等了许久,两台大巴缓慢驶来。车门开了,战友和军嫂开始有序而又急促上车,因为心早已飞越营房。总指挥覃友光发口令了:“各班清点人数”。一班长谭华洲报告:“总指挥,一班到齐!”依次到九班长报告,这时总指挥发出更有力的口令:——“向企沙出发”!车轮转动了,两台大巴载着战友青葱岁月的沉甸甸、一幕幕回忆奔向目的地。
       约两个钟,我们终于到了营地。走出车门那一刻,心里有说不出的味道,我们曾经熟悉的营房连面目全非也不留下,就是只砖片瓦也找不到了,真是“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无法接受事实。很多战友问总指挥,“您带错路了吧?”总指挥心平气和地答:“这是多次走访老乡才找到的营房旧址地方,不错。”战友们开始活跃了,东走西望,寻找营房的蛛丝马迹。但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和失望。有的战友还是不心甘,爬上被钩机挖去半腰的山坡小路上,遇上原住地老乡。询问中,老乡一一道出栋栋营房的位置,而这条断了西去杂草丛生的小路,正是我们当年营房通向企沙圩镇的道路。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我们的青丝已两鬓白发。这时我们无奈,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但,尽管岁月残酷,时光飞逝,太多的记忆已随着岁月飘散在风中消失,而至爱的军营生活铭刻在脑海里至今鲜活。随着时光洗礼,像海边的贝壳在灵魂深处闪闪发光。是的,印象中的营房我们还是那么的清晰,企沙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在回忆中重现,操场上一二一的队列,打靶归来歌声的咪嗦啦咪嗦雄亮耳熟。也忘不了课余时间,青春骚动战友们的打闹,饭后人静时在营房后山坡上抬头仰望远方的星星和月亮,播下了乡愁。这就是我们曾经的过往青春。正是当年严肃又活泼的军营生活,培养军人独有的精神和骨气,提振我们在社会上打拼赢得人生。象陈辉标,胡翊龙、霍焯文等战友,从一名战士、班长成长为地方干部的佼佼者;文三元,卢展祥,张力保为地方创税收,解决了乡亲就业作了贡献;就连自认窝囊兵林和根战友,回到地方后自食其力,不等不靠,不给地方政府添麻烦,经营鱼档几十年。在乡亲有困难时总是伸出援手,成为当地有名善心、爱心人士。部队就是育人的大熔炉,军人的骨气是人生正能量的法宝。每一次相逢,都是战友心灵的一次驿站,重温当年青春的激情生活,更相互鼓舞、激发斗志,期许日后人生美好。退伍不褪色,将部队的作风发扬光大,成为战友的共识,这就是战友聚会有别于其他聚会的宝贵之处吧。

原营房通向企沙圩镇道路

       四天相聚,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难分难舍的心情尽显无遗写在脸上,与头天相见时的高兴劲儿相比,成了分水岭。说话声音低了,时不时眼睛随着话语的变化也偷偷有点湿润了,太多的知心话道不完。当然,我们不说话,就是眼睛交流,也能你知我情,我懂你心。都说情浓不在相见时,应为道别最动容,一点不错。聚会结束晚宴来了,为减少分离苦楚,总指挥老连长覃友光最知道如何掌握场面,即刻向战友们祝酒……。把太多的不了情义,全斟满在酒杯里,干,干......!千杯万盏饮不够,战友情谊万寿无疆!美好的祝福一遍又一遍,相邀的约定一次又一次。此情此景,蹦跳的心在加快,心潮总难以平静。如此这般感受,着实让人无法言表,酒未醉人,人自醉。也许是接着酒的兴奋,掩饰分离的无奈,霍焯文,谭华洲,黄云军,胡翊龙等抓住聚会的尾巴,领唱《战友之歌》,《打靶归来》等激昂军歌,一些战友还即兴跟着音乐节奏随机表演舞蹈,小剧。引得战友、军嫂阵阵喝彩和掌声响个不停,直到夜深,有的战友,军嫂还舍不得退场。
       北海聚会很顺利,战友们个个满意,军嫂高兴,取得圆满成功!
       这得感谢聚会发起人、召集人王高德、张力保战友。得感谢筹备组战友们的辛勤劳动。得感谢张力保忙前忙后,牺牲不少休息时间,为聚会临时变动发通知,保证战友紧跟聚会每一个细节活动。并为战友照相,制作聚会花絮。得感谢东道主覃友光、胡耀辉战友为丰富此次聚会活动内容挑选项目,沿途餐饭安排,让战友玩的开心,吃的高兴,辛苦踩点。还接送战友,忙个不停,所付出的艰辛。特别是胡耀辉捐赠聚会助兴时少不了的物品——珍藏多年价值m万元的美酒。覃友光老连长在聚会之前身体就不舒服,还需要治疗,为了搞好这次聚会,他带病坚持筹备工作。聚会期间,挑起总指挥的重担。是他责任心强和杰出的组织指挥能力,聚会才这么圆满成功。得感谢前来参加这次聚会的战友、军嫂所做的共同努力,也因他们聚会才完美!
       祝福所有参会和没参会的战友:家庭幸福,健康快乐!战友万岁!
       诗人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痩”的儿女情怀,在战友的心意相通,灵魂相依孕育出的思之浓、思之切、思之真的感情面前是渺小了许多吧?战友感情,染香了流年,浓醉了时光。此情难消,此意难休!战友、军嫂们,下届聚会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