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这个名字对于不熟悉糖尿病的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它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老朋友”。 二甲双胍,是一种经典的降糖药品,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60多年。这种长期应用的情况在药物领域非常罕见,因为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问世,许多旧药物逐渐被淘汰,这在医药界是很正常的现象。 然而,二甲双胍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击败了与它同时期生产的一些药物,持续得到应用至今。 二甲双胍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从上市以来,二甲双胍一直活跃于临床应用领域,被纳入了几乎所有糖尿病用药指南,成为2型糖尿病一线首选药物。 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邓微表示,从整个治疗过程来看,需要保持二甲双胍合并用药的地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会逐渐减退,但胰岛素抵抗一直存在,因此二甲双胍合并用药可以使患者受益更多。 此外,在降低血糖方面,二甲双胍的效果突出。它是一种强效降糖药,但几乎不会导致低血糖。另外,患者的血糖水平越高,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越明显。 二甲双胍还对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疗效在不同BMI基线的患者中是一致的,尤其是对于BMI基线较高的患者,体重下降更为明显。 数据还显示,将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而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这些特点使得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患者中备受推崇。 同样都叫二甲双胍,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关于二甲双胍,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时常常会感到困惑。 尽管它们都叫二甲双胍,但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的剂型:①普通片、②肠溶片、③缓释片。这三种剂型在用法和降糖效果上有所不同。 糖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三种剂型中,哪种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答案是:二甲双胍缓释片。 相对于其他剂型,缓释片释放速度较慢,能使疗效更平稳。因此,在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肠胃不适、腹泻等副作用方面,缓释片的副作用较小。 那么,这三种剂型各有什么特点呢? 普通片剂 普通片剂溶解速度最快,很快在胃内溶解。由于它的分解速度较快,可能会引起较多的副作用,不少患者服用后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 肠溶片/胶囊 肠溶片/胶囊相对于普通片剂,溶解速度较慢。药片上加了一层“外衣”,减小了对消化道的刺激。胶囊的作用不仅帮助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在上消化道的损耗和酶解,增加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缓释片/胶囊 缓释片可以说是前两者的3.0版本。它通过缓慢释放药性,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减少了患者服药的频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这三种剂型形态不同,那么药效会有变化吗?实际上,在适当的药物剂量下,这三种剂型具有生物等效性。但是,疗效是否一致,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考证。至于如何确保它们之间的等效性,不同剂型有各自的服用时间和方法。 三种剂型什么时候服用比较合适? 1、普通二甲双胍片:建议在餐中或餐后服用,这样副作用较小。通常一天需要服药2~3次,如果在餐后服用仍感到不适,可以考虑尝试其他剂型。 2、二甲双胍肠溶片:与普通片不同,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时服用,这样效果更好。同样,一天需要服药3次,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这时正好是药物浓度的高峰期,能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 3、二甲双胍缓释片:相对于前两种剂型,缓释片一天只需要服用一粒,最好在晚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掰开或嚼碎缓释片,会破坏药物的包裹凝胶,失去缓释的作用,因此应整粒吞服。 这三种剂型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推荐时段。普通片适合降低空腹血糖,肠溶片适合降低餐后血糖,而缓释片适合上班族和记忆力减退的老年患者。无论是哪种剂型,都需要按照正确的服用方法来服药,以确保血糖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