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抗兵相若,哀者胜

 至道课堂 2023-10-29 发布于山东

《道德经》谈的用兵,和战术层面的孙子兵》谈兵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恰恰相反的,侧重战略层面。什么是战略层面的用兵?是争取天下民心的斗争。圣人不争名、利、财货等身外之物,尽职尽责、公而忘私,就能立于无敌之地。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 用兵有言曰:

解释:以前用兵的人曾说:

《道德经》谈到的用兵,是战略层面的用兵,是争取天下民心的斗争,是收获长治久安的思想之兵,属于管理者的无为之道。圣人不争名、利、财货和私权等身外之物,没有私心私欲,一切为了天下公心,一切为了人民苍生,就能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无敌之地。《孙子兵法》相关的兵书侧重战术层面,是具体的执行层面,属于被管理者的有为之道。用《孙子兵法》的思想去理解《道德经》德用兵思想,注定是南辕北辙的。所以啊,这的用兵有言,不是世俗意义的战争,是合道而行的圣人争取天下人民的斗争。圣人没有私心私欲,只有天下公心,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就能获得天下人心,就能布无阵之阵,举无臂之臂,执无兵之兵,一切为了人民,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就是如此吗?一呼百应。反观西方某帝国,到处搞破坏,盛气凌人,一切都有行迹,又能如何呢?不久的未来胜负就能见分晓。

|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解释:我不敢主动挑起战争,而是为了保护天下苍生而不得已应战;不敢在私心私欲上前进一寸,而是像大道一样“功成、事遂、身退”。

解析:“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句话用《孙子兵法》的战术层面解读显然是荒谬的,不敢主动进攻而被动防守,难道不知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吗?不敢进寸而推尺,难道就不知道扩大战果吗?不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难道还要等到敌人反扑吗?显然啊,这句话不能用战术层面的兵法来解释,而应该站在战略层面思考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她内心至虚至静,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只有在万物有所需要的时候,才能做出相应反应,让合大道(规律)者昌盛,让逆道者灭亡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他内心至虚至静,不争名、利、财货等身外之物,立政为公、尽职尽责,也就不被外物所累所伤,只有在百姓需要的时候才会做出反应。人们需要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它就依法治国,让法造福百姓、造福人民。至于仁义圣智和西式民主自由,则会顺其自然,不去大力倡导。所以啊,圣人治国理政,不争名、、财货等身外之物,视金钱如粪土,视虚名为桎梏,立政为公,执政为民,为了百姓而不得己而做出反应。思想斗争如此,政治斗争也是如此,不敢主动挑起战争,而是为了保护天下苍生而不得已应战,这是正义的战争;不敢在私心私欲上前进一寸,为了私心私欲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而是像大道一样“功成、事遂、身退”。所以啊,谓之: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解释:就是说:布无阵之阵,举无臂之臂,执无兵之兵,那就所向无敌了。

解析:“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这些词汇不好理解。为什么不好理解呢?它们颠覆了我们常人的理解界限。用正常的兵法如《孙子兵法》书籍来思考,明显不合逻辑啊,甚至恰恰相反啊,连三岁孩子都能理解的逻辑,为什么《道德经》不理解吗?我觉得,假如大家有这种想法,属于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道德经》不是讲战术层面的被管理者之道,而是谈得战略层面的管理者之道。“道者反之动”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思考管理者之道,内容肯定恰恰相反啊。所以啊,“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这些词汇都不是《孙子兵法》意义上的杀伐布阵,而是思想战略的布局,是争取天下民心的斗争。

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方无隅,让人看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大道(规律)管理宇宙万物,布的什么阵啊?看不到阵型的阵。举的什么臂啊?举无臂之臂。统帅的什么兵啊?无兵之兵。宇宙万物谁能摆脱大道(规律)的管理啊?宇宙离开大道就会乱撞,太阳失去大道就不能发光,地球离开大道就不能厚德载物。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内心无物,至虚至静,不争名、利、财货、私权等身外之物,内心为公,大公无私,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天下苍生,就能获得天下民心,就是“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想想圣人与蒋秃头的政治斗争,想想曾经的中苏论战,再想想今天的中美斗争,像大道(规律)管理万物那样,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正义、一切为了公平公正的秩序,则无敌于天下,所以啊,谓之: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解释:灾祸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就会丧失我的三大法宝。

解析:“祸莫大于轻敌”中的轻敌,可不是世俗之学意义的“轻敌”,而是战略层面的“轻敌”。什么是战略层面的“轻敌”呢?我们都知道老虎、猛兽、犀牛厉害,所以都能躲避而避免受到伤害;我们都知道兵凶战危之地危害生命,避开战争凶地就能不被甲兵。可是我们有谁知道名、利、财货、私权等身外之物对人的伤害远远大于老虎猛兽的伤害啊!看看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虚名所累所伤?孔子在陈、蔡之间遭受困厄,七天不能生火做饭,野菜汤里没有一粒米屑。有多少人为财货所累所伤?盗拓称霸一方最终身首异处;有多少人为私权所累所伤,为了私权私欲,尔虞我诈,耍弄智慧,三国演义兄弟相残,最终害人害己。俗话说:“江山能移,本性难改”,战胜别人相对容易,战胜自己往往难如上青天。最大的“轻敌”,不是轻视别人,而是轻视自己对身外之物的贪婪之念。所以啊,谓之:祸莫大于轻敌。

“撼江山易,撼人心难”,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追逐外物,争取名利,通过名利财货等身外之物的占有来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管理者及管理系统就完全不同了,管理者执掌的是国家公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公权,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天下苍生,这是职责和义务,使命和担当。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假如放松了政治修养,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贪污腐化,轻视私心私欲贪婪之念,就会失去大道之德,就会失去“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啊,进而就会失去天下人心。所以啊,谓之: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解释:所以啊,两军对阵,正义不争一方获胜。

解析:《道德经》讲的兵,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兵凶战危之地,而是在战略层面,思想领域的斗争。因此啊,在《道德经》里面,谈《孙子兵法》那注定是缘木求鱼的,注定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事情,甚至是恰恰相反的。因此,用《孙子兵法》谈《道德经》,是最低级的解读,是不懂装懂的解读。从战略层面,讲究正义之兵,是为了为了保护天下百姓的无奈之举,这么解读比较接近《道德经》了。从大道(规律)管理万物的思想领域,不争虚名、不争名利、不争私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作者的本意。本篇表面是谈兵,实际是谈大道(规律)的不争之德。

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争虚名、不争名利、不争私权,在世俗之学看来,就是哀者啊,世俗之人不喜爱啊,不喜欢内心就唉声叹气啊,但这是管理者之德。器皿内部空虚就能盛放物品,房屋内部空虚可以用来住人,圣人内心空虚就能包容天下苍生,大道内部空虚就能包容宇宙万物。所以啊,两军对阵,就如解放战争的国共对阵,今天的中美对阵,当然是拥有大道“不争”之德的一方,是为了人民利益而战,是正义的战争,必然能获得最终胜利。所以啊,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