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在何时出生,何时离开,命顺不顺,冥冥中早有定数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你相信命运吗?
对于命运这件事,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有人半信不信。
但是从中国悠长的历史中来看,人们对命运这件事的好奇与解读一直都存在。
《易经》是一部阐释世间变化的经典文献,同时,它也被视为一部占卜著作。
这可能是中国人留下的对命运最早的思考著作。
近几年来,算命这件事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流行了。
星座、塔罗牌、算卦,都成为了年轻人预测未来的一种选择
其实,这恰恰体现了人们对命运这件事的好奇:
我的事业会顺利吗?我的爱情何时到来?我的身体会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命运这种东西,又是那样地难以捉摸,听上去就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对于算命结果,很多人也抱着半信不信的态度。命运是否真的存在?
人们很难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有人相信命运,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阅历中,
他察觉到了有些事情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无法掌控和改变的,他将这种东西称之为命运;
有人不相信命运,认为人定胜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改变人生轨迹。
但是,无论相信与否,人们都会发现,很多事情在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
我们何时出生,何时离开,人生之路顺还是不顺,其实早就有了定数。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命运到底是什么。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
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以及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我们先说遗传,遗传在这里指的是生物的遗传,也就是基因遗传。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父母的基因不仅会对孩子的外貌、身材等体貌特征产生很大的影响,还会对孩子最初的人格产生影响。
他们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刚刚出生几周的婴儿表现出来的人格也是不同的,
有的婴儿表现得十分暴躁,有的婴儿则表现得非常平和。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双生子实验,
研究人员分别观察和研究了同卵双生子以及异卵双生子之间的心理发展特征。
结果显示,同卵双生子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的相似度要比异卵双生子要更高。
这个实验说明,生物性遗传会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影响。
同时,人们的外貌特征在出生时也是注定的。
有的孩子长得好看,有的则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缺陷,
这些外貌特征也会给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影响。
出生时他们本没有分别,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念而收获不同的评价。
比如,有人会因为总是被人嘲笑长得矮而感到自卑,
从而变得不自信、内向;有的人因为长得好看经常被他人夸奖,从而更加自信和阳光。
除了遗传外,环境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心理学家看来,环境的定义非常广泛。
它可能包括我们的父母、家庭条件、社会阶级、朋友、教育等各种各样的因素。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原生家庭,其实就是环境的一种,它属于家庭环境。
对于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
很多心理学家已经对此进行过阐释。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要更加重要。
而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也曾经提出,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之前就已经形成,
而他今后的人生不过是对五岁之前人生的强迫性重复。
同时,弗洛伊德还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父亲要更大。
而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
其实都在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形成,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孩子的命运。
同样是生病,出生在富人家庭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费用问题,
他们的父母可能会为了他们四处求医,花费巨额治疗费用也在所不惜
可是出生在穷人家庭的孩子却不一定有这么多选择,
一旦父母放弃治疗,他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你说这是命运吗?有的人注定命长?有的人注定命短?
其实不是,而是人们出生的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命运。
对于命运这个问题,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也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言论:
“你的潜意识正在影响甚至操控你的命运,而你却对此一无所知。”
在心理学领域中,潜意识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类内心未被人类所察觉的那一部分。
正因为人们察觉不到,所以才很难意识到它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着怎样的影响。
我国心理咨询师胡慎之在《走出原生家庭》一书中曾经这样说过:
“所谓的命运,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强迫性重复带来的结果。”
《超越快乐原则》中,弗洛伊德首次提出“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
他认为,孩子会不断重复童年时期发生的或快乐或痛苦的经历。
也就是说,孩子在接受这种刺激后会不断地复制过往经历,他们在无意识中不断给自己制造体验同种关系模式或是情感模式。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会遇到同样的事情?
其实,这不是命运,而是他潜意识中的强迫性重复,只是当事人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人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就将之称为命运。
在面对重大疾病时,有的人可以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结果病情好转,从死神手里逃脱出来。
但是有的人却特别恐惧和悲观,在这种心态下,他们的病情越来越糟糕,结果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
这是命运吗?不是的。人并非天生乐观或是悲观,
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塑造成这样的人格。
所以,一个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离开,
会遇到那些事情,其实都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有的人可能会问,难道人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当然可以,武志红老师认为,自我察觉是远离这种强迫性重复的最好的方式。
你要学会观察自己,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价值,
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对自己进行判断。
人们要意识到自己人格中被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的部分,
和那部分潜意识进行对抗,不要总是再重蹈覆辙。
不过,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如果很难改变,那就试着接受,让自己以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