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写给儿子的一首诗,道尽父母的心酸与忠告,耐人寻味

 行云流水vmmxd6 2023-10-28 发布于辽宁

公元1083年9月,湖北黄州一户看似普通的人家里,传出一阵新生婴儿的啼哭。屋内,一位大约四十六岁,有着儒雅气度的男子正激动地手舞足蹈,这是他人生中的第四个儿子,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四十多岁算是老来得子,因此,当他看到母子平安以后,竟忍不住喜极而泣。

三日之后,这户人家邀请来众多亲朋好友,为孩子举行了一场“洗三礼”,这是根据当地习俗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进行沐浴洗礼,寓意为孩子洗去苦难,让他能够无灾无祸地平安成长。

在洗三仪式上,孩子的父亲除了感谢亲友来宾的祝福,还在高兴之余为儿子写下了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位给儿子写诗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文豪苏轼!

苏轼的这首《洗儿戏作》,道尽父母的辛酸与忠告,读来感慨万千,很有意思。一个“戏”字,说明了这是一首嬉笑式的随手之作,然而,就是这样一首戏作,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的佳作。那么这首诗,讲的到底是什么呢?

苏轼说:天下所有的父母养儿育女,都希望他们聪明伶俐,我的父母也是这样,但我却被聪明耽误了一辈子,所以现在,我只希望我的儿子也和当朝那些三公九卿一样蠢一点笨一点,但却能无灾无祸地身居高位,一生富贵。

读这首《洗儿戏作》,我们能感受到苏轼玩世不恭,愤世嫉俗,又掺杂着不甘与无奈的复杂心情。苏轼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聪明吗?很显然这并非真实想法,从他给儿子取小名“幹儿”就知道苏轼对这个孩子其实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幹儿的这个“幹”字,出自周易当中“幹父之蛊”的典故,寓意子承父志,帮父亲完成他的未竟之业。

苏轼创作《洗儿戏作》的时候,正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此时,他正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其实,这已经是苏轼人生中遭遇的第二次波折,早在公元1071年,苏轼就因议论王安石新法而被御史弹劾,当时,三十出头的苏轼年轻气盛,还没等朝廷下达处罚,他就自请出京,先后在浙江与山东等地任职。在杭州时,苏轼认识了一位年轻的歌女王朝云,后来将她纳为妾侍。

1079年,苏轼被调往湖州出任知州一职,按照惯例,新官上任要上表朝廷向皇帝致谢,于是苏轼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呈了上去。

像这样的公文,原本只需要按照固定的模板例行公事即可,但像苏轼这种对文字非常敏感的人、即使写公文也照样忍不住写得文采飞扬,并带着浓浓的情感色彩。就是这篇带有文学色彩的公文,被人抓住把柄,诬陷苏轼藐视圣意,讥讽朝政。

很快,苏轼被御史台逮捕下狱,此案更是牵连朝中数十位大臣。在这一事件中,苏轼差点有性命之忧,幸亏赏识他才华和人品的王安石出手相助,才得以免除死罪,被贬往黄州。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苏轼带着王朝云前往湖北黄州,两人在这里共同生活了四年之久,期间还生下了苏轼的第四个儿子苏遯,小名幹儿。

公元1083年9月27日,苏遯降临人世,尽管有老来得子之喜,但苏轼内心的怨恨和愤怒以及痛苦,却并未消散,所以他才在苏遯的洗三仪式上写下了一首愤世嫉俗充满讽刺的《洗儿戏作》。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字,却将苏轼的失意与无奈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出来。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聪明有出息,苏轼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惨痛人生经历告诉他,一个人太聪明,太有才华,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苏轼就是因为才华出众锋芒毕露,而在官场屡遭打击贬谪,他并不希望儿子将来走自己的老路。看着襁褓中的苏遯,苏轼于是发出了“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样的感慨。

这句诗,既有对朝中尸位素餐的权臣之讽刺,也有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发泄,但更重要的是,他是想提醒孩子长大后要学会更多的为人处世之道,不要像自己一样,以为凭着聪明才智和心中的正义就能一往无前,人要懂得一定的圆滑世故,才能在这复杂险恶的社会中保护好自己。

苏轼是一个既聪明又有抱负的人,但正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过于显露,才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多次的打压和贬谪,让苏轼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主张,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不得不说,是他一生的遗憾。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是苏轼浓浓父爱的体现,正如全天下的父母一样,儿女不一定要出人头地荣华富贵,只要看到他们一生平安幸福就是最大的心愿。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现在有很多父母逼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希望他们可以考上北大清华拥有最好最成功的的人生未来。

然而,正是在这些父母的高压之下,导致了很多孩子产生心理问题,青少年抑郁的情况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和家庭压力,产生了叛逆、离家出走甚至导致生命意外,其实这些家长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和出人头地相比,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再来读苏轼“惟愿孩儿愚且鲁”这句,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也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你是非得逼着孩子走向所谓的成功,还是只要他健康平安幸福快乐就足够?

对于苏轼而言,或许他二者都想兼顾,这是一种全天下父母都有的矛盾的心理,但可惜的是,苏轼寄予厚望的苏遯于次年不幸夭折,而他这首道尽天下父母心的《洗儿戏作》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